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人類視覺、記憶和時間感知之間有何關聯?國際最新心理學研究揭秘

發佈時間:2024-04-23 16:06: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孫自法

人類視覺、記憶和時間感知之間有何關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人類行為》最新發表一篇心理學論文指出,圖像給人的觀感不僅決定了它們被記住的程度,也決定了人們對看圖像時過了多少時間的感知。

這一圖像可能影響時間流逝的研究結果,或幫助人們理解時間如何被感知,同時挑戰了“普遍體內鐘”(universal internal clock)的概念。

該論文介紹,時間知覺是人類意識的一個特徵,但大腦記錄、理解時間的能力卻少有研究。雖然有些研究提出有一個客觀“普遍體內鐘”的假説,但其他研究卻發現,人們遇到的刺激物的性質對時間的主觀感知有著直接影響。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喬治梅森大學Martin Wiener和同事對170人開展了一系列實驗,他們先讓參與者用不同的時長觀察各種圖像,再問參與者認為自己看了多久。研究團隊將這些結果與一個神經網路模型相結合,發現時間感知受到圖像性質的影響,如場景大小、圖像內雜物數量(如一個塞滿的食品儲藏室相對於一個空倉庫),以及場景有多難忘。

論文作者稱,具體而言,大型場景和難忘的圖像(通常對觀察者來説更新穎、與其他圖像差別更大的圖像)似乎能讓時間“膨脹”——也就是説,人們感知中自己看圖像的時間超過了他們實際觀看的時長,而場景雜亂的圖像會讓時間“收縮”。

他們認為,此次研究還表明,時間和難忘程度會互相影響,人們對觀看更難忘圖像的時長估算更準確,而感知中觀看時間更長的圖像也更令他們難忘。

論文作者總結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或幫助人們理解人類視覺、記憶和時間感知之間的關係,同時挑戰了“普遍體內鐘”的概念。不過,未來仍需對會影響視覺處理的其他客觀特徵開展進一步研究。(中新網 記者孫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