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心理觀察 | 冷親密:愛一個人越來越難了嗎?

發佈時間:2024-07-02 09:36:2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鄧楠等

在消費文化盛行的當下,人與人相識的機會和方式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為我們打開了海量選擇之門和速配按鈕。但無論是選擇進入還是持續發展一段情感關係,似乎都門檻高企。更簡單來説,愛一個人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在法國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的書中,被稱為“冷親密”:在市場機制和消費文化裹挾下,在技術加持下,我們與人相識的方式越來越多,而愛上一個人,卻變得越來越難,維持一段愛情和婚姻也更不容易。

孤獨、疏離、冷淡的情緒,瀰漫在原子化生活的單身青年群體中。年輕人使用各類線上交友App,多次快速且粗糲地經歷“對方對你無感”“對方認為你不合適,已取消喜歡”“下一個更好”……部分青年陷入“即烹即配”的“預製菜化”擇偶困境,“斷崖式分手”“快餐式愛情”往往相伴隨行。情感交往變成可被評估、量化乃至交易的標準化、流水線作業的實體,原本“熱”的親密關係逐漸趨於冷靜、理性。

“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情感聯結方式。冷親密正作為一種新的情感關係配方,催生出如“相親劇本殺”“婚禮主題公交巴士”“婚姻文化公園婚禮”這樣兼具娛樂和婚戀功能的新消費模式,試圖幫助青年樹立安全、健康、信任的親密觀。應當看到,過熱過火與過於冰冷,這兩個極端都非愛情的正確打開方式。現代人更有情緒自控能力和情感邊界意識,但無論如何,要相信愛的本質力量,喚醒情感力,走出愛無力、愛冷漠、愛困難,重塑高品質親密關係。

雖然渴望愛,但可能已部分喪失愛的能力。冷親密指向的便是,人們在內心深處對親密關係和聯結的渴望,同時又本能地排斥、懷疑、擔憂和恐懼。

過去我們常常稱呼伴侶為“愛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使用“隊友”這個詞來形容伴侶關係,用“打怪升級”這類遊戲化的詞詮釋未來的共同生活。用詞方面不見“愛”這個字眼,悄然揭示了一種情感之變。

速效與慢熱

“從軟體上認識,加微信聊天,一週內約見面吃飯。如果一週內沒有進展,基本就默認沒戲,迅速換下一個。”26歲的媛媛這樣描述使用相親交友App的流程。她認為,這種“程式化”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厭倦,身邊使用這類App超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不少都放棄了。

“線上不靠譜,95%都不會聊起來,照片一般的就更不想聊了,除非特別好看,我才會主動一點。”28歲的胡先生雖然不看好線上交友,但相比線下熟人介紹,他還是願意將相親陣地放線上上。“線下的話,萬一對方覺得你還可以,但你又覺得不合適,對介紹人需要有一個維護成本,很麻煩。線上不理就不理了,沒有那種所謂的心理壓力。”

“現在大家都比較忙,感覺你對我有興趣,我可能嘗試幾次,如果還是不搭理我,那可能就漸行漸遠了。大家都是‘一對多’,説實話都分不清誰是誰了,肯定不會像過去那樣,再上趕著追求對方,反正還有下一個在等著。”29歲的小黃説。

30歲的白女士選擇只戀愛不結婚。她不想步入婚姻的理由,一方面是缺乏動力。“結婚相當於親密關係的經濟合約,我已得到了親密關係,沒必要再跟這個人深度綁定。”另一方面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就算我父母離婚是個正確選擇,我作為孩子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但在潛意識裏,就是想把婚姻裏那些東西看得更清楚再想去面對。我知道這不現實,也希望能儘量克服這種恐懼情緒。”

胡先生也表示,年輕人的脫單壓力部分源於父母。“我原來跟爸媽常打電話,現在打得少了,因為他們每次都催,跟我説你哪個同學結婚,哪個同學的孩子結了婚,天天這樣。”

“婚姻感覺就像為了完成父母的任務,結婚然後生小孩。但現在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能過就過,不能過就離。”28歲的小一説。

“慢熱”是受訪對象們提到的高頻詞之一,認為結婚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事,如果雙方在尚不成熟的時候選擇結婚,後面很可能會造成傷害且留下遺憾。“作為獨生子女,雙方也需要在更長的交往中變得更成熟,適應有另一個人的生活,可能也更需要一段時間去達到適婚的心理年齡。”27歲的馬銘説。

“伴侶不是既定的,而是靠時間養成的。無論如何,我都需要一個長期且緩慢的過程來做心理建設,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婚姻,順其自然雙向奔赴就很好。”33歲的包女士説。

不少受訪者認為,當下婚育不是一個必選項。“我們這代人更在意的是要怎麼養育孩子,經濟儲備夠不夠,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資源,這才是一種更負責任的觀念。”小黃説。

“育人先育己”是眾多受訪者的共識。“不能只要求孩子考好成績,家長對自己也要有要求,不能雙標。”馬銘説。提起養孩子的“經濟儲備”,他也很“頭大”:“有個同學在杭州做樂器興趣班,一節課(50分鐘)快400元了,有的機構上大課每節4位數,以後如果有小孩根本不敢想怎麼報班。”

馬銘也關注女性求職問題。“我們國家並沒有到一個人隨便打打工就可以養活家庭的程度,如果不能無後顧之憂地生育,女性怎能維持內心的安全感呢?”

已婚的洛依身體條件不好,醫生不建議生育,她自己也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結婚一年還不到,婆婆一聽説我來月經就很生氣,質疑我為什麼還沒有孩子。”由於在社交平臺上頻繁搜索婚育相關資訊,她經常收到關於“産後傷害”的推送,“我們真的太缺乏這方面專業的護理和心理疏導了”。

“Solo活”、不信任、邊界感

“Solo活”指獨自生活,部分受訪單身青年表示在“一人食”“寵物經濟”等風潮下,一個人過得也挺好。“工作太累了,休息時間只想躺在家裏,加上社恐(指社交恐懼),也比較抗拒有一個人加入我的生活。”網友小一説,“當男方提出進一步交往要求時,我都拒絕了。可能是我單身太久了,感覺一個人的生活很自在。”

“i人(指內向)與e人(指外向)”“j人(指循規蹈矩)與p人(指隨心所欲)”“淡人(指雲淡風輕)與濃人(指濃墨重彩)”……網路中流行的社交人格是年輕人參考的擇偶標準之一。部分受訪者自認為是“i人”,很難和相反屬性的人相容。

家裏養3隻貓的月亮説:“感覺身邊的e人朋友找對象很容易,而我是個i人。社會交往太複雜,騙婚騙彩禮案例太多,我只要有自己的貓就足夠了。偶爾生病確實也想要人陪,但如今在網上找個陪診的也挺好。”

受訪青年表示,“網路情緣一線牽”成功的案例也有,但就像中彩票。30歲的樂樂不信任以相親為名謀利的平臺,“感覺忠誠度不靠譜,騙子多,不會認真找對象”。

利用婚戀App詐騙的案件並不鮮見。媛媛雖然不信任這些App,但她覺得在App上像HR(指人力資源)一樣看過很多份“簡歷”後,提高了自己對相親對象的鑒別能力,逐漸明確了自己擇偶的標準,也算有所收穫。

部分受訪者認為,父母不講“邊界感”令他們受傷,加劇了冷親密,甚至産生“斷親”的念頭。

29歲的康康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她認為很多家庭的父母是“入侵式”的,不尊重孩子的邊界。孩子會以為親密關係就是得讓對方感到快樂,從而犧牲自己,得去討好迎合。“我們沒有得到很好的親密關係示範。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控制,令人不舒服甚至痛苦。”她坦言,“冷親密時代可能恰恰是一種自我覺醒,年輕人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至少知道不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

“你結婚了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你再不結婚這輩子就完啦”“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白女士總結了家長催婚的“經典語錄”,令一些受訪者頗為共鳴。

“不結婚就會被冠上不孝的帽子,每次被催婚就像被掐住脖子。”白女士坦言,“爸媽不能理解,未婚和已婚不是對立的。婚姻之外的互助選項太少了,我們的關係出現了多樣性,但沒有一套新的東西來適應,這就導致無論怎樣,都得裝進婚姻關係的套子裏。事實上,我們這代人追求的是能讓人與人之間真誠地互相扶持,感覺到安全、信任和力量,這才是高品質的親密關係。”

讓親密更安全、健康、滋養

天津大學的“戀愛心理學”課程格外搶手。授課教師王小玲在課程設置方面特別注重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設計了很多模擬和實踐環節。比如,針對原生家庭對青年婚戀的影響,她專門佈置了一項課下作業,對自己的父母進行訪談。“後來,許多同學還拉上自己的父母一起來聽課。”王小玲説,這樣的環節設置加深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否脫單並不是考核學習效果的標準。”王小玲期待,學生通過課堂所學,有能力去愛,也能獲得更多的幸福。

新婚俗受到年輕人歡迎。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民政局與長春公交集團西南汽車公司聯合推出的首款“百年好合—幸福啟航號”主題婚禮巴士,容量大視野好,一輛車可達到多輛轎車的運載量。車輛平時線上路上正常運營,新人租用時改為婚車,充分利用現有城市公交資源,為新人帶來與眾不同的婚禮體驗。

青神是蘇東坡初戀的地方。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以蘇東坡與王弗“喚魚聯姻”的典故修建喚魚公園,其中婚戀文化成為公園建設主題之一。新人按中國傳統行牽巾禮、拜堂禮、卻扇禮等,一起許下愛國護家、相守一生的莊嚴承諾。

此外,劇本殺是受訪青年認可的相親方式之一。網友小謝説:“比起線上相親App,劇本殺能讓年輕人線下接觸時間久一些,通過面對面遊戲,可以大概看出對方的表達能力、邏輯能力、共情能力,而且劇本殺是可以拋開現實身份進行社交的方式,比較放鬆,既能娛樂,還可能結交到新朋友。”她認為,劇本殺等破冰遊戲能一定程度緩解初遇的尷尬,“不像那種純聊天相親,兩人不熟‘尬聊’,漸漸就不知該聊啥了”。

全球視域下的冷親密

南韓統計廳發佈的數據顯示,南韓2023年登記結婚的新人數量較10年前減少40%。逐漸增多的晚婚和不婚現象已給出生率造成衝擊。據韓聯社報道,近期一項對500名19歲至23歲南韓年輕人的調查顯示,50.4%的調查對象不打算結婚或者生孩子。

南韓最大的婚姻交友平臺“DuoInformation”調查顯示,25歲至39歲未婚者普遍認為,丈夫的理想年收入約為6000萬韓元(32萬元人民幣),妻子的理想年收入約為4300萬韓元(23萬元人民幣)。但這與現實相去甚遠。由於經濟壓力大,“是否足夠有錢”成為決定南韓人能否結婚的關鍵因素,甚至超過“性格合適”和“家人認可”等傳統因素。

33歲的車先生最近結束了一段5年的戀情。他曾經和女友考慮結婚,但常因為買房發生爭執。“前女友和我對這段關係失去了信心。”車先生説,“我們年收入大約有6000萬韓元(32萬元人民幣),不足以支付公寓的首付和貸款。無數次因為錢爭吵後,我們已經精疲力竭。”他説,因為錢不夠,生孩子這件事更是想都不敢想。

英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國成年人中,只有不到半數登記結婚或結為民事伴侶關係。初次登記結婚的英國人年齡越來越大,女性平均為33歲,男性平均為35歲。

英國婚姻基金會專家哈裏·本森説,結婚率下降的趨勢對孩子不利。他認為,婚姻不是萬靈藥,但在維持家庭穩定方面更有效。英國近一半青少年沒有與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因為其中不少孩子的父母從未登記結婚,生下孩子後彼此分開。

美國婚姻顧問伊恩·克納注意到,過去10年間,美國人婚姻從“浪漫式婚姻”逐漸向“陪伴式婚姻”過渡,人們擇偶時越來越願意找能成為“最好的朋友”的伴侶,而不是“激情”伴侶。(半月談記者鄧楠 李曉婷 熊嘉藝 文中受訪對象均為化名,實習生閆柳瑾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