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探訪浙江各級駐京商會,看在京浙商如何探索“時代之問”
——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三十
發佈時間 | 2023-09-20 09:05:17    

   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首都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往中心,一直活躍著浙江人的創業以及工作生活的身影。“八八戰略”迎來20週年之際,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分社、潮新聞京津冀新聞中心、浙江省駐京辦、在京浙江人雜誌社聯合中國網共同策劃了《繁茂的藤蔓——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旨在通過記者視角,探訪“闖京城”的浙江人有著怎樣的獨特經歷,捕捉他們目前關切,關注他們未來命運,從百姓視角呈現北京和浙江之間更多的故事;通過群像塑造,通過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為“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提供實踐和思考。

111.jpg

  歷史上北京城會館眾多,特別是在宣南地區。據考證,會館起始於明代早期,到嘉靖、萬曆年間逐漸興盛,清代中期發展到鼎盛。

  據《北京市宣武區志》統計:“至清末民初,宣南地區170條街巷中建有會館511處,其中明代33處,清代至民國初年478處。”1956年,隨著廣東會館最後一個關閉,宣南近600年的會館文化落下帷幕。

  而今,商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新生事物。各級商會,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産物。浙江民營經濟發達,目前在京註冊浙江省地市區縣商會共20家。

  多年來,這些在京註冊的浙江各級商會,就像一個個溫暖的“家”,引領著在京浙商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同頻共振,擁抱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彰顯新作為。

  繁茂的組織藤蔓,本期記者繼續探訪在京浙江各級商會,看在京浙商如何在滾滾潮流中答好“時代之問”,看商會之“變”帶來哪些新氣象。

  開創新未來,推動浙商共同發展

  9月12日,全國工商聯發佈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系列榜單。其中,浙江省上榜企業數量和上規模民營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讓北京浙江企業商會會長喻渭蛟感到高興的是,商會會員企業中有15家上了這個榜單,包括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三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業。

1.png

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現場

  北京浙江企業商會成立於2001年3月,致力於推動在京浙商的共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北京註冊登記的浙江籍老闆名下企業超過6萬家。“在外浙江人,都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説,不管這些企業是否加入各級商會,只要在京創辦的浙商企業或者浙江企業來北京發展,都是我們大家庭的一員。”喻渭蛟表示。

  2019年12月,圓通速遞創始人喻渭蛟從銀泰集團創始人沈國軍手中接棒,成為新一屆北京浙江企業商會會長。三年來,他團結帶領在京浙商堅定意志、謀求發展,蹚過疫情煎熬。

2.jpg

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今年5月20日,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近400名在京浙商參會。

  “在新征程中,浙商如何緊跟新時代、開創新未來?”會上,喻渭蛟既提出了這樣的“時代之問”,也給出了在京浙商努力前行的方向:“需要傳承和創新新時代的浙商精神——不忘初心,路雖遠,行則將至;勇立潮頭,事雖難,做則必成。”

  他覺得,在新時代征程中,在京浙商必須更加旗幟鮮明,聽黨話、跟黨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主動為國擔當、為更多人造福。“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我們還要更加銳意進取,更加務實篤行,不斷攻堅克難、勇於創新、敢為人先、勇立潮頭。”

  融入新賽道,打造新産業

  據記者多年在京觀察,在京浙江商會一直秉承“勇敢立潮頭、永遠立潮頭”的浙商精神,立足北京,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新願景,以全球眼光搭建平臺,引領會員企業繼續前行。

  三個月前,“繁茂的藤蔓”曾經報道過《北京大紅門的浙商去哪兒了?》。2017年北京大紅門一帶市場徹底關停後,大部分浙商跟隨大部隊,去了河北省永清縣——在那裏,浙商們鳳凰涅槃、二次創業,平地起高樓,建起了“浙商新城”和“雲裳小鎮”。

3.jpg

雲裳小鎮

  在永清,儘管遭遇疏解容易落地難等種種不如意,但浙商們在北京台州企業商會和永清縣浙江商會的帶領下,錨定“打造具有可持續性的時尚産業”這個賽道,勇毅前行,逐漸從低小散向時尚産業基地轉型升級。

  今年9月7日,以“悅躍生輝”為主題的2024春夏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北京啟幕。作為時裝周重磅時尚活動和亮點展陳之一,“雲裳小鎮·2023中國時裝技術獎獲獎作品展”在751D·PARK時間站精彩亮相。

4.jpg

“雲裳小鎮·2023中國時裝技術獎獲獎作品展”

  本屆時裝技術獎比賽從今年3月份開啟,經歷海選、初賽、復賽多輪篩選,最終進入決賽的選手有22名。今年8月18日-22日,時裝周組委會組織決賽選手在雲裳小鎮進行了決賽和終評,經過激烈的角逐和評比,最終今年的“中國時裝技術‘金剪獎’”和“中國十佳時裝技術獎”脫穎而出,獲獎者在9月16日的中國國際時裝周閉幕式暨中國時尚大獎2023年度頒獎典禮上隆重公佈,由雲裳小鎮董事長盧堅勝和紡織服裝行業最具權威的領導、專家進行了頒獎。

5.png

雲裳小鎮董事長盧堅勝

  據了解,持續了30多年的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十佳時裝技術獎”是中國國際時裝周的三大權威獎項之一,代表了國內服裝工業技術的最高水準。“時尚産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歸根到底是時尚人才素質的競爭。我們為什麼連續多年冠名贊助和組織參與這個活動?説到底是要引領在小鎮經營的商戶們,推動時裝技術往前走,接軌國際、引領潮流,使永清真正成為時尚創意集聚區,成為時尚界‘品牌的基地,名牌的搖籃’。”盧堅勝表示。

6.jpg

“雲裳小鎮·2023中國時裝技術獎獲獎作品展”

  而今,雲裳小鎮已吸引百餘家獨立設計師與高級定制工作室進駐。這些工作室,均由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中國時裝技術“金剪獎”、“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等領銜。

  當初,北京台州企業商會會長謝仁德是和盧堅勝一起,共同奔走,為大紅門浙商尋求出路的領頭雁。“新時代,商會工作的核心是‘傳承’,即帶領會員企業一起在創新中發展、變革中成長。”謝仁德表示,“這要求我們以前瞻性的眼光,引領大家共同做好産業佈局、業態集聚和更新,形成産業集群,推動産業發展。”

  讓浙商們感到欣慰的是,截止目前,永清縣時尚産業已被列為河北省重點産業項目,也是國家輕紡産業帶的重要一環。

  在謝仁德的構想裏,永清時尚産業將集生産加工、商貿交易、設計研發、文化創意、展覽展示、資訊發佈于一體,“後續還將在AI、VR甚至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朝著産業化、數字化滾動發展。”

  謝仁德還表示,隨著時代變遷,任何一個行業都將走出自己獨特的發展之路。“新時代、新征程上,商會的作用,就是在文化、科技、資本等方面賦能會員企業。目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速正當時。我們該如何創新?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尋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將伴隨我們始終。”

  引領新作為,助力家鄉高品質發展

  新時代商會功能該如何轉變?北京衢州企業商會秘書長吳微微對此深有體會。

  據吳微微介紹,“北京衢州商會十多年前成立之初的重要任務,就是找到在京家鄉人,依託商會平臺,聚攏團結在京衢州人力量。”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商會在北三環北太平莊策劃並開辦了“衢州人家”,一家專做浙西河鮮山珍的餐廳。“我們希望餐廳可以成為在京衢州人的家,也是在京浙江人的家,是大家在北京共同的交流港灣。”吳微微表示。

7.jpg

衢州人家

  慢慢地,“找人”目標實現後,北京衢州商會逐漸謀求功能轉變。“契合時代發展,科技和人才逐漸轉化為商會發展內動力。”吳微微説,“北京是資源高地,同期家鄉衢州經濟發展也在轉型升級,我們就把北京的資源優勢‘導’給家鄉,助力家鄉高品質發展。”

  記者了解到,自從浙江省委省政府號召“浙商回歸”之後,在京浙江各級商會合力推動浙商回歸工作持續有序展開。據不完全統計,僅最近三年,在京浙商回鄉投資已超300億元。

  都有哪些在京浙商通過回鄉投資反哺家鄉,帶領家鄉人民共同富裕呢?

  從記者拿到的一份統計資料上看,首當其衝的是圓通速遞。最近三年,圓通共在浙江投資100多億元,建設了嘉興全球樞紐基地、義烏國際陸港物流園區、圓通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研發基地等10多個項目。

  臺邦電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則投資20億元,把製造中心“搬”回了樂清。2019年,一期8萬平方米的交直流智慧電機項目建成投産;今年到目前,主打工業機器人、精密減速器和智慧物聯滾筒電機的二期13.5萬平方米廠房已經建成。“接下來,二期可以開工投産。”北京溫州企業商會樂清分會會長、臺邦電機董事長陳春良告訴記者。

8.jpg

參加杭州亞運會溫州站火炬傳遞的陳春良

  陳春良是溫州樂清人,也是杭州亞運會溫州站火炬手。上世紀80年代,來自工業電器之都的他在北京做起了工業電器生意。他專注于減速電機30多年,以持續的自主創新打破國際壟斷,締造了業界前三的優良品牌。“除了北京的研發中心,接下來我們要把上海、廣東、江蘇的工廠都搬回樂清。”陳春良表示。也因此,他是溫商回歸的代表人物,以新技術新産業不斷給家鄉注入驚喜。

  同樣給家鄉帶來新技術新産業的,還有北京溫州企業商會甌海分會會長沈顯貴。甌海分會成立於2020年10月,近三年來,沈顯貴率領甌海在京商界會員和學界精英,著力服務家鄉高品質發展。

  沈顯貴是甌海中學在京校友會會長,他牽頭成立了北京甌海商學聯盟,並且聯合上海、廣東、杭州等地的甌海商學聯盟,以此為橋梁和紐帶,為家鄉溫州輸送人才和項目。他引薦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基因檢測方向博士項光新,已于2022年初入職溫州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9.jpg

欣樂加生物科技部分産品

  2018年,沈顯貴攜帶一項高科技專利技術,在甌江口的溫州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創辦了欣樂加生物科技溫州有限公司。記者探訪時了解到,經過軍地專家7年的艱苦攻關,該公司首創出應對動靜脈極端出血的急救止血新材料,不僅填補國內空白,其綜合性能也優於國際一線産品。目前,該公司産品可廣泛應用於戰場、反恐維穩、重大災害及突發事故等傷員救治,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安全應急産業的龍頭企業,我們希望能吸引更多行業企業落地溫州,形成相關産業集群,更好助推家鄉經濟轉型升級。”沈顯貴表示,“這是我們的願景。”

  培養新生代,交好接力棒

  記者在北京調研時發現,在京浙商中不乏充滿朝氣的年輕臉龐。

  新生代浙商正在崛起。“這是在京浙商的新生力量,未來我們將把接力棒交到他們手上。”喻渭蛟表示。

10.jpg

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現場

  記者看到,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授牌儀式——會長喻渭蛟親自給商會所屬法律、金融、醫療健康等7個服務部授予銅牌。過去三年,這些基本由新生代組成的服務部發揮專業特色服務功能,讓商會服務更人性、更便捷、更高效。

  在培養新生代方面,由在京紹興上虞人組成的北京虞商聯誼會是其中的佼佼者。

11.jpg

北京上虞學子成長髮展項目發佈現場

  2021年10月16日,北京上虞學子成長髮展項目宣告成立。這個由北京虞商聯誼會和北京上虞學子聯誼會共同發起的項目,自成立以來已惠及紹興市上虞區在京就讀的不少學子。“這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它把我們和家鄉上虞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支援我們學習,支援我們創業。這樣的舉動,讓我們産生強烈歸屬感的同時,也在無聲地提醒我們:無論身處何方,都要更好地服務社會、報效家鄉。”已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的上虞人孫啟越告訴記者。

12.jpg

“京虞同心話發展·青春之城見未來”暨在京虞籍鄉賢懇談會現場

  今年3月26日,上虞區“‘京虞同心話發展·青春之城見未來’暨在京虞籍鄉賢懇談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圍繞上虞“青春之城”建設,在京虞籍鄉賢在為家鄉未來發展建言獻策的同時,再次提到了實施青春之城建設主戰略中新生代的培養問題。“虞山舜水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我們關注並支援年輕人創新創業,就是在關注家鄉的發展,關注祖國的未來。”北京虞商聯誼會會長周益華表示。

  近年來,在京浙商的舉措引來不少京外浙商前往考察學習。今年“七一”前夕,在皖溫商共64人冒著高溫酷暑來了北京。在中商政和“三浙”發展平臺的牽線搭橋下,這群在皖溫商先後走進北京溫州企業商會、北京浙江大廈和西城區金融街。“聚首都資源,不僅要促進浙商發展,還要通過600多萬浙商的努力助推各地發展,助推家鄉高品質發展。”中商政和“三浙”發展平臺執行主席項洪斌表示,“而這,也是浙江各級駐京商會引領我們尋找的時代答卷。”

13.jpg

在皖溫商參觀北京金融街服務局

  項洪斌是溫州樂清人。多年來,他牽頭創辦的中商政和“三浙”發展平臺一直致力於在時代洪流中助推浙江高品質發展。在此之前,“三浙”發展平臺組織了上百場由在京浙江人參加的座談交流會,共謀發展大計。他們還參與了不少課題研究,特別是與中央黨校改革開放論壇合作的“非公經濟黨建”課題,以及浙江省發改委駐京發展處牽頭立項的《新時期浙江省與央企合作重點領域研究》課題,“智”匯浙江背後的探索與思考。

  “為做好這個答卷,我們一直在努力。”項洪斌説。

  我們恰逢偉大的新時代。近年來,浙江省委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以“兩個先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打造“重要窗口”,這也為全省駐京機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浙江省駐京辦如何圍繞中心大局推進工作?如何統籌全省各地駐京機構,聚合北京資源助推浙江高品質發展?繁茂的組織藤蔓,下期記者將探訪北京浙江大廈。敬請關注。

  【相關連結】

  北京大紅門的浙商去哪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一

  從北京大紅門遷移的浙商找到了! ——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

  “大紅門浙商已經在永清趟出一條路子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三

  北京馬連道上浙商成功的秘訣——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四

  跟上時代,從浙商選擇看馬連道未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五

  北京新發地裏浙籍“大王”探訪記(上)——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六

  浙籍“大王”有新篇!北京新發地探訪記(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

  浙江人如何“沖浪”北京中關村?——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八

  從北京故宮到浙江溫州,跨越時空的文化中軸線——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九

  富陽竹紙的故事,在北京前門向世界推廣——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

  從天安門廣場大花籃看“四千精神”,80後“雙驕”在京創業故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一

  “朱炳仁·銅”開在北京 走向世界也走進百姓家——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二

  正乙祠戲樓 清朝“北漂”浙江人之家——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三

  北京的紹興故事 魯迅故居與長孫周令飛——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四

  一份《京報》詮釋一生!邵飄萍身上的時代精神永不過時——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五

  南花北移,璀璨京都!北京“越研會”了不起的36年——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六

  小文創裏有大文章 這位浙商從北京走到“奧運文化中央”——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七

  一眼望到紫禁城!85後浙商打造“中國最美書店”——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八

  探訪藏在北京衚同裏的浙江美食(上)——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九

  探訪藏在北京衚同裏的浙江美食(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

  與京城“文人老饕”趙珩聊浙江美食——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一

  用畫講述運河故事,58個遺産點如何串珠成鏈?——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二

  第一批沿著大運河“北漂”的浙江人去哪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三

  宜打卡收藏!最新版京城浙江美食地圖來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四

  探訪浙江駐京機構,看繁茂的藤蔓長出怎樣的嫩芽新枝——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五

  一個課題背後的“藤蔓故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六

  這道“最美風景”背後的“浙江魅力”——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七

  建平臺引項目,看浙江駐京幹部如何讓藤蔓更茁壯——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八

  探訪全國首家地市級在京商會,看溫州人如何實踐商會之“能”——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九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沈愛群 侴雪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