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永不暴雷的“心理復健師”:精神撫慰犬,成了多少人的精神支柱

發佈時間:2024-01-18 08:4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高滔滔

在人們熟知的警犬、導盲犬之外,越來越多的犬類開始在週密的培訓和考核之下,出現在精神類疾病患者的家中或自閉症兒童、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等群體的生活中。

人們最近常在探討一隻狗的價值。

在人類社會中,狗的地位一直是矛盾而複雜的。在考古學家口中,它們是1萬年前就和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動物;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口中,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但與此同時,它們也是狗肉館中被大快朵頤的食物,是因為流浪就被肆意抓捕和驅逐的生物。

當狩獵、看家護院的需求在人類社會中大幅消退,狗的工具屬性開始無限淡化後,狗在寵物之外的身份,時不時就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一些人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將狗視為人的附庸,但事實上,即便在如今這個對精神文明有著高度需求的社會裏,狗——這個已與人類相伴上萬年的種群,依然有著自己獨特的使命。

在人們熟知的警犬、導盲犬之外,越來越多的犬類開始在週密的培訓和考核之下,出現在精神類疾病患者的家中或自閉症兒童、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等群體的生活中。近些年來,隨著國內在治療犬、精神撫慰犬等領域逐步走向規範,一隻狗能發揮的價值,遠超過多數人的想像。

如何成為一隻治療犬?

四年前,皮皮參加治療犬考試,成為了一隻實習治療犬。

皮皮從小就是一隻性格穩定的小狗,吳莉第一次見到它時,它正和一隻黑色的泰迪犬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裏,吳莉把手指伸進去逗弄它們時,活潑淘氣的泰迪犬叼著她的手指玩,而皮皮則是溫柔地舔舐著她,於是吳莉把皮皮帶回了家。

皮皮在八九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在小孩子大聲尖叫的情況下保持一動不動的坐姿,經常陪院子裏的孩子玩。而性格溫順、親近人類,正是成為治療犬的必備特質,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的鄰居恰好對治療犬有一定了解,便和吳莉聊起了治療犬的相關事宜。

治療犬並不屬於工作犬、輔助犬或服務犬,平時,它們依舊和主人生活在一起,是重要的家庭成員,在有任務召喚時,它們才會出現在活動現場,強化平日的訓練內容,為人們提供身體、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援。

中國PFH治療犬公益項目明確制定了治療犬的報考要求和考評項目,考試過程中,治療犬需要完成五項考核。第一項是基礎服從,即在任何環境下及時識別主人的命令並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第二項是壓力測試,犬只在面對突發聲響、多人撫摸、尖叫聲、尾巴被拉拽等情況時能及時調整狀態,不興奮、不害怕;第三項是社會化測試,犬只在面對不同環境、聲音、動物以及人類時都能保持冷靜和穩定的狀態;第四項是抗干擾測試,犬只在嘈雜的環境下,依然能對主人的指令做出及時反應;最後一項是綜合能力的考查,比如主人和犬只之間的默契程度、主人能否正確識別犬只的肢體語言等。

圖/《神犬小七第三季》

今年8月,這套標準也正式通過亞洲寵物展覽會向行業發佈,並建立了“動物輔助療愈師”這個全新的職業。

通常情況下,準備參加考試的犬只和主人會提前經歷一個培訓的過程,以保證雙方都達到報考標準。皮皮因為從小就進行基礎訓練,再加上生來性格溫和,所以在備考和考試的過程中一路暢通。吳莉記得很清楚,考試當天,考場上有一隻發情的母犬,對場上的公犬産生了不小的影響,但皮皮仍然發揮得很穩定,尤其是原地等待環節,只有皮皮是一次通過,其他犬只都需要第二次重來的機會。

考試通過,只能得到成為實習治療犬的資格,若是想成為正式的治療犬,還需要順利完成五次公益活動。據中國PFH治療犬公益項目發起人吳起介紹,“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通過多次實踐確認狗有足夠的能力勝任,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一些主人在拿到治療犬的證書後就不會再參加任何公益活動了,這不符合治療犬的初衷”。

治療犬的使命

治療犬經常出現在醫院和養老機構、特殊兒童教育機構、臨終關懷中心、學校、圖書館中,幫助人們進行康復訓練或緩解精神壓力。

最初,吳起決定在國內開展治療犬的培育,就是因為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那是2012年,從事寵物培訓教育工作的吳起帶著自己的狗上了一檔電視節目,節目播出後,孩子的家長通過節目編導輾轉聯繫到吳起,她對吳起説:“孩子不願意和外界接觸,但是特別喜歡小動物,我看到你們的狗特別乖,我能不能帶孩子來一起看看狗?”

吳起同意了。在後續和家長的深入交流中,吳起聽她聊起國外的動物輔助治療,了解到經過訓練的狗可以對自閉症兒童有一些幫助,他覺得很好奇,便開始深入研究這一項目。

目前,治療犬服務在國內已經形成一套相對完善的流程,主要分為三大類別:第一類是動物輔助治療,主要針對自閉症、抑鬱症、認知障礙,以及有腫瘤舒緩治療、肢體康復治療需求的人群;第二類是動物輔助教育,主要針對青少年群體進行生命教育;第三類是面向精神亞健康群體,主要是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企業員工,可以與治療犬互動解壓,或者參與到公益中。

精神亞健康群體,主要是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企業員工,可以與治療犬互動解壓,或者參與到公益中。

每次展開活動之前,服務的犬只都要攜帶犬證,提前48小時進行洗澡、修剪指甲、驅蟲等準備工作,並且有專門的督導去考查犬只的狀態和行為模式,以確保服務對象的安全。在這樣的流程管控下,PFH的治療犬在活動中沒有出現過任何一次意外情況。

每次活動的具體流程也會有所不同。像動物輔助療愈師,其中一項工作內容就是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設計不同的互動內容。據吳起介紹,活動一般會先從“認識新朋友”的環節開始,讓服務對象先對治療犬進行視覺接觸,再循序漸進地進行近距離接觸和撫摸。

在面對自閉症兒童時,要通過治療犬展開注意力、對視能力、應答能力的訓練;面對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時,就要針對提升記憶力做循序漸進的訓練。接受採訪的前一天,吳起剛舉辦完一次針對精神疾病群體的活動,“其中有很多人已經服用了十幾年的藥物,他們剛從精神衛生中心出來,回到社區,很多人是不接納他們的,有些人也會封閉自己,我們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讓他們從封閉的空間中走出來,參與到集體活動中,能夠慢慢地融入一個陌生體系中,通過和狗以及志願者的互動,恢復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情緒調動能力”。

生活在人類社會中,沒有人應該成為一座孤島,即便一些人的世界被設定成了同類無法登錄的程式,人們也在努力用最親近的生物,去消解他們的孤獨。

一條漫長的路

如今,在狗的世界中充斥著許多頭銜,其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治療犬和精神撫慰犬,二者在名字上的相似性,導致常有人將它們混為一談。但事實上,二者無論在應用場景還是培育環節,都有顯著的不同。

人們對精神撫慰犬的普遍理解是,它們通過訓練和考核,可以對人類的情緒波動和刻板行為具有較強的感知能力,在人類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和過激行為時,會及時上前制止並耐心陪伴。

事實上,在許多國家,精神撫慰犬還可以採用申請制,只需要準備好相關資料,然後按照網站提示填好相關資訊,再經過醫生評估,便可以為自己的寵物申請ESA(情感支援動物)或PSD (精神疾病服務犬)的認證。通過認證的狗,在許多國家享有乘坐公共交通、減免房租的權利。不過近些年,由於許多人濫用此類證書,導致東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陸續取消了准許持有ESA認證的犬只進入機艙的服務。

目前,國內並沒有相關的申請程式。位於陜西省的精神醫療撫慰犬教研基地,自稱是中國工作犬管理協會認證的國內唯一一家精神撫慰犬培育機構,在他們的官網中,精神撫慰犬只有申請認養流程,並沒有權威的認證流程。其認證的精神醫療撫慰犬,在職能上與治療犬有高度的重合。不難看出,國內犬類的社會化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還未建立起一套大眾普遍認可的、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規範和原則。

身在其中,吳起看到了更多亂象,比如國內已經出現一些無序模倣的情況,幾個訓練師就撐起了一個機構,導致一些沒有經過系統考核的犬只帶著商業目的出現在活動中。

吳起邁入治療犬領域已經有12年,但是這些年來,通過中國PFH治療犬公益項目認證的治療犬只有300多只。“一方面是國內犬類的基礎訓練是被忽視的,能通過篩選的數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許多主人並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還需要漫長的科普過程。”吳起解釋道。

今年,中國PFH治療犬公益項目和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達成了合作,預計會在明年和英國愛丁堡大學達成博士生研究項目的合作,針對動物輔助治療群體做相關的數據研究。“我們要做的就是足夠專業,因為你的愛心只有真正對服務對象産生了作用,才是有意義的。”吳起説。

吳起一直記得在腫瘤中心遇到的一個女孩,她是癌症晚期患者,人很消瘦,特別喜歡小狗,那一天,她特意摘掉了口罩,和每一隻治療犬都拍下了合影。活動結束後,女孩的媽媽收到了一條短信,女孩説這個週末是她住院以來度過的最開心的一天。後來吳起再帶著治療犬前往腫瘤中心時,女孩已經過世,這也成為了吳起心中的遺憾。

“能夠發揮家庭寵物的社會價值,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吧。”吳起説。(新週刊 作者 高滔滔 題圖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