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我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行業系列標準發佈

發佈時間:2023-08-28 16:4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和海佳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北京8月28日訊(記者 和海佳)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今日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獲悉,我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的文化行業系列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 數字資源採集和著錄》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發佈,該標準規定了民間文學等十種門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數字資源採集方案編制等方面的業務與技術要求。

文化和旅遊部于28日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舉辦媒體通氣會。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

該標準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起草,主要用於指導和規範我國各門類非遺代表性項目數字資源的採集和著錄工作。標準明確了非遺數字資源採集和著錄的總體要求,規定十種門類(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數字資源採集方案編制、採集實施、資源著錄方面的業務與技術要求,共11部分。

據介紹,該標準對各門類非遺項目應採集、著錄的內容及其相應要求進行了歸納提煉,既是一份認識非遺項目的“説明書”,也是一份拆解細化工作任務的“嚮導圖”,有理論和實踐層面的雙重意義。該標准將有助於非遺保護機構和從業者正確認知非遺保護應有的原則理念,在面對形態各異的非遺項目時,準確把握採集著錄的工作方向和重點內容,助力非遺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傳承、宣傳、弘揚和振興。我國四級非遺名錄體系下10萬餘項非遺項目,其數字資源建設管理工作均可以之為參照,標準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與此同時,該標準的出臺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新時代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建立一套用於非遺數字化保護的標準規範體系,並在該體系中率先制定有關非遺記錄建檔和資源管理的數字資源採集和著錄標準,在我國非遺保護領域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該標準的制定及發佈應用將對非遺數字資源的傳播利用、非遺大數據體系構建、非遺專業人才隊伍培養、提升社會公眾非遺認知等方面都産生重要的指導與依託作用。

該標準于2011年5月開始籌備並起草。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和相關高校、研究機構的近百名非遺保護、標準化、資訊化領域專家學者參與了標準起草、論證等工作,部分省市參與了標準試點採集工作,國內相關非遺保護機構和社會團體對標準的編制提出了意見建議。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