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多少友情和親情,敗在習慣性反駁上

發佈時間:2023-07-10 11:21:42 | 來源:揚子晚報網 | 作者:孔小平

有讀者來信傾訴説自己心好累,每次跟老公發生一些小爭執,他的第一反應總是推卸責任,甚至還反過來指責錯的是她,“像這個週末,他開車帶我出去,跟著導航走,還是開錯了路,我還沒開口説話呢,他就説是因為我在邊上讓他分心了。”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燕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與家人和朋友相處中,有人犯錯被指出後的第一反應是反駁,而且喜歡從別人或者外界找原因,總之,從不認為自己存在過失,這種習慣大多跟原生家庭有關,可能小時候犯過錯,被父母預設了很可怕的結果,導致他第一反應會説自己沒錯,甚至狡辯或者撒謊。

原因複雜:有人在親密關係裏“強設”了完美,有人曾因犯錯而遭受重罰

習慣性反駁一般表現為,一旦被指責就會立刻否認,“我沒有”“不可能”“還不是怪你”常被他們挂在嘴邊,甚至有的人還會上升到人身攻擊,否定對方的一切。可能不少人會想起綜藝真人秀節目《再見愛人2》中,一位女嘉賓時常指責丈夫是“拖油瓶”“罪人”。

張燕告訴記者,習慣性反駁的現象,在一些親密關係,如家庭中就特別常見,在遇到一些問題,需要錯誤歸咎時,有些家庭成員不能承受別人對自己的否定,同時自己也無法面對因錯誤而需要承擔的責任,就會想著反駁。

相對來説,在親密關係中,更容易出現習慣性反駁現象,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

張燕以親子關係為例解釋説,父母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能會更加明顯,他們很難承認自己錯了,其實就是想維護一種“完美父母”的人設,會暗示自己不是一個會犯錯的人。

習慣性反駁這個本能,也有可能和原生家庭有關。張燕分析認為,“比如説,父母從小就要求我們不能犯錯,一旦犯錯,後果將非常嚴重,這個後果被他們預設成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們就無法接受自己犯過錯,以為這樣就能避免可怕的後果,因此習慣性反駁説‘我沒有錯’,甚至狡辯或者撒謊。”

張燕遇到過很多有這樣困惑的母親,她們來諮詢説孩子怎麼也不肯承認錯誤,真是讓人頭疼。其實,這就和孩子承認錯誤之後會面臨的懲罰有關,“當孩子預判到如果他承認錯誤,父母的反應和給他的懲罰,是自己無法承受的,於是他就用説謊反駁的方式來避免這樣的歸咎。”

所以,從原生家庭或孩子階段來説,一個人養成習慣性反駁,可能與他在家庭關係中經常被指責、不容易被大家接納有關。

弊端多:既丟失自我成長機會,也會失去良性溝通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養成反駁習慣呢?張燕認為,當一個人心理能量足夠強大時,他是能夠客觀看待自己的,能承受錯誤帶來的後果,並且外界評價對他的影響也不會大。

另一方面,在人際關係中,如果對方能夠包容和接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自己也就能夠坦然去面對,而不會習慣性從別人身上找過失原因了。因此,那些習慣性反駁的人,在這些關係當中,尤其是家人關係裏,是沒有得到理解、接納和認可的。

其實,習慣性反駁帶來的影響和傷害是很大的。張燕舉例表示,首先他們可能不會反思自己,從而丟失自我成長的機會,“一個勇於承認和承擔錯誤的人,是能積極看見自己錯在哪兒的,也能積極面對別人的建議,繼而得到糾正。”人都是不完美的,正視自己的不完美,平靜地去對待,並積極地規避、改善和調整才能得到成長。

其次習慣性反駁的一大弊端還體現在對外溝通上,一旦對方發現你喜歡習慣性反駁,就會有顧慮,擔心你玻璃心,繼而可能放棄跟你的交流溝通。

這種零溝通在不少婚姻、友情中也存在,張燕説,“其實人際關係是互動的、流動的,它必須有不斷的調整和適應。如果其中一方只是一味地反駁,那就無法流動,關係也就無法良性迴圈,親密關係就會受到影響,比如友情就只能點到即止,沒辦法做深入交流,得不到心靈上的共鳴,就很難交到知己好友,也就越難得到真正的信任和尊重。”

張燕認為,一個成長型的人應該保有的心態是:我即使有一些錯誤,我即使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也不妨礙我自信,我仍然有很多閃光點、優點,值得別人信任和讚美。

如何避免: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練習正面表達

改變習慣性反駁的前提,首先是自我覺察到需要去改變。張燕表示,就像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改變的能量都是來自內心的意識,就是説,他擁有承擔自己犯錯的能力,也做好了承擔後果的心理準備。

然後,再去學著接納自己。張燕表示,要多去發現自己的優勢優點,儘量放大,尤其是自信心不足的人,需要通過有效方式去加強自我肯定,我們更加自信了,也就能試著去接納自己的不足和有可能犯的錯。

既然已經形成了反駁的習慣,那麼也可以試著去“訓練”自己改變。比如積極地練習正面表達,先接納和肯定自己的情緒,合理表達需求和感受,再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即使你們有矛盾,也會更容易解決。

另外也要學會傾聽,選擇在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調整到相對好的狀態之後再溝通。比如在發生一些關係衝突時,學會冷靜和傾聽,不要著急立刻解決問題,等事後大家都心平氣和時再梳理關係,真誠地提問聽不懂的地方,梳理問題,積極面對自己的過失。

張燕也表示,如果還是覺得困難,可以求助專業心理諮詢機構,也可以向最信任的朋友求助,他能夠理解你,共情你,幫你去“看見”自己,“如果你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需求或弱點,其實這個表達的過程,于你自身而言,就是一次療愈。”

所以,我們不需要太謹慎小心地去呵護自己的玻璃心,遇到錯誤和問題,先慢下來,不要第一反應就是反駁,我們都不完美,會犯錯,但我們願意完善自我,繼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