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上的“心理學家”:人人都是人格診斷專家?
發佈時間:2024-12-09 09:32:2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郭韶明如果你自私自戀、嫉妒心強、不愛自我反省,那你可能是“NPD”(自戀型人格障礙);如果你喜歡獨來獨往、愛逃避問題、對親密關係持悲觀態度,那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戀人格”;如果你缺乏主見、情緒不穩定、社交能力差,你甚至可能是“輕微智障”……
近日,各類以“你以為正常,其實是XXX的行為”為標題的心理分析短視頻“走紅”短視頻平臺,這些視頻通過總結某種人格或心理問題的特徵,線上為網友“診斷”人格,如“NPD”(自戀型人格障礙)、“BPD”(邊緣型人格障礙)、“ADHD”(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等專業術語及其特徵也被很多年輕人所熟知,成為“網路熱門人格”。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直呼,本來以為自己擁有健全的人格,刷了幾個視頻,才發現自己原來“不正常”。短視頻“診斷”“網路熱門人格”可信度幾何?被“確診”的年輕人真的“不正常”嗎?
“刷了10分鐘,確診一身病”
“看了視頻中分析的特徵,我感覺自己都中了。”浙江杭州的95後青年李苗從事品牌媒介工作,平時經常刷短視頻了解流行風向。近日,多名參演綜藝節目的嘉賓被網友隔空“確診”為“NPD”人格,這一術語也在社交媒體上流行起來。李苗的表妹給她發送了一名綜藝嘉賓的剪輯視頻,讓她不禁敏感起來,“表妹是不是想説,我的行為很像這個人?是不是想暗示我是“NPD”?”在刷了多個相關視頻並逐一對照後,李苗嘆了口氣,“完了,我好像真是“NPD””。
在她觀看的分析視頻中,“NPD”型人格多具有以自我為中心、控制欲強、沒有同理心、不愛反省與認錯等特徵。而在李苗的社交關係中,她總是希望得到朋友和家人的關注與愛,“有時候還有點愛指揮別人、控制別人”,雖然李苗對“NPD”人格在臨床上的真實病理特徵並不了解,“所有的知識都來源於短視頻”,但她覺得自己“很有可能是”。
在這些視頻中,有些博主甚至會將“NPD”人格定義為“人格癌症”,是“無法被治愈的”,並且給出“遇到“NPD”的唯一方式就是遠離他”的建議。
評論區中,也有不少網友將這些特徵套用到周邊人身上,得出“我的同事/朋友/家人等是這種“劇毒”人格,我一定要遠離”的結論,這種“標簽”式的“診斷”也讓許多自我懷疑的網友陷入迷茫和困擾:“疑似確診“NPD”,我是不是沒救了?”
據了解,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在2013年總結了“NPD”型人格的三大核心特徵,即自我意識膨脹、需要被欽佩和缺乏同理心,並沒有與網路上流行的“控制欲強”“不愛反省與認錯”等特徵畫等號。
來自北京的社交媒體愛好者姚馨安近日也被短視頻“確診”了多種心理問題,“一次給我“確診”了創傷應激反應,一次説我有“解離症””。據了解,前者是指機體對一系列有害刺激所作出的自我保護的綜合反應,後者是指患者因極大的壓力或極深的創傷造成記憶、自我意識或認知功能上的崩解,是一種發病率約為0.01%的精神疾病。
然而在短視頻平臺上,被“確診”為“解離症”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所依據的特徵大多是原本被認為較常見的行為,如愛發呆,面對危機時突然的冷靜、無感等,但在視頻中大多被詮釋為是面對創傷時的麻木與自我保護,是“不正常”的心理反應。對此,不少網友評論:“我還以為是自己成長了、成熟了,原來我是有病了。”“刷了10分鐘,確診一身病。”
信還是不信?
面對不斷被貼上的人格或心理“標簽”,被“確診”的網友大多持兩種態度。一種對其深信不疑,套用相關特徵解釋自己和身邊人的行為舉止,試圖在此框架下對自己或他人作出評價,並決定是否應保持或糾正、交往或遠離;另一種則認為部分特徵不等於完全的病症,不應給自己或他人施加過多心理負擔,視頻中的説法也不可偏信。
來自浙江的中學生張佳怡經常刷到此類視頻,她發現多個視頻的説法相似,描述的特徵也與自己平日的行為習慣“吻合度很高”,便覺得“有些可信度”。雖然她無法判斷自己的人格是否健全,但認為自己“心理有點問題”,“如果只有一兩個特徵吻合,可能只是小概率有問題,但如果有多個都對上了,應該就是有心理問題了”。
這種推測也是姚馨安擔心的情況,在她看來,成年人有較成熟的心智分辨,但如果是未成年人,“恐怕很容易自我代入”。姚馨安説,網路上的短視頻良莠不齊,不可能每個博主都是專家,隨意地界定病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是涉及到定義病症這類專業的事,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她也認為“對號入座”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實際上你可能沒什麼問題,但如果老用這些人格套用自己,可能真的會越來越低沉、越來越傾向那種人格”。
李苗也表示自己雖然被“確診”了,但是心情“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在她眼中,“NPD”人格在社交關係中多數是受益者,“比起鋪天蓋地地分析“NPD”人格,倒不如多出一些視頻幫助被“NPD”“吸血”和深受其害的人,他們才是需要被關注和幫助的對象”。
但李苗也承認這類視頻“有些幫助”,“雖然我不會將特徵與人格畫等號,但這類視頻會讓我畫個問號,讓我反思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對身邊人造成困擾”。
對於這類“診斷”“網路熱門人格”視頻火爆的原因,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丁如一表示,“人類天生就有探究自我的傾向”,通過了解自己的特質、情感和行為背後的動機,有助於人們在生活中作出更好的決策。“現代社會複雜多變,個體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增多,大家往往希望通過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周圍人的行為動機,來應對外界的複雜性,提升適應能力。”丁如一説,這類短視頻正是滿足了人們了解自己和預測他人的需求,才受到關注流行起來,“因為大部分人都希望在和別人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確定性”。
診斷心理問題沒那麼簡單
儘管這類視頻的出發點可能是科普與分析,但它們中的大部分卻很難達到科普的目的。
丁如一表示,大部分“網路熱門人格”鑒定視頻存在3類問題:一是易産生誤解。視頻常將一些正常的人格特質描述成病理化人格障礙,容易誤導觀眾。二是缺乏科學依據。許多視頻內容並不嚴謹,往往忽略了診斷過程中的複雜性和專業性,單憑幾個問題或簡短描述來“確診”人格障礙並不科學。三是增加了人們心理負擔、替代專業諮詢。網友可能會因懷疑自己有某種“人格障礙”而産生焦慮、恐懼等情緒,容易引發自我否定或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一些觀眾甚至可能會放棄或推遲尋求專業幫助,以為自己“確診”了某種人格障礙,從而陷入錯誤的自我認識中,影響心理健康。”
實際上,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的診斷,並非視頻中描述得那樣簡單。“心理評估實際上需要考慮整體性,是一個複雜而全面的過程,而非僅憑某個行為就能下結論。”丁如一指出,出現症狀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情境和背景、行為對功能的影響及多維度觀察等都是專業心理評估需要考慮的方面。
相反,把偶爾的情緒低落稱為“抑鬱”,將少數焦慮體驗描述為“焦慮障礙”,或是將短暫的社交疲憊誤認為“社交恐懼”等都是單一而片面的。“忽視了個體的複雜性,缺乏嚴謹度。”丁如一説。
那麼一些自稱是心理專家的博主發佈的視頻是否可信呢?丁如一強調,在我國,只有精神科醫生才能進行相關心理疾病的診斷,“即使是心理諮詢師都不能輕易下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精神障礙的診斷應當由精神科執業醫師作出。據了解,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和心理醫生等雖然也參與心理問題的處理,但並不具備診斷權。
丁如一呼籲,心理健康問題和生理疾病一樣,都需要專業的評估和干預。網上的心理健康知識只能作為基礎了解或輔助支援,無法替代專業的幫助。若有疑慮或症狀,應該第一時間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就像生病時我們需要醫生的診療,而非依賴網路或視頻自行判斷和解決。”
同時,她也明確指出,建設健全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至關重要。通過公共服務或社會服務的形式,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等多層次服務,全面提升國民的心理素養。“其中就包含很多公益性的優質資源,如“12355”青少年服務台。”
丁如一説,完善的心理服務體系不僅有助於破除社會對心理健康的刻板印象,更能引導大眾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使心理學知識真正服務於大眾生活”。(應受訪者要求,姚馨安、張佳怡為化名 中國青年報 見習記者蔣繼璇 記者郭韶明)
這所高校有個“小耳朵”心理服務坊,有啥苦惱困惑在這裡聊聊2024-12-09
四川成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諮詢委員會 承擔六項職責2024-12-09
紀錄片《是壞情緒啊,沒關係》聚焦心理疾病,消除病恥感2024-12-04
EAP員工心理關愛服務引入中國20年難破局 需融入中國文化2024-12-04
疲勞有多種,你是哪一類?調整身心,和疲勞説再見!2024-12-04
這種無意識的心理,正在摧毀你的婚姻——4個方法讓婚姻保鮮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