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雙方同意採取進一步措施擴大兩國人文交流。
中美兩國如何通過音樂交流,傳遞友誼信號?中國的民族文化要走出國門,擁抱世界,有哪些關鍵之道?對此,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欄目邀請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國家一級演員、鄂溫克族歌唱家烏日娜和中央民族大學美籍教授、社會學博士、鄉村音樂人馬克·力文(Mark Levine),展開對話。
烏日娜認為,音樂無國界,可以跨越語言障礙。在人文交往中,音樂交流最為直接。和中國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一樣,東西方文化也能夠跨越不同背景,通過音樂感受對方的文化內涵。
在馬克·力文眼中,中國宛如“一本厚厚的樂譜”。在音樂創作過程中,他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各族人民的熱情與包容。他也鼓勵更多的國外友人來到中國,聆聽感受中華文化,回國之後成為“文化大使”,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對話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馬克·力文老師,中國有著豐富的鄉村文化,作為一位鄉村音樂人和作家,您走遍了中國,您認為中國的鄉村有哪些獨特之處?
馬克·力文:我覺得最吸引我的,是對中華文化的體驗,而且我發現,中華文化非常多元。在我的國家(美國),很多人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一想到中國,就會覺得各地的中國人都一樣。但其實中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非常多元的國家。我想通過演講、書籍、歌曲等各種方式把這些故事講出來,讓全世界了解這個國家的多元性。多元性是中國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中新社記者:兩位老師如何看待歌曲在文化傳承中起到的作用?
烏日娜:我們鄂溫克民族有自己的語言,(索倫、通古斯、使鹿鄂溫克)三個部落也有自己的方言,但是我們沒有文字,所以我覺得,鄂溫克族的民歌確實(在文化傳承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民歌是文化和音樂的源泉。這裡面首先包括了民族語言,那裏面有我們的地理,有我們父輩的生活,有教育、生態環保的理念和對大自然的感恩。很多東西都會留在民歌裏。
馬克·力文:縱觀歷史,有些情況下,沒有書面語言的文化,一般會通過歌曲和詩歌來傳遞相關文化中的故事。我認為音樂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歌曲可以向人們講述歷史,可以傳承文化,可以呈現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國家的人們的生活方式。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能夠創造出超越這個民族本身文化的東西。這就有點像我有一位中國的音樂搭檔,我們用英語和中文演唱。她拉二胡,我彈吉他,文化交融創造出了新的東西。
中新社記者:馬克·力文教授曾把中國比作“一本厚厚的樂譜”,兩位老師對這一比喻有何看法?
馬克·力文:我的公寓裏有一個譜架,譜架上放著一個筆電,裏面有我寫的80多首歌。翻開這個筆電,你會發現裏面記錄了不同主題的歌:有我在麗江、三亞、張家界、大連等地看到的風景,有對北京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紀念,有以汶川抗震救災為主題的創作,還有對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紀念。方方面面,一應俱全。
烏日娜: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音樂特別的多樣,地區音樂(民歌)就包含在內。地區音樂確實是一本非常厚的樂譜,而且每個地方、每個民族、每個語言、各地山水都有不同的特色,也包括我們北方的鄂溫克族。每種音樂的風格,每個民族的語言和旋律,高山、海洋、草原、沙漠的描繪……全世界沒有比我們中國更豐富、更厚重、色彩更多樣的樂譜。
中新社記者:我們通常説,音樂無國界。音樂也可以是一座橋梁,那麼您認為,中美應該如何加強音樂交流呢?
烏日娜:音樂無國界,所以音樂也沒有語言的障礙。好的音樂會治愈精神壓力。“音樂無國界”指的是我不用説話,哼哼一下,就可能感染到你(的情緒)。音樂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近的。
我帶著創作的鄂溫克部落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參加過南美洲智利聖地亞哥的第四屆民俗藝術節。我們到聖地亞哥演出的時候,他們對我們的風格就非常喜歡。我們對熊的崇拜,對大自然的崇拜,我們的這種感恩歌,我們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歌舞,一下子就感染到他們了,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樣的。
其實我們也沒説話,只是做舞蹈動作,就能夠去感染到他(們)了。所以我覺得,像這種交流真的是“無國界”。
馬克·力文:我曾經在中央民族大學(以下簡稱“民大”)參加過一個(慶祝)彝族節日(的活動)。當時我坐在一個學生旁邊,讓她幫我翻譯臺上一位歌手唱的歌。當她翻譯給我聽後,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雖然我從來沒聽過這首歌,它的歌詞也是彝族語言,但這首歌的內容與美國著名歌曲《鄉村路,帶我回家》基本相同,唱的是一個人離開家鄉到城裏工作,但又十分想念自己家鄉的故事。兩首歌幾乎一樣。
我在中國認識的很多外國人都會彈古箏、拉二胡、演奏嗩吶等各種不同樂器。他們聽過用這些樂器演奏的音樂後,就想進一步了解、體驗它們。
我們也應該給外國留學生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去親眼看看、親身體驗、去交流、去聆聽、去學習,這些都非常有必要。這樣當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時,他們就會成為“文化大使”,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中新社記者:兩位教授的很多學生都來自中國的不同民族,大家在一起相處,是什麼樣的感覺?
烏日娜:我在民大待了最起碼30多年,遇到了全國不同地方的各個民族的學生,我特別喜歡。每個地方的孩子都帶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來到北京,來到我們身邊。我們在一起交流,我覺得值得互相學習的東西特別多。中西文化的借鑒是一樣的,我們相互借鑒,相互交流。
馬克·力文:我在民大任教16年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在美國,人們並不了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一提起各個族裔,美國媒體常常報道的是它們之間的衝突,但在中國,各民族的關係並不是這樣。
放眼望去,我班裏的同學來自不同民族。他們在幹什麼,打架嗎?不,他們在學習。下課後呢?也許還在一起學習,也許在一起吃飯、玩耍或購物。他們知道自己都是中國人,同時也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一個人了解中國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自來看看。親眼見證,與人交流,到各地旅遊,這樣他們就會發現,無論走到哪,當地的人們都非常熱情。
不久前,我去喀什,那裏有維吾爾族人、柯爾克孜族人和塔吉克族人。人們一起生活、工作、和睦相處,孩子們在學校裏相處融洽。這些事都得自己去看才行。百聞不如一見。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