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家“超快速抗抑鬱中心”誕生 多數一次起效
發佈時間:2024-06-26 10:18:2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2024年6月26日,我國第一個“超快速抗抑鬱中心(ultra rapid antidepression center”在濰坊市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立,取代了兩年前該院率先成立的“快速抗抑鬱中心”。
據悉,“超快速抗抑鬱”新概念係由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麻醉創新診療研究院創始院長、附屬醫院疼痛與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安建雄博士,帶領團隊將二次升級的改良電休克(超級電休克),聯合“靜脈快速抗抑鬱”及“病人居家自控睡眠調控”,形成的一套以調控和修復中樞神經功能和結構異常的臨床診療方案,是我國麻醉創新診療學科帶頭人安建雄博士繼“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等睡眠醫學領域創新工作後,又一項原創性貢獻。
山東第二醫科大學成立國際上第一個“超快速抗抑鬱中心”。
新近公佈的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抑鬱障礙終生患病率為6.8%,目前患抑鬱症人數高達9500萬,每年約28萬輕生人群中,40%為抑鬱症。2023年10月10日北京發佈的《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數據顯示,我國高中、初中和小學生抑鬱檢出率分別超過40%,30%,和10%。這些數據提示,每個孩子都有可能遭受抑鬱症的打擊,一旦發生將嚴重損害著學生的身心健康,並可能導致悲劇發生。為滿足百姓重大需求,安建雄博士于2022年盛夏提議在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建立快速抗抑鬱中心,受到大學管英俊校長和附屬醫院王承高書記等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援。快速抗抑鬱中心成立之初,安建雄曾説“那怕一年只救一條命也值得”,事實上兩年來中心接待的患者中,僅青少年抑鬱患者就近千人,其中有近兩百例有嚴重輕生傾向,經過一次快速抗抑鬱治療後,有73%的患者輕生意念消失。研究團隊用先進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證實,接受快速抗抑鬱的患者兩小時後腦功能成像便有顯著改善。
安建雄團隊2016年在國際電休克協會官方雜誌發表“改良電休克再升級”。
記者了解到,促使安建雄創建“超快速抗抑鬱”源於一個對抑鬱輕生女生失敗的案例。2023年秋,一位剛畢業于上海某頂級高校的女生,雖然經歷了國內最好的精神衛生中心各種藥物和多次電休克治療,其輕生傾向仍未獲得有效控制,安建雄團隊用靜脈快速抗抑鬱治療後,也僅僅有短暫緩解輕生傾向的功效。
這個案例帶來的挑戰客觀上激發了安建雄博士的創新想法。通過對以往工作回顧和閱讀大量文獻,根據醫學上1+1>2,也就是兩種不同機制的方法聯合使用時具有協同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疊加作用的哲學道理,安建雄決定將電休克技術與靜脈快速抗抑鬱,以及病人自控睡眠等技術聯合使用,以期達到更快更強的抗抑鬱療效。電休克的療效主要取決於頭部電刺激是大腦癲癇波的發作時間,為提供電休克成功率,安建雄曾在2016年發表了升級版的電休克,解決了電休克治療失敗率偏高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安建雄帶領團隊,在精密麻醉深度和肌肉鬆弛監測下,重復刺激腦細胞,直到癲癇波發作時間足以滿足臨床治療需求,將改良電休克升級為“超級電休克”,而上述三種創新措施聯合使用則稱作“超快速抗抑鬱”。“超快速抗抑鬱”不僅是目前最強大,也是起效最快、效率最高的抗抑鬱治療。改良電休克一般需要6-12次才起效,由於反覆在全身麻醉下治療,通常會嚴重影響短期記憶力,青少年學生和腦力工作者難以接受。“超快速抗抑鬱”起效迅速,多數一次起效,很少需要兩次以上治療,記憶力損傷發生率和損傷程度大幅降低。
2019年安建雄組織同行撰寫發佈改良電休克專家共識。
當記者好奇地問及開展超快速抗抑鬱研究的背後故事,安建雄娓娓道來:2024年春季,從成都來了一位産後難治性抑鬱、伴嚴重輕生傾向和精神分裂症狀的年輕女性,病人不僅多次實施輕生行為,而且不斷傷害其丈夫和父母,並準備先“處理掉”新生兒,再“解決”自己。這位抑鬱産婦在父母及舅舅等多名親屬的“嚴管”下來看安建雄博士,安建雄在門診做出診斷後,立刻開了住院通知單,病人當即撕碎通知書,聲稱自己根本沒病。為避免悲劇發生,安建雄團隊在家屬配合下,果斷為她實施“超快速抗抑鬱”,當病人從麻醉中醒來,看起來就像變了一個人,此時眼裏流露出感激的目光,不僅對醫生千恩萬謝,近半年來第一次詢問父母吃飯問題,擔心他們挨餓,兩位老人感動得老淚縱橫。安建雄説,産後抑鬱病人通常會感到自己承受著難以忍受的苦痛,會有強烈的輕生意念,更悲慘的是,産後抑鬱媽媽會誤認為孩子活在世上也在遭罪,為讓他們避免人間痛苦,要先將新生兒“處理”掉,然後再結束自己的生命。不過安建雄解釋説,産後抑鬱雖然症狀凶險,經常導致整個家庭雞犬不寧,但只要治療及時準確,病情會迅速逆轉,預後良好。
2011年國際電休克與神經刺激協會授權安建雄博士成立中國分會。
在被問及開展抗抑鬱治療初始原因時,安建雄懷著沉痛的心情給記者講了一個讓他難以釋懷的故事:十多年前,一位來自安徽的患有股骨頭壞死的成功企業家,找到當時在北京工作的找安建雄博士,安建雄用他的三氧創新療法成功將壞死的股骨頭治愈,但這位病人在除夕的前一天,告訴安建雄博士自己想到死就感到嚮往和快樂,安建雄當時懷疑他在開玩笑,半信半疑。當時還沒有靜脈快速抗抑鬱療法,加上臨近春節,安建雄囑咐病人先回去過年,春節後立刻回北京做電休克治療。遺憾的是,這位病人的夫人在春節那天給安建雄博士打來電話,説病人在除夕夜點木炭吸入,沒再醒來。安建雄告訴記者,這件事讓他痛苦了很久,從此更意識到,作為一名醫生,不能只關注軀體症狀,對病人應有更多的人文關懷,就是當下所謂“做有溫度的醫生”的流行説法。對有抑鬱輕生傾向的病人尤其如此。從那以後,安建雄不論到哪看病,都把抑鬱焦慮心理測評作為一項醫療常規執行。
2017年安建雄牽頭組建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委會電休克委員會。
據悉,安建雄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時,組織成立了多個疑難病研究室,其中電休克治療幻肢痛和抑鬱失眠等疑難病作為重點研究課題,為此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電休克與神經刺激協會合作成立了中國分會,並建立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委會電休克與神經刺激學組。在此後研究中安建雄發現,雖然電休克對嚴重抑鬱輕生傾向有“撒手锏”效果,但也存在成功率低,療程長和記憶力損傷等副作用。電休克療效的關鍵因素是“癲癇波”發作時間,即使改良電休克也不能任意延長癲癇波發作時間。經過5年的努力,安建雄團隊在國際電休克協會官方雜誌“Journal of ECT (電休克雜誌)”發表了改良電休克再升級科研成果。2024年把改良電休克二次升級,形成“超級電休克”,並聯合靜脈快速抗醫院和居家病人自控睡眠,形成“超快速抗抑鬱”創新治療體系。
據悉,安建雄十數年來如一日,通過臨床和實驗室研究轉化原理,執著探索抑鬱、失眠和疼痛的機制和創新診療方法,獨闢蹊徑,先後創建了“病人自控睡眠”和“兩快一滴定”為主線的“多模式睡眠”,還提出“慢性失眠全神經損傷新學説”。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實驗研究水準和臨床療效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次從“快速抗抑鬱”升級為“超快速抗抑鬱”是創新永遠在路上的典型案例,也是安建雄團隊通過創新發展學科,提高服務百姓能力的再次見證。
專家介紹
安建雄,我國失眠與疼痛創新診療學科帶頭人,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匹茲堡大學麻醉學客座副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民盟中央衛健委副主任。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麻醉創新診療研究院創始院長,附屬醫院疼痛與睡眠醫學中心主任,超快速抗抑鬱中心主任;南方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腦研所所長。
發表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及慢性失眠全神經損傷新學説;建立新型丘腦痛、三叉神經痛和臂叢神經痛動物模型;臨床疼痛用“兩彈一調控”替代傳統的激素注射和神經損毀術;在睡眠醫學領域,提出“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新概念,創建“兩快一滴定”方案解決抑鬱與失眠共病難題;發現偏深靜脈麻醉降低術後神經認知障礙及其細胞骨架和分子馬達機制。2024年春,以極大的擔當精神和學術自信,成立了第一個“高考睡眠門診”。近日將“改良電休克”二次升級為“超級電休克“,並創建”超快速抗抑鬱”替代“快速抗抑鬱”治療難治性抑鬱伴輕生傾向。
1999年留學英國St.Thomas醫院,2001-2004年留學美國匹茲堡大學。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主治醫師,清華大學玉泉醫院麻醉與疼痛醫學科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麻醉、疼痛與睡眠(重症)醫學中心主任,院長助理和副院長。
主要學術任職:中國睡眠研究會麻醉與疼痛專委會創始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睡眠學組發起人、副組長,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麻醉創新診療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疼痛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委會常務委員、電休克與神經刺激學組發起人和組長,國際電休克與神經刺激協會中國分會會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疼痛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圍術期醫學會麻醉與疼痛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區域麻醉與疼痛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睡眠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睡眠工作組發起人和組長。《手術》雜誌副總編輯、《醫學參考報-疼痛專刊》副總編輯。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17項,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70余篇。(齊魯壹點)
未來如何生活——心理學醫學哲學界學者跨學科研討助力健康中國2024-07-01
第74集團軍某旅:心理服務科學有效,練兵備戰動力十足2024-07-01
"你要永遠寵我,像我爸爸一樣" 如何讓愛不錯位?2024-07-01
6月29日20:00回放:讀懂青春期,促進青少年心理成長2024-06-28
家庭諮詢室丨心理“孤兒”,如何走出“至暗時刻”2024-06-27
炎炎夏日,心情煩躁、情緒低落? 警惕"情緒中暑"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