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如何擺脫“空心病”? 創造動機,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發佈時間:2024-06-27 10:16:1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陳燕華

歷經多年寒窗苦讀,莉莉懷揣夢想進入了期待的大學。當她真正踏入大學校園後,卻被一種莫名的空虛感困擾,感覺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也沒有特別想追求的目標。

現實中,和莉莉有著相似狀態的人並不少見。忙碌的生活無法給他們帶來充實感,反而讓他們覺得每天是在重復同樣的事情,找不到生活的意義。他們無法專注于喜愛的事物,甚至逐漸喪失興趣;不願意社交,在迷茫與焦慮中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以上這些就是人們常説的“空心病”的表現。“空心病”並非精神障礙診斷的概念,而是一種深層次的心理困擾,其本質是個體感到自己的生活缺乏價值、意義和目標,仿佛失去了指引和動力。近年來,隨著抑鬱症患病率上升、社會壓力增大等,“空心病”現象越來越普遍。

價值感缺失是主要誘因

價值感缺失是導致“空心病”的原因之一,其與家庭和教育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繫。

當下,教育體制過於注重應試和成績,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也沒有注重對學生性格和情緒的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為了應試而學習,缺乏真正的探索和思考,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等沒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一些學生缺乏足夠的心理韌性和適應能力,無法有效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變化,在面對選擇時會感到迷茫和困惑,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更容易産生消極情緒,進而加劇“空心病”的症狀。

此外,父母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也會導致孩子産生“空心病”。只有在充滿安全感、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一些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就沒有出息,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缺乏安全感,就容易覺得人生沒有意義。還有一些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而“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虛假自體”。擁有“虛假自體”的人,往往能按照父母的期待成為好學生,但他們內心深處並不會因為取得成績而感到喜悅,相反,他們會産生“我想要什麼?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困惑。

社會競爭壓力加劇、生活節奏加快,也與“空心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為了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人們往往很難有時間去思考、感受和享受生活本身。儘管追求成功可以帶來一定的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是短暫的。而且,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忽略了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情感聯繫。這種人際關係的疏離和孤獨感也是導致“空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消除“空心病”帶來的困擾,需要從多個層面進行探索和實踐。

建立目標,創造動機。時至今日,你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這些夢想也許不會得到廣泛的認可,但對於個人的成長意義重大。成功在小處。如果我們每天早晨起床後,感覺今天有事情可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想要分享的人,那就是成功。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忽略自己的內心世界而感到迷茫和無助,因此需要經常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通過深入思考,尋找內心真正的需求,讓生活更加充實。

發展社會關係,尋找同頻的人。積極與親友溝通、交流,建立健康的社交關係,通過真誠的互動,感受來自他人的關愛和支援,從而減輕內心的空虛感。此外,還可以通過培養興趣愛好和參與公益活動來豐富生活。當我們將精力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就容易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家長應該允許和支援孩子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交一些和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始一段友誼,或者不能在一段友誼中有進退的自由,他們就會感到失控和空虛。

訓練對生活的掌控力。當我們想去思考和確認生活的意義,或許很難找到準確的答案,不如將時間用來思考當下生活中可以做什麼以及選擇做什麼。關注細節,讓自己與周圍的人或事物産生聯繫,逐漸建構出自己的“存在感”。而這種“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狀態,會讓我們獲得一種掌控感,感受到生活的意義,進而減輕我們在面臨應激狀態、人生失序時産生的焦慮,處理挑戰和困難時也不再迷茫。(健康報 陳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