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從天安門廣場大花籃看“四千精神”,80後“雙驕”在京創業故事
——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一
發佈時間 | 2023-06-20 09:36:45    

   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首都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往中心,一直活躍著浙江人的創業以及工作生活的身影。“八八戰略”迎來20週年之際,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分社、潮新聞京津冀新聞中心、浙江省駐京辦、在京浙江人雜誌社聯合中國網共同策劃了《繁茂的藤蔓——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旨在通過記者視角,探訪“闖京城”的浙江人有著怎樣的獨特經歷,捕捉他們目前關切,關注他們未來命運,從百姓視角呈現北京和浙江之間更多的故事;通過群像塑造,通過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為“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提供實踐和思考。

111.jpg

  一週前,天安門城樓恢復對外開放。時隔數年遊客再登城樓,尤其是看到眼前的天安門廣場後,直呼“太壯觀了!”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中軸線。這裡,是無數重大政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是中國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歷史見證。每年國慶節,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大花籃是北京城的一道亮麗風景。多年來,一個個大花籃見證了時代變遷與國家的蓬勃發展,盛滿了人們對祖國的深深祝福,更成了無數中國人心底那一份獨特的國慶記憶。

  你知道嗎?這個高達18米的“祝福祖國”大花籃,跟一位80後在京浙商有關!他叫鮑嘯峰,每年大花籃的吊裝任務,就是由他承擔的。

  北京朝陽區的商業非常繁榮,無數商業奇才在這片土地上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奇跡,一個80後浙商封躍平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他和鮑嘯峰聯手在朝陽區三元橋租下一幢商業大樓,正以無比的激情把它打造成一個第三方的高端服務園區,以全新理念為園區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

  繁茂的人文藤蔓,向我們展示新生代浙商的蓬勃朝氣和創新精神。本期潮新聞記者帶你走進“雙驕”的創業經歷,看看新一代在京浙商如何實現“做別人做不了的事”。

  鮑嘯峰:做強文化産業,吊裝國慶大花籃已9年

  自從2014年,鮑嘯峰創辦的紅演圈科技順利完成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大花籃吊裝任務,他便在青年企業家中脫穎而出。

  如今,紅演圈科技吊裝“祝福祖國”大花籃已連續九年。旁人以為,國慶大花籃每年豎立在那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記者在採訪後才明白,吊裝大花籃其實是一件技術活。

  整個大花籃高達18米,籃體高16米,籃盤直徑12米,自下而上由坡面花壇、玻璃鋼花籃和倣真花部分組成。

2.jpg

天安門大花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慶大花籃從主題立意到花材選擇,再到製作工藝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年都不一樣。比如2021年,花籃裏插有12種巨型倣真花:向日葵、山丹丹、映山紅、紅梅,象徵紅心向黨、奮勇拼搏;牡丹、百合、康乃馨等,祝福祖國繁榮昌盛。”鮑嘯峰説,“這樣的設計,由北京市相關部門完成,我們就負責精準吊裝到位。”

  據潮新聞記者了解,大花籃為鋼架結構,籃身為玻璃鋼材質。插好花的籃盤重約60噸,單單一枝花就重達50多公斤。這些花如何精確插入16米高的籃體?這時,就需要用到3D掃描和定位技術了。

  “我們提供的,就是3D掃描和定位技術。”鮑嘯峰解釋説,花藝師們把每一枝花的空間位置、朝向和角度,定位到數字模型花籃上。再利用全站儀定位系統,確定需定位的輪廓花的位置,再由花藝師根據藝術效果進行調整,使其更美觀。

  由於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要求“四面觀”,即從哪個方向看都要好看。“所以,花藝師的設計、調整,需要我們通過3D技術來實現。這是雙方之間的完美配合。”鮑嘯峰對記者説。

  紅演圈科技值得稱道的還有一個項目:正陽門實時數據監測。

3.jpg

正陽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陽門,俗稱前門、大前門,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因為有地鐵線路從正陽門下面穿過,會不會對這個古建築造成影響?紅演圈科技所做的,也是採用3D技術,定期掃描正陽門的傾斜數據,來看地下軌道交通對它的影響。“我們負責把監測數據提供給古建築學家,再由專家確定何時需要對正陽門進行糾偏或檢修。”鮑嘯峰説。

  鮑嘯峰是浙江寧波人,本科就讀于對外經貿大學。大三那年,作為公派交換生,他來到美國迪士尼總部學習了7個月。“從一張畫到一個産業,就是從米老鼠這麼一張畫,變成如今這樣一個龐大的以樂園經濟影視綜合化的商業帝國。這對我觸動非常大。”採訪時,鮑嘯峰告訴潮新聞記者。

  2007年6月回到國內,鮑嘯峰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創業。他做過全國青少年成長勵志營,也曾專注于智慧財産權的保護。2014年成立紅演圈科技,又切換到文化領域這個新賽道。“當時我就覺得文化事業是朝陽産業。年輕人要做,就應該做這樣的朝陽産業。”鮑嘯峰説。

  圍繞著文化行業,他打造了一個紅演圈APP,從人才、內容、空間、資本等方面,進行突破。“這是適合於文化演藝人才的就業平臺,被人稱為文化演藝行業的‘智聯招聘’。”鮑嘯峰表示,“我們從人才切入,匯聚了27類文化演藝行業人才。再把這些人才資源進行整合,産生效益。”

4.jpg

鮑嘯峰參加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週年大會

  他們有影視人才,這就為投資影視劇提供了便利;他們有演出性人才,就可以承接大型活動、大型演出;他們有文旅策劃類人才,可以策劃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這些,都為後來成為線上線下綜合的內容提供商、打造大唐不夜城系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是的,最近很火的大唐不夜城就是鮑嘯峰和夥伴們一起打造的!

  “我們接手時,西安‘大唐不夜城’還是一條爛尾街。我們動了不少腦筋,比如設置不倒甕姐姐這樣的網紅打卡點,設置互動環節甚至多處行為藝術,並且每年保持30%-40%的項目更新。大唐不夜城火了!”採訪時,鮑嘯峰告訴潮新聞記者,“所謂‘同齡人懂同齡人’!我們是年輕人,所以我們設計了很多互動性很強的項目,很受年輕人喜歡。”

5.jpg

大唐不夜城夜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後,不夜城項目又持續複製了6個,像廣西南寧不夜城、石家莊鳳凰不夜城、山東青州不夜城、東北不夜城(吉林通化)、河南焦作不夜城、重慶不夜城,都很受歡迎。

  鮑嘯峰還有一個身份:全國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最近,他剛參與完成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開始籌備雁棲湖青年企業家合作大會。記者了解到,繁忙工作之餘,他還在緊鑼密鼓地忙著一件大事:在天安門附近找一塊合適的場地,落地“四千精神”數字化展廳。

  “在新時代,‘四千精神’折射的不僅是浙商精神,而是全國企業家的精神。賦予‘四千精神’新時代的含義,讓發源於浙江的‘四千精神’走出浙江、來到首都展示,將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鮑嘯峰表示。

6.jpg

鮑嘯峰參加第五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

  封躍平:涉外新賽道,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

  85後封躍平是位律師。

  2012年從英國留學歸國來到北京,他先後歷經三次創業。作為國樽律師事務所的掌舵人,他的理想是以自己及團隊所長,服務更多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去”。

  涉外法律服務,是封躍平選擇的新賽道。“律師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我在很多方面沒優勢。”封躍平分析説,“但我在海外留過學,語言上沒有障礙,了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文化差別、思維差別。面對國際國內雙迴圈機遇,中國企業跟全球的聯繫將越來越緊密。這些促使我選擇新賽道。”

  於是,他將傳統的法律業務迅速“跨”到涉外領域當中,讓國際化成為核心方向。這意味著,他在給自己尋找彎道超車機會的同時,也用一定的壁壘來減少競爭對手。

7.jpg

封躍平

  目前,國樽律所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200多間海外辦公室。“我們的戰略思維,先是品牌合併,而後是控股、兼併或重組,也即人財物方面的全面接管。一切都是圍繞中國企業更好走向海外,為他們提供精準服務。”封躍平説。

  跟鮑嘯峰一樣,封躍平也是創一代,並非富二代。他的人生經歷,同樣充滿傳奇色彩。

  封躍平,浙江嘉興海鹽人。當初從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法律專業畢業,並在浙江大學拿到專升本文憑後,他回到老家海鹽縣武原鎮,成了一名執業律師。“看著我的師傅們,他們拿著不錯的年薪,有房有車,在當地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在我看來就是人生中的‘天花板’。”採訪時,封躍平告訴潮新聞記者,“我要跳出‘舒適圈’,人生可以過得更精彩!”

  思前想後,他決定去英國讀研。“我語言底子薄,從英語音標開始學,先是在國內主攻了一年英語,再到英國讀了一年預科,才被格拉斯哥大學法學院錄取為研究生。”封躍平説。

  2012年,留學歸國的封躍平隻身闖蕩北京,進了一家排名、規模都挺不錯的律所,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從一名小律師奮鬥成了律所的小股東。但他跳槽了,成了新一家律所的創始合夥人。

  在他作為創始合夥人的第二家律所,封躍平負責拓展海外業務、海外板塊。正是在這期間,他發揚浙商“四千精神”,不辭辛勞,逐漸與100多家駐華大使館建立聯繫,為眾多外商在華企業提供服務。“為外商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讓我看到了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機遇,我再次決定辭職,遊向新賽道。”

8.jpg

國樽律師事務所

  2022年7月,封躍平加入國樽律師事務所。作為掌舵人,他終於可以帶領團隊朝著自己定下的方向前行。

  目前,國樽品牌合作方已遍佈歐美國家。“我們也在非洲佈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目的地。目前的非洲,可能是幾十年前的中國,投資前景廣闊。”封躍平告訴潮新聞記者。

  聯手盤下一幢樓,創新浙商“四千精神”

  兩位年輕人,分別是北京浙江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和副會長。“封躍平和鮑嘯峰,都是創業型的新生代浙商。在他們身上,體現了激情滿滿的開拓精神,這一點難能可貴!”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秘書長肖民稱讚説。

  據統計,目前北京浙江企業商會在冊會員中,新生代浙商已超過15%。今年5月20日,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近400名在京浙商參會,其中不乏新生代浙商代表。會上,看著這些充滿朝氣的年輕臉龐,浙商總會副會長、北京浙江企業商會會長喻渭蛟滿是感慨:“這是在京浙商的新生力量,未來我們將把接力棒交到他們手上。”

  潮新聞記者觀察到,新生代在京浙商,正以自己的方式快速崛起。因為成長環境、教育背景不同,他們看待事物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角度和獨樹一幟的生意經。他們已經適應轉型升級發展需要,傳承並創新浙商“四千精神”,把新時代浙商精神闡釋為以“千方百計提升品牌,千方百計拓展市場,千方百計自主創新,千方百計改善管理”為內涵的“新四千精神”。

9.jpg

國樽贏地中心外景

  鮑嘯峰、封躍平還是合夥人。疫情期間,樓市低迷,他倆看準時機,在去年4月以相當於市場價1/3的價格簽下了一幢樓。這幢樓,他倆取名叫“國樽贏地中心”。

  國樽贏地中心共18層、23000平方米。目前,出租率已超80%的國樽贏地,成為周邊一帶出租率最高的“樓王”。秘訣何在?

  這幢樓位於北京朝陽區三元橋,赫赫有名的使館區腹地,距離美國駐華大使館不到100米。從地鐵10號線B口出來往國樽贏地走,一路上將經過德國駐華大使館、印度駐華大使館、美國駐華大使館,稍遠處則分別是法國駐華大使館、日本駐華大使館。

  對於這個位置,封躍平也是有想法的。他説:“北京有名的律所,一般都會在商業繁華的地段辦公,至少是實力的一個象徵。我們業務的主要方向是國際化服務,那麼距離使館區超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0.jpg

三元橋附近街景

  對於這幢樓,他倆還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有意識把它打造成一個第三方的高端服務業園區。其所覆蓋的服務,包含工商、稅務、股權投資、銀行貸款、法律、審計、移民、留學,以及孩子的幼升小、小升初等一系列服務,全部在樓宇當中能夠實現。“可以説是‘全生命週期’服務了!”封躍平笑著表示。

  封躍平掌舵的國樽律師事務所,也在這幢樓裏辦公。他覺得這麼做帶來的好處,就是企業入駐時,就已認可園區的運營理念,相當於和園區相互綁定、“互採互購”了。“就跟談戀愛一樣敲定後,整個企業一進來,後續在這過程中都交給你來服務。”

  作為全國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副秘書長,鮑嘯峰還告訴我們,今年5月1日,他們又在國樽贏地中心11層加挂了一塊牌子:青年企業家(北京)匯客廳。這是一個開放、公益性質的新時代民營經濟工作載體和平臺,就是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企業家,甚至海外的僑二代、僑三代,加持創業所需的各種資源。“它不僅是服務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一個極具創新性質的交流服務平臺,更是年輕一代企業家們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智庫平臺,是廣大青年企業家的‘領路人’和‘娘家人’。”鮑嘯峰説。

  到目前為止,短短50天時間,“匯客廳”已為30多家企業客戶提供配套服務。

0.jpg

國樽贏地中心

  接下來,他們還打算把國樽贏地中心和國樽律師事務所打成一個資源包,以第三方高端服務業園區的模式,到全國各地去開“連鎖分店”。“比如浙江省,我們計劃從明年年初開始,陸續在浙江11個地市打造第三方高端服務業園區。利用我們的國際化服務能力,一是助力更多浙江優秀企業走出浙江、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同時也把央企國企、民營頭部企業乃至優秀外資企業及各類高端人才招引到浙江落地,帶動當地服務業整體上一個新臺階。”

  在北京中軸線沿線,有不少地方可以看到來自浙江的朱炳仁銅藝作品。作為“中國當代銅建築之父”,“朱炳仁·銅”就開在中華老字號雲集的北京前門。繁茂的人文藤蔓,下期記者將探訪這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銅雕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講述朱炳仁銅藝在北京的故事。

  【相關連結】

  北京大紅門的浙商去哪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一

  從北京大紅門遷移的浙商找到了! ——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

  “大紅門浙商已經在永清趟出一條路子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三

  北京馬連道上浙商成功的秘訣——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四

  跟上時代,從浙商選擇看馬連道未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五

  北京新發地裏浙籍“大王”探訪記(上)——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六

  浙籍“大王”有新篇!北京新發地探訪記(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七

  浙江人如何“沖浪”北京中關村?——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八

  從北京故宮到浙江溫州,跨越時空的文化中軸線——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九

  富陽竹紙的故事,在北京前門向世界推廣——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沈愛群 張純純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