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恐怖劇本殺、進鬼屋、極限運動,為何越恐怖越開心?

發佈時間:2023-12-22 09:5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黃彬彬

娛樂性恐懼存在一種悖論:明知會引發恐懼、震驚等不愉快情緒,卻主動這麼做

前段時間我想玩劇本殺,選了個歡樂本,一直無人拼場,工作人員問我:“有幾個驚悚本就差1-2人,要不要加入?”我大為震驚:為啥要花錢找虐自己嚇自己呀?最後我還是加入了驚悚本,雖然有點嚇人,但確實玩得挺開心的。驚悚本會帶來恐懼的情緒,為何又能讓人感受到開心呢?

體驗劇本殺驚悚本、看恐怖片、進鬼屋、玩極限運動等時下流行的放鬆活動都屬於娛樂性恐懼——恐懼和愉悅混合的情緒體驗。大多數情緒理論認為,人們都有尋求和強化愉快的情緒,並避免或改變不愉快的情緒的動機。那麼娛樂性恐懼就存在一種悖論:明知會引發恐懼、震驚等不愉快情緒,卻主動這麼做。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娛樂性恐懼

心理學家羅津提出了良性受虐理論,該理論認為最初厭惡的活動可能通過享樂體驗而逆轉,變得讓人愉快,這些自相矛盾的快樂包括吃辣椒、聽悲傷的音樂、桑拿、跳傘、賽車、攀岩等。人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探索一個人到底能朝厭惡的方向走多遠,走多遠不至於帶來災難,而帶來突破極限的樂趣,從而打開因天生的恐懼和謹慎而默認被封閉的新世界大門。

腦科學的研究也發現這樣確實可能有用,因為一週前看過威脅圖像和負面詞語的人,一週後再次接觸它們,生理反應會變小;並且標注、表達、重復接觸負面圖文都有助於管理負面情緒。我去玩驚悚本,也感覺當時有些場景很嚇人,我和NPC互動時很緊張,尤其幽暗的房間令我毛骨悚然,但是案件順利破獲後與其他玩家分享時我又由衷地舒了口氣,感覺心情暢快極了,我感覺下次可以玩更恐怖的劇本殺了!

哪些人會喜歡娛樂性恐懼

但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娛樂性恐懼,有些人不敢進鬼屋或者看恐怖片,不少人在極限運動即將開始前退縮了。心理學研究發現,通過對1187名受訪者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娛樂性恐懼的好感度略有下降。所以不要輕易帶老年人體驗娛樂性恐懼哦!或許他們並不能享受其中的樂趣。研究還發現,感覺尋求傾向(即對感官刺激的渴望)、開放性(對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接受度)高的人具有更高的恐怖偏好,他們更容易感受到娛樂性恐懼帶來的快樂。當我們想去體驗娛樂性恐懼時,不妨約上幾位保持著好奇心和創意的年輕人,一同去感受混合著恐懼的愉悅感。

除了感覺尋求傾向和開放性這兩種人格特質,另一項心理學研究則發現情感需求高的人也更能享受娛樂性恐懼。研究者在電影院隨機招募了119名參與者,並在電影院進行實地研究,參與者分別觀看恐怖片《顫慄航班93》《凶兆》並在觀影前後都填寫了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具有高情感需求的人會經歷更高水準的負面和矛盾情緒(積極與消極情緒混合,如悲喜交加),並更積極地評估他們的情緒,控制人格因素並不能改變這些影響。也就是説,那種容易受情感資訊影響、喜歡尋找和回味富有情感溫暖情境的人,更容易享受到娛樂性恐懼帶來的那種恐懼和開心混合的矛盾情緒,並享受其中。

越恐怖越開心嗎

有研究者在鬼屋邀請了110位玩家參與實地研究,通過問卷自評、心率監測和視頻拍攝編碼3種方式評估玩家的情緒,發現恐懼和愉悅之間並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型曲線關係,也即最佳的恐懼水準能夠實現愉悅感的最大化,存在一個恐懼的“甜蜜點”。太嚇人不能讓人開心,太小兒科不嚇人也不好玩,中等的恐懼程度最能讓人開心。

這個研究還發現,鬼屋裏的部分玩家會通過強顏歡笑來掩飾自己的恐懼,但是這種“微笑面具”無助於提升愉悅感。此外,自願去鬼屋的玩家比陪同親朋好友去鬼屋的玩家,能夠體驗到更多的愉悅感受。所以我們也不要強行拉朋友陪自己去體驗娛樂性恐懼,非自願的玩家並不能真正地快樂,反而要強裝開心,讓自己更難受。

怎麼才能真正享受恐怖

娛樂性恐懼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地同時感受和表達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讓人們在此過程中獲益,為將來的變化提前做好準備。充分地體驗各種情緒,不管是恐懼的,還是開心的,都能讓我們卸下情緒負擔,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輕鬆更順暢。

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娛樂性恐懼,喜歡追求刺激、性格開放性高、高情感需求的人更喜歡娛樂性恐懼。無法在恐怖的情境中體驗到積極情緒的人也無需自我懷疑或自我否定,這只是因為性格和情感需求不同的人對矛盾情緒的敏感度不同,不必強逼自己練膽量或者強裝淡定和開心。

娛樂性恐懼的恐怖程度所帶來的愉悅程度因人而異,意味著我們需要擇己所愛,不用追求過分恐怖。比如研究發現母語恐怖片更令人恐懼,適合膽大人群;娛樂性恐懼的入門級玩家可以試試關掉聲音、點亮燈光或者看外語恐怖片,先從微恐類開始體驗。

有些人頓頓點特辣,有些人只能接受微辣,還有些人完全不能吃辣。不同人的娛樂性恐懼甜蜜點大相徑庭,希望我們都能找到獨屬自己的最佳狀態,真正地享受恐懼,享受在矛盾的情緒中獲得樂趣和成長!(中國青年報 黃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