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發佈時間:2023-08-29 10:57:3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王蒙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中華文明所具有的五方面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是一個重要的宣示。這是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的根本性意義的總括梳理與開拓引領,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資源底蘊,是黨的文化戰略籌謀的內涵淵源,是對於中國當今道路、理論、制度與文化選擇的追根溯源與深度闡釋。

五方面突出特性的闡述,是一個整體,有著互文互補、互為因果的邏輯關係。連續性是深厚的品質;創新性是連續與發展的保證;統一性是中華文明的凝聚力與整合性;包容性是內涵的豐沛與創新的契機;和平性是我們的文明主題與對人類的貢獻。

櫛風沐雨 連續不斷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不是偶然的。

首先從文化本身來看,中華文明提倡一種迎難而上、披荊斬棘、堅忍不拔的精神。愚公移山、臥薪嘗膽、精衛填海、刑天舞干戚、鐵杵磨成針,直至20世紀中國共産黨人為了民族解放而拋頭顱灑熱血以及感天動地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都是罕有其匹。

其次,我們的文化強調實事求是、知行結合。士人治學,首要在於修齊治平、經世致用,“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同時,強調“腳踏實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改革開放中,鄧小平同志提倡“實事求是”,以“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奮鬥和“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因應調整,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發展前進的路徑。

我們的文明中還有一種顛撲不破、辯證統一、靈活機動、禍福相倚、窮通轉化的哲學與謀略智慧。中華文明提倡“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既精誠于大道之行,又專注于術的精準運用,引領中華民族一次次轉危為安、遇難呈祥。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生生不息、自成體系,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這是中華文明的光榮與偉大。同時舊邦新命,一個古老的極具特色的大國,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變局,必然要承受動蕩挑戰、艱難困苦。我們擁有光輝的成就,也不乏多災多難的錘鍊;得到多方的敬意,也在近現代落後挨打,飽受侵略、宰割和恥辱;我們擁有悠久與豐厚的、古道熱腸的文化資源,也為科技的落後與國力的衰退而痛苦反思、艱難求索。

終於換了人間。歷史經驗與文化積累、中華精神與中華智慧,多方面地深入炎黃兒女心魂,成就了中國共産黨人領導的人民革命、改天換地、建設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與驚天功業,譜寫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嶄新篇章。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華文化是中國的力量所在,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所在,是獨立自主的榮譽尊嚴所在。一次又一次,正是中華文明以自己的仁愛、禮義、和穆的正道理念,經世致用的有效性與可操作性,多彩多姿的活力與吸引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入理入情的説服力和感召力,化解了中華民族內部的紛爭,阻遏了域外森林法則的野蠻與霸權暴力,成就了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傳承與興旺、發展與連續,彰顯了別具特色的東方文明的偉大存在。

創新注入持久活力

站在奔流不息的大河之濱,孔子發出過千年慨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禮記》早就講“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周易》上説的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國文化的根系中自來就有著求新求變的改革與創新意識。

守正與創新,是互為依存的兩個方面。李白哀嘆的“白髮死章句”的腐儒,並非守正,而是守舊,是泥古;張之洞受教于鹿傳霖的“厲行新政,不悖舊章”,從他主觀上來説,是要守正而不守舊。但只有中國共産黨最為徹底地實現了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領導著中國人民走上統一之路、復興之路。創新是一種文明得以持續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品質,是文化得以傳承、發展的助推器。沒有一代代志士仁人的勠力擔當和智慧貢獻,就沒有中華文化的與時俱進、煥發生機。

又到了歷史的關頭。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面對新的國內國際局勢,我們黨勇於接受新事物,從未停止過創新的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從嚴治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都有新的政策、佈局和策略,而且目光長遠、視野宏闊,使中國共産黨面貌一新,經濟發展面貌一新,國防建設面貌一新,也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我國的實踐為之一新,使我國人民的精神文化面貌為之一新。

有統一才有人民福祉

統一性是中華民族的信念所在,自古以來,國家分裂、山河破碎,自然沒有安居樂業可言;反之,國家統一、多元一體、萬眾一心,能創造最大的福祉。中國人對於統一的認知,把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國家觀與世界觀。

中華民族歷史上,凡是在統一大業中建立功勳的人物,往往被尊為可歌可泣的英雄,受到人民的擁戴與歌頌。南宋將領文天祥在國家分裂時寫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悲聲;詩人陸游在臨終之際留下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叮囑。方志敏烈士在列強橫行時發出吶喊:“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中國人民正是基於對國家統一民族不亡的集體認同,緊緊地團結在中國共産黨所扛起的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大旗之下,形成了廣泛的統一戰線,方才取得了抗日戰爭與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人早已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模式:56個民族一家親。我在新疆生活工作16年,那裏有許多少數民族同胞,與8個國家接壤。我親身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心向祖國,始終與內地人民保持著榮辱與共、禍福相倚的緊密關係,他們惟願在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的大家庭中,與祖國人民共同進步、共同富裕。

中華民族歷史上,除了短暫時間和局部地區,沒有排他性全國宗教信仰。古代民間有百樣俱全的多神崇拜,朝廷與社會士人對之持包容與尊重態度,同時警惕它的極端化邪教化可能。另一方面士人精英則注意于終極概念的研討,提倡的是對於天地、大道、仁德的信仰,而不是人格神的靈驗與做主。“未知生,安知死”“六合之外存而不論”的超等智慧,使中華民族在相當程度上避免或弱化了宗教與政權的齟齬或合謀,也減少了不同宗教信仰間的火並混戰。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實行的宗教政策,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同樣行之有效,促進了各種宗教與信仰和睦相處,生態和諧、社會穩定,同樣證明了國家統一的人心所向。

再以漢字為例。漢字的多重資訊特質,達到了不同方言在文字上的一致,大大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而北京地方話又由於兄弟民族的入主和民族雜居,吸收保留了不少北方民族的語言因素,豐富了北京地方話的詞彙與發音,成就了中華民族共同創造普通話的佳話。

中華文明的統一是多元一體的統一,是中華文化罕有的凝聚力包容性與整合能力的統一,是連續性與創新性的統一。如今我們推動的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基礎上的統一。這樣的統一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是難以撼動的。

兼收並蓄 開放包容

包容性體現的是一種以文化自信為基礎,進一步打開學習發展空間的大氣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我們的文明是善於學習、勇於拿來的文明。兼收並蓄需要足夠自信,吸收消化需要創造的能力。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還含有一種“仁愛”“公正”“與人為善”的胸懷。中國人懂得,自己好,也應該讓別人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才是正道。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就是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最好體現。中國自從打開了向世界開放的大門,就再也沒有關上。幾十年來,中國人在引進、學習、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穩紮穩打,以中華文化賦予我們的智慧,再創造、辟新道,一步步躍上了新臺階,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文化大國和科技大國。

和平發展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和平性,既是中華文化追求的目標,也是達到目標的手段。孔子講“為政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中華文明中有一種文化立國、文明治國、注重教化、建立禮義社會的理想。中華文化注重的是權力的合道性,是對於君子文明的提倡與對於權力的道德引導。

面臨前所未有的世界變局,我們更加強調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踐,是中國對世界亂局做出的最好回應。我們提倡交流互鑒,不搞霸權,不搞團夥,強調多元互利雙贏,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我們今天討論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是重溫,不是復古,正是為了進一步創造,為了更大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世界和平。我們的討論,著眼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接軌,著眼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這樣做的結果,應該使我們更加自信,更加珍惜,也更加堅定。

(作者為原文化部部長)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9日 11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