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對待“巴納姆效應” 悅納自己,對“心理脆皮”説不
發佈時間:2024-06-19 10:25:3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芝隨著“脆皮大學生”成為大學生群體自嘲的標簽,“脆皮大學生”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除了身體“脆”外,面對容易焦慮、低迷、壓力大,甚至抑鬱傾向的“心理脆皮”現象,我們必須堅定説不。
悅納自己,淡化“I人”“E人”等刻板標簽,謹慎對待“巴納姆效應”。“你是E人”“不好意思我社恐”之類的“對號入座”是大學生日常性交流。但對於一些敏感“脆心”的大學生來説,不自覺地會給自己貼上固有標簽,甚至陷入負面情緒不能自拔。例如,所謂“I人”,有時會懷疑自己永遠孤獨,無法合群,陷入自我焦慮,自我否定。巴納姆效應就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認為它特別適合自己。但其實類似星座、塔羅牌等結果的描述很難十分準確地揭示自己的特點。大學生的三觀處在一個由不穩定向穩定過渡的重要形塑時期,其心理韌性、處事能力也能在提升中。不必輕易定義自己,學會接納現在的自己,培養足夠的信念支援自己,從而達到了內心的自洽。患得患失,是一種精神內耗,換個角度想問題,可能就會柳暗花明。當有些事不得已時,不妨使用“甜檸檬效應”,承認現實並自得其樂。
適時糊塗,拒絕人是人非等無效懷疑,善於利用“南風效應”。大學生的焦慮、抑鬱情緒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人際關係,尤其是宿舍關係。有的“脆心”大學生老是覺得別人針對自己,有的則對舍友起太早等習慣耿耿於懷,有的喜歡建小群不吐不快等等。面對必鬚生活在同一物理空間的舍友,大可不必都強求志同道合推心置腹。首先克服“虛假同感偏差”,不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喜歡的,同學也喜歡;或自己討厭的,舍友也討厭。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也要學會擁抱世界的五彩繽紛,形態各異。其次,偶爾糊塗,對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當作沒看見,對一些有可能激化矛盾的事,假裝沒注意。有言道,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樸守拙。不逞利口不論人短,即使需要對同學提意見,也要借鑒“肥皂水效應”,將批評夾雜在讚美中。心理學有一句經典的話: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將生氣、計較、爭執、冷戰、懷疑的時間,用來順手幫舍友打一次熱水,多打掃一次衛生,請同學喝杯奶茶等,這些春風化雨的小事往往能事半功倍。學南風吹過的“柔和”而非北風呼嘯的“硬剛”來處理人際關係,柔的是外部環境,韌的是自我心智。
善於求助,尋找校內校外的正向支援,高度警惕“馬太效應”。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的“馬太效應”,反映到心理上就是本來心理自愈能力就不夠強,不會自我調節,只會在不良心理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大學生們面臨著生活環境變化、學習方式轉變、就業社交壓力激增等因素,難免會遇到情緒苦悶、心理不適時,要學會求助。首先是在家人、朋友、老師中,選擇心理能量高的人作為求助對象,及時將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拉出來。如果覺得這一步幫助不大,那需要正式的社會支援系統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走出“脆心”的第一步,就是敢於推開學校的心理諮詢室、社會上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或醫院的心理科室的大門。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支援能及早地扭轉我們不合理的認知模式。萬物皆有裂痕,求助就是個採光、引光的過程,照亮溝壑,修復身心,提升心理韌性,脆心變硬核,才能擁抱硬朗的人生。(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王芝 河北大學思政系列講師)
高考沒出分,有人已焦慮!北京心理援助熱線每天都有求助2024-06-19
謹慎對待“巴納姆效應” 悅納自己,對“心理脆皮”説不2024-06-19
上海長寧打造全國首個AI賦能心理學科普空間2024-06-19
瀋陽市成立首支困境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志願服務隊2024-06-19
爭鳴 | 職場中承擔情緒勞動比工作本身還累? 情緒勞動也需技能支援2024-06-19
睡眠健康管理手冊 | 應激事件發生後易出現哪些睡眠問題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