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靈檔案

大學生心靈檔案丨容貌焦慮:一場關於青春的拉鋸戰

發佈時間:2024-06-18 09:40:4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郭韶明

北京大四學生張夢第一次走進醫美機構是4年前,那時的她18歲,剛剛結束高考。

張夢坦言自己有嚴重的容貌焦慮。從中學時代起,她就覺得自己“又胖又醜”,和漂亮女孩站在一起會自卑。

她第一次去調整的是腫眼泡,然而醫美後精緻的眼睛並沒有緩解她的焦慮。雙眼皮、高眉骨、尖下巴......幾年中張夢又陸續做了不少整形項目,即便朋友們認為她已經夠漂亮了,但她仍然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今年,張夢覺得之前做的“韓式翹鼻”已經過時,又在常去的機構預約了面診。

2023年,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係2020級學生在《媒介市場調查》課程中針對大學生的容貌焦慮、線上消費行為等熱門話題開展調研活動,最終形成了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七成以上的大學生為改善容貌做過努力。

為什麼有人會出現容貌焦慮?在長安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指導教師程鈴琳看來,除了人類本身的容貌偏好傾向外,自我認知偏差是重要原因:對自己外貌的主觀評價和客觀的外在形象存在差異,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整容無法緩解容貌焦慮。當人們過度關注自認為的外表缺陷,嚴重時會表現出強迫性行為,比如反覆通過鏡子檢查自己、詢問他人自身形象、過度修飾自己等。

同時她認為,社交媒體建構的單一審美場域也是催生容貌焦慮的原因之一。在大眾媒體上,眾多明星和博主頻繁曬出的“漂亮臉蛋”和“姣好身材”被認為是“已確立的美麗標準”,從單一的個人審美變成集體共識,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個體的審美觀,這種與個體真實形象存在“差距”的標誌性形象會引發青少年的外貌焦慮。

武漢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高一凡長期因為腿粗自卑,她曾經通過節食來減肥,逼迫自己做大量運動,嚴格計算每一餐的熱量,甚至避免攝入碳水。不規律的飲食和過量運動讓高一凡短暫嘗到甜頭,但也迅速反彈,身體狀態比減肥前更糟糕,那時她才意識到自己有容貌焦慮。

“當時我一點都不胖,但被‘白幼瘦’的審美‘綁架’了,總是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尤其是我的粗腿。”高一凡認為,在“每人平均高顏值”的社交平臺背後,也有醫美行業和整形機構刻意行銷的痕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眼花繚亂的網路世界中,很難避開消費主義的‘美麗陷阱’。”

對抗容貌焦慮,程鈴琳認為首先要從認知上“打破美貌神話”,沒有證據證明個體特質或能力與面孔間存在聯繫,外貌不應該是自我價值的唯一來源。在擅長的賽道發揮優勢,多渠道提升自尊,是建立自信的關鍵手段。“偶爾‘普信’也不是一件壞事,人的自信會創造出積極的心理結果。”

其次,培養“鈍感力”是緩解容貌焦慮的重要一環。程鈴琳發現,不少學生容易高估他人對自己行為和外表的關注。“‘焦點效應’在青春期表現得尤為明顯,這是由於青少年自我意識在此時飛速發展的緣故。”在生活中,適當地弱化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問題,減少焦慮與內耗。

“特別重要的是,除了審美這一功能,五官可以讓我們感受藝術、享受美食、聆聽音樂,四肢讓我們自由奔跑,感受世界。關注身體的其他功能是對抗外貌焦慮的有效方法。”程鈴琳説。

從今年開始,高一凡刻意減少手機的使用頻率,加入了學校的騎行社,在自行車上欣賞了不少風景。她發現,自己有肌肉的粗腿比大多數新手更有力量。在特定的場景下,自以為的“缺陷”反而能夠成為別人羨慕的“天賦”。

熱愛生活,擁抱自己。在這場容貌焦慮的拉鋸戰中,高一凡覺得自己勉強取得了勝利。現在她不但和自己的腿和解,還十分喜歡腿上的肌肉線條。“走出容貌焦慮的泥沼,你會發現每個人身上的美好都是不同的。我正在學著欣賞自己的獨特和生命力。”(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夢、高一凡均為化名   實習生李欣然 中青報記者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