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熱點觀察 | “心理學+AI”:劍指何方

發佈時間:2024-04-23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吳國宏

心理學科的研究與發展不僅能直接帶動一所大學的整體科學研究水準,更能在各級學生培養和人才的輸送上發揮關鍵作用。綜合性大學成立獨立建制的心理院係,不是“趕時髦”“吸引眼球”,而是一種必然趨勢。

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宣佈成立心理學院。據媒體報道,在學科佈局方面,該學院將重點聚焦臨床與健康心理學、腦與認知科學、管理與社會心理學三大方向,通過開展跨學科研究教學,展現“心理學+人工智慧”的學科特色。

高等學府成立獨立建制的心理學院,又在心理學科中引入人工智慧,上海交大此舉備受業界關注。我們該如何解讀其背後的發展指向呢?

心理學的科學性與定位曾長期存在爭議

心理學到底是不是一門科學?這是社會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如果硬要對心理學進行劃分定位,那到底是屬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呢?恰恰由於心理學的獨特性和跨領域性,人們長期以來對其産生誤解,或將其放在“四不像”的科學邊緣,或將其列入庸俗化、妖魔化的偽科學之列。

困擾人類的三大終極謎團——宇宙、生命和意識(心理)的本質及其來龍去脈,對應的學科分別是宇宙科學、生命科學和心理科學。三類學科具有同等的價值和意義,終極來看甚至是可以彼此貫通的。

但和前兩者相比,心理學似乎有著某種“先天不足”。首先,心理學研究受到道德與操作的限制。因為研究的對像是人,不可能不考慮倫理限制隨意擺弄或操縱被研究者。心理學家不僅要考慮研究對象的身體不受傷害,還要維護他們的尊嚴和價值:不能不顧研究對象的安危隨意開顱,去探測正在進行心理活動的大腦所發生的變化;也不能違背個體意願,將其放置於某種特定情境之下觀察其反應變化。其次,心理學研究缺少既可以有效提供數據又能保護被研究者的合適方法。只有當科學發展達到相當水準之後,心理學的研究才可能實際開展。比如,只有當腦電(EEG)和各種掃描成像技術得到實質性發展,心理學家才可能通過腦電記錄和成像的方法,獲得心理加工和行為過程的有關參數,對人的心理加以量化描述。

多年來,心理學家主要從神經科學、心理過程和行為、社會文化、演算法等層面切入心理學研究,當代心理科學正是這四個相互聯繫又彼此呼應的層面的交響。尤其是隨著電腦科學的長足發展,人的思維加工也可以通過電腦模擬的方式來加以研究:一種可能的方式是,如果某個演算法程式解決了人們日常面對的問題,那這樣的演算法也可能在人的頭腦中運作,從而揭示人的思維加工細節;另一種可能的方式是,可以參考人在資訊加工時的基本演算法來編寫複雜的程式,通過機器的算力和執行來達成人所不及的工作。無論採取哪一種方式,都有可能揭示心理的奧秘,並將其應用於現實生活。

綜合性大學成立獨立建制的心理院係是大勢所趨

實際上,無論是中國的頂尖綜合性大學,還是國外的知名綜合性大學,都缺少不了心理學科的設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心理學也逐步得到恢復與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北京大學、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先後成立了5個心理學系,重新組織修訂了全國心理學學科規劃,各種專業會議和學術活動也逐步開展。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上海交大成立心理學院,我國高校中的心理學部、院、係已達360余個,中國心理學會在冊的個人會員達25000余人。中國心理學會還按心理學各分支學科設立了43個專業委員會(含1個籌委會),設有13個工作委員會,以及2個期刊編輯委員會,蔚為大觀。

自1879年威廉·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以來,心理學開始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學科體系和專業性逐漸得到廣泛認可。如今,歐美的綜合性大學普遍設有心理學系,很多學校甚至不止一個心理學系——除了具有基礎學科特點的心理學系外,在教育學院中一般還設有與兒童發展和教育相關的教育心理學系,在健康和醫學領域還會設有與心理疾病治療、心理健康維護相關的醫學心理學系等。

此外,心理學的身影還在傳播學、管理學、司法、消費行為學、人機交互等與人相關的各個領域頻繁出現。其專業發展不僅本身就具有極高的價值,還會對上述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展産生直接影響。心理學科的研究與發展不僅能直接帶動一所大學的整體科學研究水準,更能在各級學生培養和人才的輸送上發揮關鍵作用。這樣看來,上海交大乃至未來更多綜合性大學成立獨立建制的心理院係,不是“趕時髦”“吸引眼球”,而是一種必然趨勢。

舉個例子,打開復旦大學類腦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腦科學研究院、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電腦科學技術學院、大數據研究院、管理學院甚至是中文系的網頁,都能輕易找到心理學留下的“痕跡”。這些院係依託各自的學科優勢,有的與心理學關注相同的對象,有的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實驗和技術方法。總之,都在以各種方式進行著心理學的研究。對於這些學科來説,加入心理學的元素,就意味著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原因主要在於心理學是指向人的,只要學科是關於人的就需要對人加以研究。

心理學與人工智慧如何相互激發攜手共進

當前,心理科學正日益成為各學科銜接的理想平臺之一。包括斯坦福大學李飛飛教授在內的一批學者,並不完全看好Open AI的ChatGPT系列。相比於人工智慧研究的大語言模型,他們更傾向於電腦視覺及模式識別模型,李飛飛教授更有“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的提法。大語言模型下的“生成性”,更多是在輸入大量語料並進行海量訓練之後,對在特定語境中某一特定詞之後可能銜接的詞彙作概率的判定和選擇,這顯然與人的思維加工方式存在顯著差異。而通過視覺等感官將外界資訊接收,轉換成大腦可以處理的資訊單元,並以此作為思考和判定的基礎,通過語言等符號系統向外輸出,這是人在認識和反映世界時的模式。以人為本的第一層意思就是以人為“樣本”。因此,上海交大心理學院以“心理學+AI”為抓手,可謂“正當時”。

上海交大的電腦科學和工程學學科的實力非常強勁。然而,如果僅依賴電腦科學或工程學的發展來推動人工智慧研究,很可能會遭遇研究瓶頸。既然是“人工”智慧,就不應該繞開人——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概念形成、邏輯推理、問題解決和判斷決策,這些才是人工智慧研究的題中之義。儘管大語言模型導向的人工智慧研究動輒出現“強化學習”等心理學用語,但那還是電腦科學家主導下的借用。通過上海交大成立心理學院,業界看到了心理學和電腦科學齊頭並進發展,輔以工程實現,相互激發,相互成就的可能。

以人為本的第二層或許才是其真正的含義——把人當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所有對人心理和行為的描述、理解和預測都不是為了控制人,使之成為一架操作精準、服從管教的機器,而是致力於人的自由和幸福。上海交大心理學院將心理學和大健康相結合作為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健康不止于字面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還包含了公民層面的良好道德與社會適應。因此,大健康服務的不僅是針對疾病區患者的心理矯治、亞健康灰色區人們行為和理念的糾偏,更在於對廣大主流人群的心理賦能。

時代中的每一個人如何達成與自然、社會、他人和自我內心的和諧?如何在充滿變化、不確定的時代中保持心理的平和淡定?如何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擔負起各種理應承擔的責任?只有放在心理學的平臺來加以探討,借助強大的心理科學基礎研究,才能把深入人心的應用做到最合適。

此外,心理學還離不開人文社會科學的滋養。因為既然心理學的對像是人的認知、情緒、意志以及行為,還要有思想的溫度,不應該只是冰冷的公式和技術。吳國宏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