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電影市場異常火熱,暑期檔總票房刷新中國影史最高紀錄。如此亮眼的票房成績單背後,國産影片的不俗表現功不可沒,在我國電影市場復蘇的同時,也引發了一場本土電影文化的“熱浪”。
票房新高國産片成“大贏家”
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8月26日晚,我國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突破200億元,刷新我國影史暑期檔票房最高紀錄。“今年暑期檔頭部影片票房表現亮眼,已有4部影片票房超過20億元,數量上是歷史最多。”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説,“第五名的《長安三萬里》票房也超過17億元,可以説是‘爆款頻出’。”
在《消失的她》引爆暑期檔熱度後,後續國産影片延續了火爆的盛況。統計顯示,今年暑期檔排名前六的影片均為國産片,合計票房約佔暑期檔總票房的三分之二。“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表現,首先是影片品質過硬,從各平臺的影視評分來看,今年電影的口碑相比往年暑期檔影片有明顯提升。”陳晉説。
“比如花費十年時間打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雖然上映初期不被看好,但靠著過硬的內容打破了以往古裝片市場低迷的情況,如今票房已經超過24億元。”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説。
隨著我國電影工業化水準提升,國産電影的整體品質也“水漲船高”。以《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為例,劇組花費近五年時間打磨劇本,提前兩年展開前期籌備工作,創建為期半年的訓練營,構建貼近現代審美的古典視覺體系,耗時18個月完成三部連拍的工作。
在石川看來,電影品質與市場熱度是相互加持的,今年暑期檔好片連連,把觀眾的消費潛力激發出來,“市場熱了,好片願意進入,片子錶現越好,市場就會更熱,進入良性迴圈。”
8月28日,在上海,觀眾陸續進入影院觀影。新華社發(薛思雯攝)
題材多樣本土文化喚起“共鳴”
縱觀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國産電影表現亮眼,不僅緣于影片品質高,而且影片類型多樣,滿足了各類觀影人群的需求,進一步“喚起”人們走進影院的熱情。
影迷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週六在影院連看三部電影后仍意猶未盡,“每一部都有不一樣的精彩,我打算在暑期結束前把另外幾部熱門片都補齊。”
國産動畫《長安三萬里》展現了恢弘的大唐風貌和詩人群像;十年磨一劍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重新演繹中國式傳統神話史詩;懸疑犯罪片《消失的她》關注女性安全話題;《孤注一擲》聚焦境外網路詐騙産業鏈黑幕……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看來,這些電影雖然類型不同、主題各異,但卻滿足了觀影者們“眾口難調”的需求。
“相比近幾年好萊塢電影的劇情套路,國産電影在內容上更有本土優勢。”影視行業從業者賀煒説,“可以看到今年暑期的國産電影雖然題材各異,但都與本土文化深入結合,更易獲得我國觀眾的認可。”
8月28日,觀眾在上海市徐匯區一家影院購買電影票。新華社發(薛思雯攝)
宣發破圈大量觀眾回到影院
這個夏天,影視行業從業者們驚喜地發現,那些多年沒有觀影的人們又回到影院裏。據統計,今年暑期檔觀影人次近5億,總場次超3300萬場。陳晉介紹,在暑期檔期間,許多觀眾是今年首次走進影院,同時年觀影量達5次以上的資深影迷佔比也明顯提升。
一位影院經理告訴記者,電影《孤注一擲》在宣發原本處於劣勢,“但僅僅幾日,其熱度迅速攀升,最近幾週來觀影的35歲以上觀眾佔比明顯上升。”
“這些影片話題度高,可行銷性強,在短視頻渠道上都收穫了破圈效果,加上宣發策略和渠道的高效,是這些影片票房火爆的共同原因。”陳旭光説。
在短視頻、自媒體的“口口相傳”下,暑期檔電影的熱度持續走高。“我們發現,隨著觀影人群年齡結構多元化,觀眾的電影消費頻次增加,我國電影市場必然會迎來進一步拓展。”石川説,“這也同樣倒逼我們的電影市場,想要贏得大眾的認可,還是要靠好作品來説話。”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