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學生的煩惱如何解?這所學校的心理韌性課讓孩子説出“悄悄話”

發佈時間:2024-04-23 15:40:5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鵬

“我語文很好,很多同學來問我學習的秘訣。可是我哪有什麼秘訣呀,我不説,其他小夥伴就認為我不肯説。我説了,他們卻認為是假的,怎麼辦。”“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學習成績還是不理想,而成績好的同學看上去卻學得很輕鬆呀”……不時地,徐匯區建襄小學的“解憂信箱”裏,就會收到孩子們發來的煩惱信。原來,為了給孩子們疏解煩惱,學校搭建了學生與校長媽媽和老師之間説説“悄悄話”的渠道。

孩子們的煩惱如何解決?建襄小學從2022年起開設“心理韌性”專題午會課,並搭建多種平臺幫助學生提升心理健康水準,並真切地幫助孩子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日前,建襄小學舉辦“潤心賦能,呵護成長”校本專題課程的展示活動。三堂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校本專題課教學,讓我們看到了幫助孩子解決他們小煩惱的可行性。

提升心理韌性,原來可以這樣有趣

一支筆被幾條繩子牽引著,每個小組的五六名同學如何通過合作的方式,在不觸碰筆的前提下寫出“合作”二字?在三年級師生同上的午會課《我們一起吧》中,學生們在遊戲中知道了團隊溝通、分工協作的重要性。

起初,不少小組寫出的漢字歪歪扭扭,但通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覆嘗試,總結經驗,大部分學生的第二次合作都有明顯進步;而在二年級師生同上的《換位思考不爭吵》一課上,學生們則學會了站在他人的立場反思問題。“有時候媽媽不讓我吃糖我覺得很生氣,換位思考後,我能夠理解媽媽的苦衷。”一位小女生在課上如此表達。

校長陳靜介紹説,經過近兩年的總結和實踐,建襄小學面向全校1-5年級開設心理韌性校本專題課,並形成40個主題、160課時的專題課程資源包。學校校本專題課每週二與學生如約見面,每堂課15分鐘。從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出發,學校教師採取情景重現、項目遊戲以及繪本故事等方式,將解決問題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沒想到,心理教育也能如此有趣。”多位參與當天展示課的班主任和教師這樣表示。

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準,家校"擰成一股繩“

追溯開設心理韌性校本專題課的初衷,陳靜解讀説,如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家長和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在提升,隨之而來的,教師和班主任就要具備更高的心理教育水準和素養。

呼應現實需求,2022年,學校課題《社會情感學習理論視域下小學生心理韌性培育的校本研究》,獲批教育部重點項目。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校本專題課的授課教師並非只有學校心理專業教師,而是通過“全員導師制”的抓手,覆蓋到包括班主任、副班主任在內的各個學科教師。陳靜粗略盤算了一下,全校近二分之一的教師都參與其中。

學校黨支部副書記謝慶告訴記者,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一場雙向奔赴。在此過程中,學校的年輕教師們慢慢懂得觀察學生的情緒和行為,成為可以解讀孩子們心情的“大哥哥”“大姐姐”。比如,之前學校有個學生心情不佳,班主任老師發現後,從學生處了解到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孩子有些學習壓力。經過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親子之間的關係緩和了不少,這位同學也重新恢復了學習的自信,成績穩步提升。

這也讓學校意識到,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準,單靠學校還不夠。借助家校社平臺,建襄小學還開設面向全校家長的家長課堂。《兒童減壓的關鍵》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力——談談心理韌性》《測測你和孩子的關係維度》……每次家長課堂一推出,名額幾乎被“秒殺”。不少家長在相互之間的學習和借鑒中懂得理解孩子的不易。劉與點同學家長在參與過家長課堂後表示,今後對孩子的學習分數要有更加科學的認識和回答,給孩子空間表達真實的想法。

陳靜説,情感教育是建襄小學延續40多年的傳統,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細化心理韌性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實施步驟,也將家長課程的覆蓋範圍擴展至孩子們的祖輩,讓師生在更幸福、更快樂的環境中不斷成長。(文匯報 作者:張鵬 圖:建襄小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