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公開課 |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板斧”

發佈時間:2024-06-25 08:3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何羿靜 張佳琳

近年來,由於我國離婚率日益上升,出現了不少單親家庭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有些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非常獨立自強、積極健康,而有些卻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單親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影響著家庭教育效果的充分發揮,因此對這部分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産生不利的影響。

一些單親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具有不同程度的譬如孤獨、自卑、冷淡、敵對等人際關係障礙,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抑鬱、孤獨症等心理疾病。因此,如何進行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如今單親父母的當務之急和教育者們的“重要課題”。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易産生哪些不良影響?

一是單親家庭的子女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現在的家庭環境和身邊朋友比較,因而産生自怨自艾的情緒,容易出現自卑心理。

二是由於單親家庭的孩子一直以來感受到的都是家庭生活中不美好的一面,破壞了自己對生活美感的意識,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出淡漠、缺少感情的心態。這些不經意的認識積澱便慢慢産生了冷漠心理。

三是家庭及父母關係破裂後,孩子長期生活在處於異常狀態的父親或母親身邊,變得膽小怯弱,有什麼事不敢説出來或者説出來了也得不到任何正反饋,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封閉心理。

四是孩子經歷了父母分開的整個過程,長期處在壓抑、失衡的家庭環境中,情緒無處釋放,日積月累之下孩子極易産生極端心理從而造成抑鬱。

五是影響孩子形成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由於經歷父母爭吵、指責和分開的過程,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對人際交往産生“不良反應”,潛意識裏對人際交往産生自然排斥,缺乏安全感,不願與人交往,不善與人交往,甚至認為與人交往是一種負擔,在這樣的心理預期下難以與他人敞開心扉地交流溝通,難以接納環境並融入集體和團隊當中,難以形成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進而嚴重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婚姻家庭。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

積極面對不逃避

很多離異的父母為了避免不愉快的情緒環境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心理負擔,不願和孩子提起此事。但事實往往是孩子日常交往過程中,又常常不得不去應付這些問題,由於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往往會不知所措,反而給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單親父母應該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向他們坦白父母離異的事實並解釋原因,要讓孩子明白離婚是大人的決定,不是孩子的錯並適當地教會孩子如何應對此類問題的詢問,注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時,在子女面前應保持樂觀、開朗和陽光的生活態度,注重親子交流,鼓勵子女積極地融入到親戚和朋友圈裏,體會生活的美好,形成融洽溫馨的家庭氣氛,引領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積極開朗地面對人生。

第二板斧:

適度關注多鼓勵

處理親子關係要注重“度”的把握。一方面應當給予單親孩子適當的關注,注意防止過度關注帶來的負面影響。單親家庭的孩子較正常家庭孩子會更敏感和脆弱,對待他們應當給予額外的注意,尤其是説話言辭中應儘量避免可能會觸及到他們痛點的話題。但是又不能過度關注,這樣會使得他們感到自己的另類,需要做到無形的關注和照顧,鼓勵他們積極融入集體,成為集體的一份子,使他們産生自己和其他孩子沒有兩樣的感覺,這個度的拿捏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做錯了事,要做到先肯定再批評。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成長環境的影響,容易産生自卑心理,所以在面對他們的問題時,應該先肯定個人優點,再指出缺點不足,最終要以鼓勵的言辭和態度收尾。如果直接嚴厲地批評,則會進一步加重他們的自卑心理,不利於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

第三板斧:

糾正觀念助獨立

經過這些家庭變故的孩子容易産生極端的思維方式,認為所經歷的變故是命運不公。這種思維方式是不正確的,我們應當引導這些孩子對現狀有恰當的認知,幫助他們學會如何正確地看待事物發生發展的因果邏輯並以合適的方式去面對困境,對人、對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範式,鼓勵他們在困境中堅強勇敢,從積極的一面看待事物從而能夠樂觀向上地生活。

此外,還要避免出現為了彌補孩子因為父母親另一半關愛的缺失而出現“大包大攬”式的親子關係,這種關係不僅不會幫助孩子解決單親家庭所帶來的問題,反而容易出現過度依賴、沒有主見、膽小怕事等負面影響。要引導孩子多和同學、朋友交流,培養自主意識和對外交往的能力,自主應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

綜上所述,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是無辜的,他們應該受到社會更多的了解與接受,其心靈健康成長也應該引起社會更大的重視;而身為家長與教育工作者,也應當好好地把關愛帶給這種特殊的孩子們,提高對他們的責任感,讓孩子的心靈、人格得到更全面健康的成長。(何羿靜/陜西理工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張佳琳/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