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十大考古新發現探秘之四|史前樓閣建築長什麼樣?

發佈時間:2024-03-26 09:32:43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喻珮 | 責任編輯:張靜

約5000年前的長江中游地區,水系發達、農田肥沃。生活在這裡的屈家嶺先民勤勞智慧,他們夯實“地基”、蓋起三層樓閣式建築;他們築造起規模龐大、多功能的水利設施,抵禦水患、灌溉農田……一系列考古新發現為世人展現了江漢平原早期文明圖景。

日前,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入選。屈家嶺遺址是以屈家嶺為核心,包括殷家嶺、鍾家嶺和冢子壩等10余處地點的新石器時代大型遺址,距今約5900年至4200年。這裡的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級建築和水利工程設施,成為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明化進程的珍貴物證。

  屈家嶺遺址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屈家嶺遺址進行過多次考古發掘。2015年起,為推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在此開展新一輪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新發現。

2021年秋天,在遺址中心區一處高地,考古隊偶然發現了純凈的黃土臺基,緊接著一處紅燒土模樣的“磉墩”顯露出來。“隨即,更多的磉墩揭露出來,它們排列有序,連成直線,轉角亦為垂直,可以確定發現了建築基址。”屈家嶺遺址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張德偉説。

經過接下來近兩年的考古發掘,引起考古學界高度重視的屈家嶺宮殿式建築——面積約51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F38初露真容。

在建築區內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眾多規模龐大、建造工藝考究的磉墩。圍合而成的5間“房子”內,70多個磉墩個個醒目,體量最大的長約3.3米,寬約1.7米。

“這是迄今發現磉墩的最早形態。不是專業考古人員,只能看到‘坑’。實際上,這種建築結構極具創新性,為中國古代土木建築技術提供了堅實的考古學依據,填補了中國建築史的空白。”承擔F38建築復原工作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怡濤告訴記者。

徐怡濤説,F38的中心樓閣為套筒式結構,承擔兩側建築荷載,使兩側房屋形成無內柱的開敞空間。

為了把樓閣建得牢固,先民煞費苦心。屈家嶺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陶洋説,磉墩製作技術含量高,“先挖走預置磉墩區域的原有軟基層,再堆築純凈的黃土臺基,然後在臺基上挖深坑,燒烤坑壁形成硬結面,再用紅燒土混合黏土及少量焚燒過的豬骨填滿深坑,形成磉墩”。

2023年12月4日,考古人員在熊家嶺水壩遺址現場進行考古工作。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屈家嶺文化時期,屈家嶺遺址聚落規模急劇擴大,社會加速發展。

“治水是定居農業的一項重要活動。”陶洋説,位於遺址東北部的熊家嶺水利系統,包括水壩、蓄水區、灌溉區和溢洪道等構成要素,是目前已知構成要素最為齊備的史前水利系統,早期壩距今5100年至4900年。

來到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褐色如泥土般夯實的博物館建築外觀格外搶眼,館內展示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遺址中的多項“第一”——“第一個被命名為考古學文化”“第一個出版考古發掘報告”“第一次明確了我國距今五千年的稻作遺存”……

“今年是屈家嶺遺址發現70週年,一系列重大發現凝結著數代考古人的心血。”陶洋説,未來三年,屈家嶺遺址考古隊還將重點厘清高等級建築區的完整佈局,選擇性地發掘週邊相關地點,進一步深化屈家嶺遺址的價值內涵,講好長江中游史前文明故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