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創作的《北京三萬里:重大時刻來華的那些人、那些事》一書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全書以回望者的全能視角,梳理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別時刻來華的15位外國名人的“破冰之旅”,以此探尋中西文化的隔膜和碰撞、交融與對話。
自元代以降,外國人源源不斷地走向北京。從馬可波羅算起,700餘年來,古都北京以它的開放包容,接納的外國友人數不勝數。作為進入中國後的首要目的地,北京的城市文化、風土人情、建築園林都成了他們考察、記錄的對象。圍繞這座古城和享譽世界的大都市,來京的外國人撰寫了數量眾多的紀實作品,“北京印象”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並非“奇貨”。
本書完整記述了15位耳熟能詳的外國人,如馬可·波羅、湯若望、小澤徵爾等,一些重要的歷史時刻,在北京的“破冰之旅”,有史、有料、有趣、可讀性強,讀者能從發生在他們身上“驚心動魄,比小説虛構還要離奇”背後精彩故事,深刻感受到北京的開放與包容,北京真實的張力,文化的醇厚。
不是在最美的時光,而是在一些微妙的、重要的歷史時刻,他們帶著好奇與嚮往來到中國,在北京或安家,或短遊,留下了深淺不一的足跡。元代建都、清初曆法變革、新文化運動、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中日邦交、改革開放……這些重要時刻,“破冰者”們到北京來尋求共識,尋找知音,尋覓商機,自然免不了直面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與隔閡。湯若望是順治尊敬的“洋瑪法”,卻遭鰲拜打擊身陷囹圄,去世後才得以沉冤昭雪,獲得康熙親筆撰寫的碑文;泰戈爾訪華,恰逢中國新文化運動,新舊之爭如火如荼,不乏徐志摩等對他認可的人,但陳獨秀、魯迅等人對他大加批判,讓泰戈爾深感震驚、傷心;世界級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在北京拍攝了紀錄片《中國》,本來因為文化隔閡,這部紀錄片就不為國人欣賞,後來又趕上“批林批孔”,安東尼奧尼的名字同孔子、貝多芬放在一起,捲入了政治旋渦。直到2004年,這部紀錄片才被人們認可;古巴領袖切·格瓦拉因中蘇矛盾左右為難;法國人皮爾·卡丹被嘲有傷風化……軼事、趣事、尷尬事,事事引人入勝,在這場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宴”裏,凝聚著古人與今人、中國人與外國人,訴不盡的體驗、想像和記憶。
在創作的過程中,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的記者們將自己的職業優勢最大化,不唯書,只觀察、尋找真實的歷史事實,查閱了大量書籍、文獻、相關檔案、採訪了多位漢學家、天文館研究員、大學教授、社會學家;重回、重溫、重走、重述這些“破冰之旅”,
對中國來説,這些“破冰者”,不僅僅是過客,還是“報信的人”,是開啟中國時代的親歷者和參與者,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起了橋梁,做出重大貢獻:
利瑪竇辭世後留下的手稿,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歐洲刊印發行。從他的中國札記中,歐洲讀者了解到了神秘的東方大國,並吸引了更多外國人來中國;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冒著被威脅的風險,採訪了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在內的數百位中國共産黨領導人和普通紅軍戰士,在北京創作,在英國出版了《紅星照耀中國》,不但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更吸引了無數中國知識青年對延安的嚮往;時尚大師皮爾·卡丹來中國時,當時的人們還是統一的藍、白、灰色的著裝。之後,他來中國40多次,把秀場、模特和五彩斑斕的服飾帶到中國,改變了當時中國人的時尚觀念,為人們的日常著裝增加了無數亮色……
這些“破冰之旅”對今天仍有啟示意義。循著西方智者的足跡和目光,重拾中西文化交流歷史中這些片段,讀者可以窺見西方近千年中國觀的演變過程——從極為傾慕,到逐步滲透。通過解析這一過程,讀者將看到中西關係演變的一個側面——西方視野裏的北京形象。更重要的是,本書試圖探尋那些交流中的改變和挫折,以及一個個轉折時刻北京的變與不變,尋找當下中西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借鑒。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