第三節 美術館的觀眾研究
我們了解我們的觀眾嗎?
2007年,中國美術館啟動10萬大學生走進中國美術館的活動,抓住“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思路,把票送進校園,邀請對象涵蓋北京地區為主的將近70所高校的學生們。據統計,10萬張票發出去,差不多9.6萬個大學生實實在在地走進了美術館。這個數字讓人鼓舞,但中國美術館的調研顯示,大概只有10%的大學生曾經來過美術館,甚至很多大學生認為10元錢的一張門票對他們來説也是一個負擔。如何使年輕的一代觀眾由技術圖像走進人文圖像,將間接的欣賞改變為直接的欣賞,成為擺在美術館管理者桌面上的一個最為迫切的課題。
對於美術館而言,創造吸引觀眾的體驗是個複雜的過程,雖然有著廣闊的發揮空間,但它絕非完全取悅觀眾。區別於娛樂業的是,美術館並不是一個被動的觀眾需求的滿足者,而是一個有地區和時代文化象徵意義的機構。美術館所指向的具有建設意義的文化趨勢與價值觀是美術館存在的前提,而它們與多樣性多層面的公眾需求常常無法完全一致,有時甚至會産生較大差距。怎樣把文化的影響寓于服務之中,這就需要美術館以其公眾服務意識,徹底發揮體驗的優勢,為自身的運營目標量身定制相應的公眾服務策略,引導觀眾“自投羅網”。這需要經過一系列調研、發現、設計、編導的過程。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也是貫徹始終的一環就是觀眾研究。在美術館政策制訂和計劃起草的過程中,相關研究數據和資訊的提供,不但是策劃思考的基礎,也是持續修正和改良的關鍵。觀眾研究正是提供研究數據和資訊的主要方法。可以説,觀眾研究是美術館運營的中心議題。
國外的博物館早在20世紀20年代便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有計劃的觀眾研究。早期主要是對觀眾基本資料的調查及觀眾參觀行為的了解。觀眾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呈現大幅的增長趨勢,並逐漸擴展到展覽、環境的互動評估以及觀眾學習、參觀經驗等層面,對象也從早期的成人觀眾與學生,發展到家庭觀眾等特定對象。
中國的美術館起步晚、基礎差。大部分美術館只專注在學術研究、收藏、展示和教育的領域,還無暇顧及觀眾反映的層面;有一些美術館也會進行一些觀眾調查,但僅止于對來館參觀人數的關注,甚至將參觀人數作為展覽成敗的唯一依據,對觀眾參觀和學習的品質,則無法確切得知。事實上,觀眾的參觀經驗與美術館員所想要闡釋或傳達的意義之間常常會有相當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也常常被忽視或很少被了解。因為,大多數美術館在觀眾的研究上,既缺乏專業的意識,也缺乏專業的人員,更沒有專門的預算。
我們可以把“觀眾”分為三類:1.實際觀眾,實際到館參觀的人;2.潛在觀眾,有可能到館參觀的人;3.目標觀眾,博物館期望來參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