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情》劇照。廣東粵劇院供圖
核心閱讀
文化品格是中國戲曲諸劇種在千百年的孕育、發展、衍變進程中,逐漸呈現出來的獨特個性,是當前戲曲類非遺保護的中心內容
良好的嶺南文化生態,是粵劇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礎
《紅頭巾》劇照。廣東粵劇院供圖
粵劇,長期以來被看作是嶺南地區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劇種。稍稍檢視幾個數字就會發現,它的豐厚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
粵劇在300多年的發展中,吸收接納了進入嶺南的劇種聲腔及各類劇目。上世紀80年代的統計顯示,粵劇曾經有過記錄的劇目數量超過1.3萬部。而最近40年來,新創劇目讓這個數字不斷增加。粵劇在適用粵方言之前曾有過漫長的舞臺官話時期,其承載了高腔、昆腔、梆子、二黃等南北聲腔的經典作品,最終濃縮成了粵劇獨特的“排場”。至今,有記錄整理的“排場”至少300個。粵劇與電影的聯姻則進一步加強了粵劇商業化風格。上世紀70年代以前,僅香港出品的粵劇電影就達近千部,佔此階段香港有聲影片總數的23%。眾多粵劇名伶劇影雙棲,使粵劇的時尚藝術氣質得到充分展示。
2009年粵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給人們重新認知粵劇文化帶來契機。之後的12年間,粵、桂、港、澳的嶺南粵劇界對粵劇保護髮展做了深入拓展,形成一系列保護經驗,為傳統戲曲活態化生存提供了諸多啟示。
獨特的文化品格
1889年,粵劇行會組織八和會館在廣州西關建立。如今,在許多國家都有八和會館,這是粵劇影響力的表現。20世紀初至今,粵劇涌現了近20個流派。白駒榮、馬師曾、薛覺先、廖俠懷、桂名揚、紅線女、芳艷芬、任劍輝、陳笑風等藝術家,共同創造和豐富了從近代到當代粵劇聲腔藝術。
粵劇藝術有著與其他劇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品格。有專家評價,粵劇“集南北戲曲之大成”“發揮民族性的趣味和地方性的靈敏”,是“富有朝氣的一種新寫意派藝術”,在海外成為中國戲曲的典型代表之一。
文化品格是中國戲曲諸劇種在千百年的孕育、發展、衍變進程中,逐漸呈現出來的獨特個性,是當前戲曲類非遺保護的中心內容。中國目前有348個戲曲劇種,這些劇種怎樣區別?2017年全國戲曲普查工作之初,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擬定了8條標準,涉及劇種在文學、音樂、表演、舞美等方面的藝術呈現。這些都是文化品格的組成內容,體現了“文化多樣性”保護理念。
粵劇幾百年的藝術歷史和文化實踐,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地方劇種的界定。特定的嶺南文化、近代廣州生活、城市商業支撐、變化發展的時尚風氣,讓粵劇呈現出基於“民族性”與“地方性”雙向互動而形成的獨特文化品格及發展途徑。這種文化品格的延續是其得以活態保護的重要因素。
制度化、專業化、生態化保護
東南沿海地區發達的經濟環境,為粵劇拓展市場提供了基礎。突出例證就是廣東粵劇院近年的兩部作品。《決戰天策府》將網路遊戲與粵劇結合,吸引新的觀眾群體;《白蛇傳·情》化用、開拓傳統表演技法,並在2021年搬上電影銀幕,首周票房突破2000萬元,成為中國戲曲電影票房的一個“現象級”案例。
可以看到,粵劇至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粵劇的保護經驗屬於粵劇,也屬於中國戲曲。
一是制度化保護經驗。《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所確立的四級保護名錄體系和傳承人體系,是以制度推進遺産保護的重要標誌。推進制度化保護,成為粵劇實現在地保護的關鍵。201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2014年《廣州市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總體工作方案》,特別是2017年《廣東省粵劇保護傳承規定》的頒布,切實推進了粵劇藝術的全面保護。1992年廣州振興粵劇基金會、2005年香港粵劇發展基金、2006年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的成立,也都為粵劇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制度保障。從2002年開始,由三地文化主管部門推動的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讓包括粵劇在內的“大珠三角”文化遺産受益匪淺。
二是專業化保護經驗。獨立的“行內之學”是戲曲類遺産千百年來的傳承方式,並以此實現藝術的創造和積累。新中國成立以來,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重心,也是立足於出人、齣戲的專業化要求。各種藝術節及展演評獎活動,以戲曲學校為代表的傳承教學工作,都是確保戲曲專業化保護傳承的重要方式。
就粵劇而言,一個標誌性的成果當屬《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編撰。此前,粵劇研究已有了一定成果,包括《中國戲曲志(廣東卷)》《中國戲曲音樂整合(廣東卷)》《粵劇大辭典》等著作。在此基礎上,《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從2017年開始啟動,至今已完成“做打卷”“唱念卷”的編撰出版。編撰過程中,粵港澳桂及海外粵劇界的老中青傳承者齊心協力,匯集粵劇既有的藝術遺産,修復還原粵劇的舞臺呈現,在當代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完成記錄。在這個過程中,老一代藝術家通過傳、幫、帶形式傳授寶貴的藝術經驗,實現了活態傳承和專業傳承。近年來,南派武戲成為眾多廣東青年粵劇工作者的創作熱點,即是這種活態傳承的結果。
三是生態化保護經驗。在數百年的發展進程中,嶺南的文化生態是粵劇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礎。就藝術形式而言,粵劇包括了以“劇”為中心的粵劇和以“曲”為中心的粵曲,其外延甚至可以涉及與粵劇歷史相關的邕劇、粵劇木偶戲等藝術形式。從社會群體來看,以坐唱“私伙局”為特徵的業餘群眾藝術十分繁榮。就風格形式而言,粵劇在城市劇場和鄉村“戲棚”形成不同的演出風格,在海內外呈現出生存機制、演出形式、發展模式等方面的極大差異。
這些經驗有的具有戲曲傳承發展共通性,有的雖然獨屬於粵劇文化藝術,仍不失借鑒意義,值得珍視並推廣。
(作者王馗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中國戲曲學會會長)
《人民日報》(2022年03月03日第20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