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僅做了27天皇帝的劉賀,為啥在巨野還有他的大墓?

發佈時間:2022-06-28 09:33:55 | 來源:齊魯晚報 | 作者:榮海生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先後産生了400多位皇帝。那麼,有沒有出生在山東的皇帝,有沒有死後墓葬在山東的皇帝呢?

2015年,在江西南昌發掘了一座海昏侯墓,出土了上萬件西漢時期的稀世珍寶,大量的漆器銘文都帶有“昌邑”二字,很多器物還是皇帝專用之物。其中,還清理出了證明墓主人身份的印章:劉賀。史料記載:劉賀是山東巨野人!

從昌邑王到皇帝

再到海昏侯

漢武帝之後,他的小兒子劉弗陵繼承了漢室皇位,即漢昭帝。漢昭帝劉弗陵沒有子嗣,西元前74年,漢昭帝去世,他的侄子、昌邑王劉賀接班成了新皇帝。

劉賀自幼生活在昌邑國,能夠成為漢帝國的帝王,實屬僥倖。據《資治通鑒》記載:劉賀是個紈绔子弟,荒淫無度,不講禮節。他的爺爺漢武帝死的時候,他不守孝,還外出遊獵。在他進京繼位的途中,還縱容親信強搶美女,胡作非為。到了京城城門,禮官讓他哭喪,他説:“我嗓子痛,不能哭。”劉賀當上皇帝,更加不受約束,在朝中安插了一批從昌邑帶過去的隨從,經常與他們一起飲酒、議事。朝中大臣受不了,説他“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紛紛奏請廢黜劉賀另立。《漢書》記載:“(霍)光奏王賀淫亂,請廢。”最終他僅僅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掉了。劉賀被廢後重回昌邑,他就成了一個沒有身份的人。霍光和太后也沒為難他,認為他用過的東西不吉利,都讓他從長安拉回了巨野。也有人認為,劉賀城府很深。在早期始終不露鋒芒,保全了性命。昭帝死後,霍光本來想找個傀儡皇帝,沒想到劉賀做皇帝後,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的隨從,排擠霍光的親信,威脅到了霍光,霍光便先下手廢黜了劉賀。

多年後,劉賀又被遣派到長江流域的豫章郡,封為海昏侯,他把家當又從巨野運到了海昏。在這裡,劉賀又因為與地方官員有來往,被舉報,死後,海昏侯國也被廢除。劉賀前後在昌邑生活了近三十年,從此就再也沒能回家鄉巨野。劉賀到海昏侯國後,時時懷念昌邑國,營建的都城也改叫昌邑,即南昌邑,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就演變成了南昌。

為什麼中國歷史紀年表中沒有劉賀的年號呢?那是因為劉賀當皇帝的時間僅有27天,很短,而且是被廢黜的皇帝。

巨野大墓

其實是廢冢

劉賀死在南昌邑,並埋葬在那裏。為什麼在巨野還有劉賀的大墓呢?

漢昌邑國位於黃河流域下游,黃河經常決口、泥沙淤積,昌邑古城已深埋于地下。漢昌邑國就在今天巨野縣城的西南。經勘探,古昌邑城在巨野縣大謝集鎮昌邑一帶。在夏商時期,古昌邑為甲父國。西周初,武王姬發封周公之子茅叔於此地,改為茅國。戰國時期,由於便利的交通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人們在這裡駐軍、貿易,逐漸聚集形成了一個城邑——昌邑。秦朝時設昌邑縣。秦末,項梁曾命劉邦、彭越攻打昌邑縣城。西漢初,劉邦封彭越為梁王,都于定陶,昌邑屬於其轄地,當時的昌邑已是著名的大城市。彭越被殺後,梁國都城西遷,皇子劉恢、呂后之弟呂産、漢文帝四子劉揖、竇太后次子劉武先後被封為梁王。經過多年經營,梁國成為西漢最強大的封國,珠寶玉器多於京師,面積最大時擁有四十余座城市。劉武曾經幫助哥哥漢景帝維護政權,深得信賴,後來他也想做皇帝,暴露以後就靠邊站了。西元前144年,劉武去世,梁國被一分為五。其中設立的山陽國的都城,就定在了昌邑。

西元前97年,漢武帝封他的兒子劉髆為昌邑王,改山陽為昌邑國。劉髆死後,他的兒子劉賀世襲昌邑王。劉賀在巨野紅土山埋葬了他的父親,上個世紀對劉髆的墓進行了考古挖掘,出土了一千余件文物。劉賀在附近的金山南麓,早早地就開始選址,為自己營建墓穴。只是後來不可預料的升遷、被貶、遷徙,劉賀死後埋葬在了南昌邑,他在巨野金山修建未完工的墓穴便被放棄使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年開挖的墓道,依山而掘進,墓道狹長,墓室寬敞。墓道長期裸露在外,並未回填和故意損毀,墓道兩側有大量後世碑刻。金元時期,曾把此廢墓改做佛寺。

永平年間,這裡成為山陽郡屬下的昌邑縣。漢安帝時,著名廉吏楊震赴任東萊太守途中,夜宿昌邑。其弟子昌邑令王密夜間給楊震送了十斤黃金。楊震拒收。為世人留下“四知”美談。事情就發生在這裡。這裡還是巨野八景之一的“昌城煙雨”所在地。

歷史上,金山劉賀廢冢一直充滿神秘色彩。民間傳説,這裡最早是秦始皇東巡時避過暑的地方。《兗州府志》也認為,這裡是始皇帝巡遊時的避暑宮。還有傳説,秦王李世民東征的時候,在這裡休息過。所以,這裡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秦王避暑洞。

(作者:榮海生菏澤市社科聯秘書長、曹州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