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魚龍混雜、費用高昂 心理諮詢如何撫慰人“心”

發佈時間:2024-07-11 09:39:5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孫婧宜

6月底,《三聯生活週刊》發文,講述了一名重度抑鬱的95後年輕人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心理輔導費用,開始藥物治療並探索自我療愈的過程,隨即登上微網志熱搜,部分網友表示“終於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也有人開始為其出謀劃策,以期找到更好的治愈手段。

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人關注。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被調查者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0.6%,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

在此背景下,高昂的心理諮詢費用、魚龍混雜的心理諮詢市場,也讓部分患者望而卻步。是什麼導致本該治愈心靈的心理諮詢反讓患者起“心病”?市面上部分給患者做心理諮詢的是些什麼人?如何改變這一現狀?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記者與有相關經歷的網友和行業專家聊了聊,同時化身零基礎心理諮詢學習者,展開了調查。

在嘉興市96345社區服務求助中心的談心談話室,專業心理諮詢師在為一名學生家長進行心理諮詢。新華社

市面價格究竟如何?

有的患者直呼“高攀不起”

2023年初,因為家庭、工作等變故,外加失眠、坐立不安等軀體反應,許鵬(化名)的狀態有些糟糕,難以支撐的他找到某三甲專科醫院精神科,醫生診斷其為廣泛性焦慮症,並開了藥。

因為藥物短時間內沒有發揮作用,身心俱疲的許鵬渴望尋找突破口。“消極的東西不方便跟身邊人傾訴,但又很需要抒發,心理諮詢師作為局外人更合適一些,也能提供更專業的幫助。”許鵬説。

然而,尋求幫助的道路並不順利,許鵬發現自己看診的三甲專科醫院專家號一號難求。一籌莫展之際,許鵬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了一傢俬人工作室,價位在600元人民幣每小時。

“諮詢是有效果的,會給我分析目前面臨的問題,給出解決建議,聊完後確實信心有所提升。”但在這次之後,許鵬沒有再次預約過心理諮詢。究其原因,他表示,雖然有用但費用較高,長此以往難以招架。

事實上,當前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價格不菲並非個案。

2023年4月,白領張可(化名)因為情緒極度悲觀低落找到某三甲醫院的臨床心理科,被診斷為焦慮性抑鬱症。掛號、做題、分析、配藥,一套流程下來,共花了1200余元。當時,醫生建議其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張可下意識拒絕了。

她告訴記者,自己曾通過多種渠道了解過心理諮詢的價格,對價格有了概念,所以不敢問具體費用就直接拒絕了。“看病吃藥已經很貴了,心理諮詢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問題的,確實承擔不起。”

翻看社交平臺,與許鵬、張可經歷類似的分享不在少數。心理諮詢真的有這麼貴嗎?記者梳理了目前杭州部分心理諮詢單位(機構)的情況。

私人機構根據線上線下諮詢及不同等級的諮詢師價格有所差異,多在200至2000元每50或60分鐘間不等。其中,線上諮詢最為便宜。可以線下面談的,除了體驗套餐,皆在400元以上。這些機構的介紹頁面顯示,他們能解決包括情感關係、親子教育、婚姻危機、焦慮抑鬱等問題。

公立醫院收費相對低——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院心理治療費用普通醫生每次300元,“名醫館”專家根據醫生職稱費用在每次500、600、800元不等,每次服務時間40分鐘左右;浙江省人民醫院心理治療費用根據醫生職稱為每次400、600、800元不等,每次服務時間50分鐘左右;另一家省級大醫院官網顯示,該院心理諮詢門診特需掛號費副高費用是500元每次,正高費用是800元每次,每次服務時間45分鐘……

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秘書許誠威告訴記者,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框架和基本技術是一樣的,不同醫院之間、醫院與私人機構之間,針對來訪者的症狀和目標,會在技術的應用上有所區別。

心理諮詢究竟為什麼貴?許誠威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一方面,除了在學校的學習成本,一名心理諮詢師,畢業之後需要參加大量的專業培訓、實踐操作,考取多類證書,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皆比較大;另一方面,剛上崗的心理諮詢師在進行心理諮詢時需要聘請一名督導,再外加場地費用等,這些持續性支出都是導致心理諮詢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浙江工業大學教育學院學術副院長、應用心理研究所所長湯玉龍則認為目前市面上高水準心理諮詢師人才短缺,也是導致心理諮詢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當供遠小于求時,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部分醫院也有45元每次的“心理諮詢項目”。據業內人士介紹,45元每次的“心理諮詢項目”與大眾認知中的心理諮詢不同,該項目一般存在於問診環節,沒有固定服務時長,更加偏向簡單、簡短的開導和諮詢治療。

一位體驗過該項目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就診經歷,據她所述,因為持續的不開心,她挂了某三甲專科醫院的心理諮詢普通門診,見到醫生時,對方先詢問了她來診原因和症狀。初步判斷後,醫生建議她多親近大自然,又對她的疑問進行解答,過程大概持續了10分鐘。最終的診療費包括39元的首診精神科檢查、45元的心理諮詢和15元的行為觀察和治療。

許誠威表示,45元每次的“心理諮詢項目”一般是由醫生根據病人的實際問診情況開具的。“當醫生問診時發現患者存在情緒障礙、睡眠等心理問題,需要即時進行簡單的認知調整、行為干預等諮詢服務時,就會開該項目。”

三個月速成心理諮詢師?

患者的“心”怎能保障

2023年底,華經産業研究院報告稱,截至2022年底,全國心理諮詢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0萬家,2022年我國心理諮詢行業企業註冊量為3.14萬家,增長率達到60.2%。

這些社會諮詢機構是否全部值得信賴?最近,方瑩(化名)的朋友情緒不太穩定,在某本地生活交易平臺預約了一位心理諮詢師,邀請方瑩陪同前往。

目的地在一個寫字樓裏,裝修比較簡單。方瑩回憶,到達後,心理諮詢師先大概與朋友聊了幾句,就開始推銷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治療項目。

“連基本情況都還沒説清,就是看我們行外人不懂,只能乖乖掏錢。”方瑩質疑,這到底是心理諮詢師還是推銷員?

近些年,隨著心理諮詢需求量不斷增大,大量“突擊上崗”的“野生”心理諮詢師混跡業內。自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認證後,各機構以培訓的方式發放培訓證書,且合格評判標準並不統一。

為進一步了解這些心理諮詢師是如何“誕生”的,潮新聞記者以零基礎心理諮詢學習者的身份諮詢了幾家打著心理諮詢師培訓招牌的培訓機構。

工作人員在詢問了記者的學歷情況和畢業年限後,向記者介紹了一個據稱較受行業認可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他們告訴記者,只要拿到證書,就可以進行實戰,無論是兼職或全職皆可實現。

那麼拿到證書需要培訓多久呢?大部分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學習三個月就可以輕鬆考證,考證題目比較簡單,培訓機構會提供“有針對性”的題庫。有一家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表示,7月報名就能參加8月的考試,“先把證書拿到了再系統學習”。

還有一家機構向記者推薦了所謂“更適合長足發展”的海外心理學碩士項目,對方聲稱,可以免聯考、免雅思託福,直接申請入學。線上讀一年即可拿到學歷學位證書。

面對以上種種,記者不禁發問,“如此短時間的學習,夠讓一個零基礎的普通人成長為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嗎?”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鐘傑曾在接受採訪時説,心理諮詢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培訓一個心理諮詢師與培訓一名內科醫生所花的時間成本幾乎一樣——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其系統培養過程和醫學臨床專業碩士類似,一般本碩期間要學習30多門專業課程,並需要在督導下接受至少250小時臨床心理實踐和200小時專業督導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終身接受繼續教育和職業倫理監管。

而幾個月就能速成,拿到的所謂培訓合格證書,“含水量”不言而喻。

也有不少網友疑惑,每年有不少從高校心理學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他們都去哪了?

博主“@心理教師小泥”是某頂尖學府2023年畢業的心理學研究生,她曾在剛畢業時統計過自己50位同學的就業去向。“確實很少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同學們大多進了體制內或是網際網路等民營企業裏專業對口的崗位。”

小泥告訴記者,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除了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外,還需要參加各種培訓和實操,成本比較高,機會卻比想像中少。“很多不是心理學專業出身的人隨便上幾節課就出來做諮詢,反而擠壓了我們的生存空間。”

湯玉龍解釋,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心理學分支近60個,不同方向有不同的對口崗位。高校心理學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體系,並不是完全圍繞成為心理諮詢師設計的,大眾普遍印象中學習心理學專業就要做心理諮詢師是個誤區。另一方面,成為好心理諮詢師所需的大量成本,以及魚龍混雜的市場,也讓部分學生不得不暫時卻步。

“我們每一屆都有這樣的學生,滿懷熱情想要從事心理諮詢行業,過程中發現所需的時間和金錢當下難以承擔,於是就選擇折中的方法,先去工作,攢點錢,再重新回到心理諮詢的行業裏來。”湯玉龍説。

期待行業規範發展

用專業拯救你我的“心”

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急速加劇,群眾心理健康問題凸顯。面對高昂的價格讓患者望而卻步、心理諮詢市場魚龍混雜等現狀,還能做些什麼?

實際上,當前,期望心理諮詢、心理治療進醫保的呼聲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也有地方進行了探索。

湯玉龍也贊同這是能立竿見影緩解患者負擔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但目前還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湯玉龍分析,目前的挑戰主要體現在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心理諮詢的認知程度不夠,高水準專業人才也極度缺乏。

“對於身體疾病,大多數人有切身感受,都很重視。其實心理健康是一樣的,我們常説心理和身體分不開,心理狀態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湯玉龍認為,方方面面提升大眾對心理健康、心理諮詢的重視程度是納入醫保必不可少的一環。

而當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全面納入醫保,患者都可以負擔後,其他問題也接踵而來。社會是否有足夠多、足夠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力量來滿足大眾需求。

湯玉龍介紹,中國心理學會已經關注到心理諮詢的行業問題。基於規範心理諮詢師培養需要,建立了一套心理諮詢師品質控制體系“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註冊系統”(簡稱“CPS註冊系統”)。

CPS註冊系統對諮詢師的認證非常嚴格,要求心理諮詢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可的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或博士學位,至少需要有250小時的心理諮詢臨床實習經歷,至少累計督導小時數100小時,其中至少有30小時的個體督導。

中國心理學會也十分注重在學歷教育中培養未來的心理諮詢師,如果在CPS註冊系統認證的高校就讀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碩士,畢業後再經過規範的臨床實習督導,即可成為註冊心理諮詢師。

可喜的是,目前對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感興趣,願意進行專業系統學習的人正逐年增多。

許誠威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當他剛剛前往美國學習心理知識時,整個專業只有他一個中國留學生。而當他快畢業時,新進的中國留學生很多選擇了去讀心理學系及心理諮詢。“這是非常積極的趨勢。”

那麼,患者面對當下急迫需求,又對行業無所知時,該如何選擇?湯玉龍和許誠威向記者分享了一些行業經驗。

首先,不是所有心理健康問題都建議去醫院。一般需要用藥物控制的重型心理障礙,或是精神疾病,更適合去醫院。比較輕微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選擇合適的社會諮詢機構進行緩解。

選擇心理諮詢師時,可以著重關注其學歷背景、培訓實踐經歷和從業資質等,一般以CPS註冊系統認證為佳。

同時,價格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但不足以成為選擇標準。“不是貴就好,心理健康問題更講究適配性,患者可以在了解諮詢師背景與諮詢取向的基礎之上,選擇先試著聊一聊,找最讓自己感到舒適、放下心防的。”部分相對拮據的患者可以選擇高校、社區等面向社會的公益諮詢項目。

“我們期待著,未來同行人能越來越多,行業發展越來越規範、健康,人才培養成本逐漸下降,患者也能更容易找到專業的、能切實解決問題的高水準諮詢師。”湯玉龍説。(浙江日報 執筆孫婧宜 原題:心理諮詢價格高昂、從業者資質難斷拿什麼撫慰你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