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靈檔案

40多歲後終於釋然了 我是怎麼與媽媽和解的?

發佈時間:2023-06-20 08:48:43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盧小波

一提到童年,人多以“天真快樂”四字形容。如果能讓兒童自己表達,他可未必同意。天真,只是你們大人認為的;快樂,肯定也不如煩惱來得多。什麼都是你們大人説了算,哪有那麼容易快樂?

一種常發生的情形,是孩子受了冤屈,受到責罰,甚至挨了揍。剛才他還在那兒痛哭,咬牙切齒,但還沒有5分鐘,他就會追著大人屁股喊,媽媽,媽媽……於是大人感慨,還是小孩好啊,那麼真心愛父母,那麼快原諒了大人。真實情況,才不是孩子寬宏大量,他就是忘性大而已。奇怪的是,這種孩子成年後,卻會反覆想起他受的冤枉,想到他平白挨揍的往事。

我讀幼兒園時期,有一天媽媽不在家。我想著幫著媽媽,打掃家裏的衛生。於是我領著妹妹,拿著濕抹布在地上亂揩一通。住家在二樓,木地板。可以想見,抹布亂拖一氣的效果,地板有幹有濕,嘩嘩啦啦。我和妹妹兩人就拿著濕抹布,啪啪啪補齊空白點,把地板全部打濕,這就算完成衛生了。我太小了,不能理解衛生的含義。

媽媽回來,一看整個地板汪著水,腳踩上去吧唧吧唧的,氣壞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們兄妹倆揍了一頓。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小朋友怎麼可能想得通?事過之後,我和妹妹坐在地板上,詛咒發誓,痛罵媽媽是全世界第一壞,我們再也不跟她玩了,一輩子也不理她了。

一輩子挺長的,我媽今年80多了,肯定不記得這事了。可惜這種事,在我童年發生得挺多。我媽性情暴躁粗糙,但我和妹妹生性敏感細膩。可能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更敏感吧。

妹妹小學四五年級時,有次帶了一個搪瓷臉盆,到校打掃衛生。臉盆從二樓欄杆上,被同學推落。多年後她對媽媽説,當時嚇得全身發抖,怕回來挨揍。媽媽嘆氣説,哎,那時我也年輕啊,不會帶孩子。

總記著父母的不是,估計也算是一種心理“報復”。我知道,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不是那麼願意親近父母,或者説,他們無法發自內心地親近父母。那種兩代人之間的親熱,如果是10分制,他們永遠只能達到7分,最多7.5分,無法再多。

我屬於懂事晚的。小學二年級,我偷過媽媽5塊錢。那錢買了幾本小人書,其中一本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還買了一堆鞭炮,劈裏啪啦一個個燃放,這個自我暴露,快得不能再快了。一頓拷問之下,我迅速把剩餘贓款全部交待了。

這件事情,我媽精彩表演了無數次。她經常對朋友指著我説:“他走到瓜地的邊上,從石頭縫裏東摳一下,西摸一下,就把錢弄出來,老練得很。”我媽説話,一貫繪聲繪色。小時候,我痛恨這個善於揭短的老演員;成年後我窘極了,每當她説起,我就不斷打岔,強作鎮定,但是內心無比羞愧。

我也反思過此事。為什麼把偷的錢,用於買小人書呢?我小時候,一分零花錢都沒有。街頭有租小人書的,一分錢看一本。無論央求媽媽多少次,每次都被罵回來。當然,小孩子偷錢藏錢,確實情節嚴重,這也是成年之後,我始終羞愧的原因。而我媽的不斷翻版復刻,又加重了我的羞愧。

40多歲之後的某一天,我一下就釋然了,原因是明白了媽媽的童年,懂得她是怎麼走過來的。媽媽只讀到小學二年級,文化都是後來自學的。原來我一直以為,是家庭貧困導致她無法讀書。其實,媽媽是校園霸淩的受害者。

那時,班上幾個男同學,每天欺負她,逼她吃鼻屎。媽媽因此逃學,再不去讀書。我姥姥是個文盲,但知道上學重要,對她説,你不願意上學,就去拾草。當時的燒火燒飯,就靠去扒地裏的野草。我媽説,她寧可大冬天冒著風雪去拾草,腳丫都凍出了裂口,流淌著鮮血,也不肯去上學。

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媽媽,如果沒有走出那個童年,自然也無法給孩子以安全感。

我們天天説時代局限,語文書裏隨便一篇課文,老師都會提到作者的時代局限。但落到自己身上,自己媽媽身上,就不能夠理解那個時代局限。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媽媽,一個是童年的媽媽,一個是現在的媽媽。現在你已經成年了,但心可能還停留在童年,至少有一小部分留在童年。

我有個朋友講她閩南老闆的故事:父親很早去世,跟著繼母長大,13歲前沒穿過鞋,冬天也光著腳。15歲起打工創業,直到帶富整個家族。現在只要有空,一定回去陪著繼母吃晚飯、聽抱怨。問他:“弟弟有鞋穿,你光腳,不怨恨嗎?”他説:“一個是親生的,一個是沒血緣的,錢只夠買一雙鞋,她能怎麼做?”可見,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老闆何以待繼母如親生母親,是那種若即若離的站位決定的。繼母對他有再生之德,讓他活了下來。因此,他不把百分之百的母愛,看作理所當然。我猜,這個老闆肯定知道,媽媽已忘了讓他童年全程光著腳。我又猜,可能正因媽媽忘了,現在才覺得他是跟親生孩子一樣吧。

不把愛視作理所當然,對愛就更能感恩。我爸媽的保姆,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女兒是抱養的。她説,抱養的女兒最貼心,比三個親生兒子待她還好十倍。對這個沒有血緣的女兒,她反而更放心。所有積蓄,私房錢首飾什麼的,都交給抱養女兒保管。跳脫了血緣的母女情,就是這麼神奇。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父母之愛之怨,亦可作如是觀。抽身出來,隔著時間,遙看反思,才能跳出時代局限,親情局限。為人子者,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真正退出童年,回到當下。如此,才能更成熟地看待親情,更客觀地看待父母。跟往事和解,放過自己,你會更快樂,你孩子的未來也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