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進食障礙患者被看見——這家精神病專科醫院用畫展圈粉年輕人
發佈時間:2024-07-17 11:18:2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劉昶榮
張沁文(前排右一)和其他布展的年輕人,此次布展他們都是義務勞動。受訪者供圖
“愛,食物與生命”主題展的宣傳海報。受訪者供圖
“愛,食物與生命”主題展的一組作品《我的朋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正在進行“愛,食物與生命”主題展的600號畫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愛,食物與生命”主題展開展後的首個週末,來看展的年輕人絡繹不絕。受訪者供圖
“媽媽,半年前我和你講過同學飲食紊亂的狀況,其實也發生在我身上。你只看見我瘦了很多很多,又胖了很多很多,閉經了很久,又治好了。但你不知道我一個人走過、哭過、摔倒過的80%康複路程。”
“那些食欲,體重秤上的數字,食物包裝上的熱量表裹挾著我的生活,我被圍得密不透風。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
“在這種恐懼和自卑中,我一邊用食物填補內心的空虛,一邊狠狠把它們吐出來防止自己變胖。但我一直知道,那只是食物,那永遠替代不了愛。”
上述這些進食障礙患者的心聲選自張沁文自媒體賬號的公開留言。張沁文曾經也是一名進食障礙患者,2018年,張沁文23歲,體重只有50多斤,體脂率不到2%,一度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ICU)。現在的張沁文已經康復,並成為一名進食障礙的科普博主。
7月1日,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一場以科普進食障礙為主題的展覽開展,展覽的名字是“愛,食物與生命”。張沁文是策展人之一。展覽中的一件展品便是張沁文收集的關於進食障礙的網友留言,展品的介紹語寫道:“來自大家冰山一角又震耳欲聾的點滴,組成了泉源之地。”
讓進食障礙患者被看見
展覽開展當天,上海下雨,但現場仍來了上百名參觀者,以年輕人為主。展覽場地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一條走廊裏。這條100多米長的走廊墻壁上陳列了70多件展品,大多源自進食障礙患者。
其中一件展品是“長”了尖刺的食具,一雙手因為拿著這樣的食具吃飯被刺出血。張沁文覺得,這幅作品很好地反映了進食障礙患者的困境。“對一個進食障礙患者説‘你要好好吃飯’,就好像跟一個斷了腿的人説‘你要站起來’一樣。”張沁文説,這種感受很難用語言描述,而藝術作品則能更直接地表達患者的痛處。
展覽所在的走廊位於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康復科外,而藝術創作正是醫院康復科的一項治療內容。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敏在展覽的開幕式上表示,藝術展是提升公眾健康意識、促進患者康復的有效途徑,期望通過此類活動,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支援和幫助。
2017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立了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該中心主任陳玨介紹,進食障礙是以反常的進食行為和心理紊亂為特徵,伴發明顯體重改變和(或)生理功能紊亂的一類心身疾病,主要包括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三類。其中,厭食症的死亡率高達5%-20%,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障礙類疾病。
高死亡率的同時,厭食症還伴隨著高治療拒絕率和治愈前高脫離率。“厭食症患者的特點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往往是父母帶著他們來看病,或者學校老師發現孩子極度消瘦要求去醫院檢查。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非常害怕體重增加,導致治愈前脫離率高。”陳玨説,厭食症屬於精神科的難治性疾病。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食障礙診治中心是此次展覽的主辦單位。展覽中一件展品的介紹資訊寫道:“熱愛食物是一種哲學,一種信仰。但是在如今紛繁的資訊和快節奏的生活中,它往往被掩蓋了色彩,我們讓焦慮誇大了對自己外貌的不滿,把情緒發泄給了飲食。”
張沁文還記得,病情最嚴重的時候,她恐懼每一粒米。吃飯的時候,她會悄悄地把米飯藏進衣服的口袋裏。媽媽洗衣服的時候,經常會在口袋裏發現食物。
被確診之前,張沁文曾去過內分泌科、婦科等科室,花了很多錢,卻又查不出病因。這也導致她很恐懼去醫院。確診過程之所以波折,除了她自身不願意面對疾病,還因為當時進食障礙的知曉率不高,在醫生群體中也是如此。
波折的確診過程,也是張沁文走上科普之路的主要原因,“我在(醫療資源充足的)上海花了1年半的時間才確診,進了ICU才知道自己得了進食障礙。”張沁文説,很難想像在其他地方得這個病的患者,確診之路該多艱難。
2019年,張沁文辦了一次“進食障礙”的市集,當時大多數人都只是路過了看一眼,對進食障礙的概念並不了解。2021年,她辦了一場以“身材焦慮”為主題的展覽,希望用更直白的概念吸引普通受眾,再深入探討進食障礙。
這次辦“愛,食物與生命”展覽,張沁文希望讓更多人看到並了解進食障礙。有些人認為進食障礙是由審美取嚮導致的,“這只是浮于表面的,其實有很多更深層次的致病原因”。張沁文説,“被指責胖、丑時,並不是每個人聽到後都會立刻想到用節食來解決問題。”
“愛,食物與生命”展覽是公益展,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官方公眾號關於這個展覽的推送中寫道:“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呈現與進食障礙相關的愛、食物與生命的主題。鼓勵大眾更好地去理解、接納和關愛進食障礙患者,支援患者及家庭早日戰勝進食障礙。”有北京的網友在推送下留言:“天吶!有從北京去上海觀展的想法!這個真的很棒。”
牽頭籌辦該展覽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宣傳科負責人、精神科主任醫師喬穎説,希望來看展的人可以成為蒲公英,把這些健康的心理知識傳播得更遠。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科普心理健康知識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是一家治療精神類疾病的專科醫院,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宛平南路600號,因此醫院用於辦展的畫廊也被稱作是600號畫廊。“宛平南路600號”曾經是上海人罵人的話,現在卻成了不少年輕人的“打卡地”,“愛,食物與生命”展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舉辦的第七次藝術展,媒體紛紛報道,“600號畫廊上新了”。
第一次辦展是在2019年。當時康復科有位醫生説,患者們康復過程中畫的一些畫挺好看,想做一個簡單的畫展。第一次展覽是在醫院住院部一樓展出,條件很簡陋,其初衷是向醫院內部職工,以及來就診的患者和家屬展示。有人將這些作品發到自媒體平臺上後,吸引了不少媒體報道。
被吸引來的還有一家美術館的館長。這位館長説,作品很好看,但是展覽的位置太簡陋了,建議換一個專門的長廊布展。醫院採納了館長的建議,選用了現在這條走廊改建成畫廊。
除了進食障礙,600號畫廊還展示過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阿爾茨海默病、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相關主題。2021年重新開展後,基本上每3-4個月舉辦一次主題展。此次進食障礙主題展將持續到9月30日。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出圈的不僅僅有600號畫廊。2021年,醫院食堂做了印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LOGO的月餅,只供醫院職工選購,沒想到在網上一度火爆,被年輕人戲稱為“精神餅”,有想買的年輕人説:“我要送給我‘深井冰’(網路語言,拼音是shēn jǐng bīng,為神經病的諧音——記者注)的閨蜜們。”
看到年輕網友們的熱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決定“迎合”年輕人,今年端午節推出了“精神粽”,又叫“一舉高粽”,是送給要參加中、高考學子的美好祝願。喬穎説,粽子不會給人帶來生物性改變,但是可以送上精神力的加持,而精神力才是面對困難、面對痛苦時最好的武器。
去年中高考前夕,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推出向日葵種盆,又名“澆好運”。推介語寫道,向日葵是一種象徵著希望和生命力的植物,在陽光下,它們能夠茁壯成長,並且會隨著太陽的運動而轉向。這個過程就像你們在學習和考試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一樣,讓你們充滿信心和勇氣。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出圈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喬穎説,文創作品出來後,有些人認為不應該拿精神疾病患者炒作。面對這樣的意見,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回應,只有內心存在偏見和歧視的時候,才害怕和公眾討論,如果內心平靜、開放,又害怕什麼呢?
7月6日,張沁文又去了一次600號畫廊,看到畫廊裏人頭攢動,她忍不住感慨道:“天吶,好感動,第一次看到有這麼多人在畫廊。”除了這次畫展,張沁文還參與了前3次的畫展,她親眼見證了600號畫廊的影響力在逐漸變大。
作為年輕人中的一員,看到600號畫廊這麼出圈,張沁文很開心,“‘600號’曾經被污名化很嚴重,現在這麼多人來看展,意味著這些人不再覺得進出‘600號’是一件羞恥的事情,而是更加柔和地去接觸‘600號’。”
用心理學填補慾望和理智間的落差
此次展覽一共有200多件展品,經過篩選,最終留下了70多件。展覽的整個策展過程歷時近兩個月,喬穎説,她也看到了一些很有張力,同時又比較有暴力性、血腥的作品,儘管畫得很好,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被選入,“雖然畫展的主題是疾病,但我們還是希望通過一些比較溫暖的、風趣的作品,給大家積極向上的感受,而不是去體現患者心理的陰暗面”。
在所有展出的作品裏,《我的朋友》是喬穎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患有進食障礙的作者自述“我的肚子裏有只小兔子。我餓了她就在我的肚子裏蹦跶,吃飽了她便躺下睡覺。她喜歡吃什麼,我就喂她什麼。直到某天,有人和我説我看起來很胖。所以我停下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喂她了。我細數每一粒進口的食物。她難過得哭了起來,而我繼續數著。她啃咬我的胃,喝我的血,我仍在數。終於,她逃到了我的腦子裏。現在輪到她了。於是我開始吃。吃、吃、吃,我不停地吃。吃到我數不清到底吃了多少。吃到我難受得想吐。吃到食物塞滿了我的喉嚨讓我無法呼吸……”
與文字搭配的是作者的卡通繪畫,同時運用粉色、灰色和黑色來表達不同的情緒。喬穎説,《我的朋友》以昇華的方式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進食障礙患者內心的痛苦和積極,同時還可以有藝術美的享受。這組作品代表了此次畫展的一個篩選原則:既保證科學性,又保證藝術性。選畫的過程,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食障礙診治中心的醫生和藝術家共同把關。“作為一家公立醫院,在院內辦這樣的畫展,科學性是首要的,在此基礎上再加一些藝術性、趣味性。”喬穎説。
喬穎發現,每次辦展吸引過來的志願者幾乎都是年輕人,有大學生,甚至還有高中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心理健康的志願者團隊中,也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一項工作職責。作為臨床醫生,喬穎看到不少年輕人有“空心病”的傾向。所謂“空心病”是指“我不認為我的存在是對社會有意義的,我也不認為我是個有用的人”。喬穎解釋説,社會的物質文明在快速發展,精神文明的發展也必須跟上,“心理狀態裏發展最快的是慾望,而不是理智。填補慾望和理智之間的這個落差,正是心理學所擅長的”。
陳玨介紹,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厭食症的發病年齡集中在13-20歲,平均年齡為16歲。陳玨在醫院裏見到的最小的厭食症患者只有7歲。張沁文也感受到,剛開始做進食障礙科普時,和她交流比較多的是大學生,隨著科普受眾的增多,她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高中生。
張沁文説,她之所以從厭食症裏比較順利地走出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的支援。陳玨也表示,青少年治療進食障礙,需要父母的持續幫助,父母需要明白,進食障礙是一種疾病,不是孩子的錯,父母不能指責、辱罵和毆打孩子,需要儘快帶孩子就診和治療,包括接受門診醫生隨訪、定期心理治療、線上父母培訓、住院治療等。
展覽開展那天,張沁文的媽媽也冒雨來參觀,她在留言簿上寫道:“生病就當下了一場雨吧!會雨過天晴的!陽光燦爛會在那裏等你!”(中國青年報記者劉昶榮)
心理中國論壇 | 構建五大體系呵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2024-07-17
心理療愈小錦囊|怎樣打破“我不配”的魔咒?2024-07-17
謝斌:職業倦怠是一種病,與抑鬱症密切相關2024-07-17
父親結對幫扶助學,女兒傾力心理輔導,這對父女暑期接力傳遞愛心2024-07-17
高溫天氣謹防“情緒中暑”!四招幫你“心理降溫”!2024-07-17
總患病率高於成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墻該如何建?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