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永遠寵我,像我爸爸一樣!” 如何讓愛不錯位?
發佈時間:2024-07-01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尤麗娟只有找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好好經營婚姻,讓愛不錯位。
妻子在追,丈夫在逃
在諮詢室坐下後,李靜就紅了眼眶:“老師,您幫我説説他,他整天對我冷暴力,不理不睬的!”我對她説:“我能感受到,你很需要得到先生的關愛。”此時,先生陳輝抬頭望向天花板,一言不發。李靜則恨不得抓緊先生的衣角,想要從他的嘴裏掏出一個“愛”字。
我轉頭問陳輝:“是什麼讓你願意陪著太太過來做諮詢?”陳輝沉思半晌後答道:“我只想解決事情。我自問沒有做錯什麼,盡了一個男人該盡的責任。”這時,李靜望了他一眼,滿目委屈:“你沒有做錯什麼,全是我不好!”説完,淚水奪眶而出。陳輝煩躁地別過臉去:“哭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你怎麼一點兒道理都不懂呢?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我輕聲問李靜:“如果你的眼淚會説話,它想要説什麼?”李靜説:“它想説,我要你多陪我,我要你只寵愛我一個。”我説:“這樣的話是只想對先生説,還是曾經也想對其他人説過?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李靜深思片刻,閉上眼睛回答道:“從我很小的時候,從我爸爸離開我們的時候。”聽到這裡,陳輝臉上的表情起了微妙的變化,他好像第一次知道了妻子的心聲。
在李靜6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獨自養育她長大。23歲那年,李靜遇到比自己大17歲的陳輝。陳輝身上的穩重讓她體會到久違的男性力量。當初所有人都反對李靜嫁給陳輝,她卻一意孤行,並要陳輝作出承諾:“你要永遠寵我,像我爸爸一樣。”沉浸在愛情中的陳輝滿口答應。
婚後,李靜要陳輝時時刻刻滿足自己的需求,成了他的“挂件”。先生下班稍晚,她就會不斷打電話,不分場合地哭鬧不休,仿佛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這讓陳輝苦不堪言,除了説道理,他一籌莫展。
李靜痛苦地説:“我以為他會很疼我、愛我,可他總是不理我,把自己鎖在房間不願意和我説話。他答應過我,會照顧我一輩子的!我從小就沒了爸爸,他又不是不知道,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陳輝忍不住插嘴道:“你應該明白,過去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你要學會接受現實,學會堅強。”
李靜正想反駁,我邀請她做一個深呼吸,閉上眼睛體會自己的感受。當她睜開眼睛時,我引導她:“請你看著先生,慢慢地告訴他,你的感受、需求、想法。”李靜深吸一口氣,看著先生:“你總是跟我講道理,這讓我感到很委屈。”太太平靜的表達讓陳輝心頭一軟,他低下頭,説:“我不知道你很委屈,以前,你總是歇斯底里地哭,讓我有些害怕。”
我問陳輝:“這害怕讓你想到什麼?”陳輝苦笑著:“讓我想到我媽媽,她很情緒化,動不動就大哭大鬧,總是和我爸吵架。我討厭女人這樣。可是,也許是我不好,他們才會這樣。”説完,他雙手抓撓著頭髮,滿臉痛苦。
這是陳輝在諮詢室中第一次進行情感表達。李靜略有驚訝地説:“你從來沒跟我説過,每次哭的時候,你都不理我,我以為你在恨我,你不愛我。”
在諮詢結束前,我詢問兩位:“經過這次諮詢,你們是否對彼此加深了理解?在這個時候,我邀請你們看著對方的眼睛,將自己的心裏話告訴對方。”李靜説:“我現在才知道,原來你小時候經歷過這些,所以我一哭你就會抓狂。”此時,陳輝的眼神裏充滿了愧疚。這個中年男人一時説不出話,伸出手來握緊了太太的手:“你從小就沒有爸爸,你想要我多疼你。”
我給他們佈置了作業:“回到生活,深呼吸,接觸自己的感受,每天用半小時去分享當天的生活以及感受。”
自我滿足,一起成長
第二次諮詢時,我邀請夫妻倆分享這個星期的變化。
李靜笑著説:“您佈置的作業是讓我們分享彼此的感受,但他很少説話,基本上都是我在説,他在聽。”我問她:“他的傾聽讓你感受到什麼?”李靜回答道:“挺好的,我這個星期也沒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大哭。”我説:“我猜,是因為情感有了流動,對嗎?”李靜點點頭。陳輝説:“她沒有指責我,只是跟我分享她的感受,我會比較放鬆,也會願意聽她説。”看來,他們已經做好了改變的準備,也有了交流的場域。
在這次諮詢中,我告訴李靜:“如果你將彌補父愛的願望全盤託付給先生,會弱化自己作為成年人的自我承擔,退行為嬰兒狀態。一旦索愛不成,就容易對先生有怨氣,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一席話讓李靜陷入了深思。
因為幼年喪父,李靜對父親有著未滿足的期待,期待陪伴,渴望得到充分的關愛。童年未滿足的期待會對個體産生深遠的影響。成年後,為了滿足童年未滿足的期待,很多人往往會將其寄託在伴侶身上,通過要求伴侶達成期待,以填補愛與安全感的缺失。當初選擇陳輝,其實就是李靜將對父愛的缺失投射在了他身上。而這正是問題的源頭,也是李靜不斷索愛的原因,繼而成了夫妻關係裏的阻礙。
我決定引導李靜探索她對父親的期待。我問她:“爸爸離開的時候,你還小,小小的你對爸爸有著什麼樣的期待呢?”李靜難過地説:“我期待爸爸能多陪陪我,像大山一樣讓我依靠。”
我邀請李靜在諮詢室中挑選一個抱枕做爸爸的替身,讓她親手將抱枕放在面前的椅子上,跟她説:“我邀請你做一個深呼吸。此刻,爸爸正坐在你面前,請你告訴他你想要對他説的話。”李靜淚如泉涌:“爸爸,你去哪兒了?我要你回來,我要你照顧我。”多年的思念與委屈在此刻傾瀉而出。陳輝看著妻子,眼神裏滿是心疼與愛意。
當李靜從情緒中漸漸平復下來時,我邀請她與枕頭的位置做互換:“現在,你坐在爸爸的位置,你就是爸爸,聽到女兒這樣對你説,你想要回應什麼?”李靜輕聲説:“女兒,爸爸愛你,無論爸爸去了哪,都會一直守護你。”經過空椅子技術的治療,李靜心底的鬱結得到了疏解。
離開諮詢室前,我對她説:“這個星期,你把自己當成一個6歲的小女孩,把小時候想要爸爸陪你做的事寫下來,一件一件地去完成。”然後,我轉身跟陳輝説:“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陪著妻子去做這些事。”
一週後,夫妻倆牽著手走進了諮詢室。“可以分享下過去這個星期裏,你們一起做了什麼嗎?”陳輝先開口説:“她呀,像個小女孩,要我陪著她去遊樂場,還帶她騎自行車。”李靜在一旁笑著不説話。
“這個過程中,你們感受到什麼?收穫了什麼?”李靜説道:“原來,當一個小女孩這麼快樂;原來,我長大了也可以去做小時候想要做的事情。我記得,我以前多麼羨慕有爸爸的孩子……”“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小孩,是我們的一部分。小時候,可能會有一些缺失和遺憾。但,時光不可能倒流。我們長大了,有了力量,可以去滿足自己,去照顧內在小孩,讓自己更有力量。”
接著,我問李靜:“照顧內在小孩,除了可以由先生陪著,還有什麼方式呢?”李靜説:“我可以自己去,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是啊,這樣,你就有了3個選擇,有選擇就會有力量。”“我也不想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這樣,他累,我也累。”
在後續諮詢中,我引導李靜學會在生活中自我照顧,也幫助陳輝處理小時候被母親的情緒化困擾的問題。在最後一次諮詢結束時,李靜對陳輝説:“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可以獨自承擔很多事情了。謝謝你,你不是我爸爸,你是我的先生。”
(文 | 尤麗娟 心理諮詢師 原題:黏人的妻子,錯把丈夫當父親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家庭諮詢室 | 經常學到深夜 努力了卻學不好的孩子2024-09-13
心理學實驗 | 印刻現象:孩子跟誰親,誰説了算?2024-09-12
關注青春期的煩惱:不要“以愛之名”過度管控孩子2024-09-12
明明是好事,為什麼會有人會覺得“我不配”?2024-09-12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圖:西部地區問題突出 獨生子女心理更健康2024-09-12
電話那頭的陌生人:心理援助熱線“成長記”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