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從“唐宮夜宴”到“只此青綠” 傳統文化如何講述“何以中國”?

發佈時間:2022-03-01 17:00:4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李京澤 謝雁冰 梁曉輝 | 責任編輯:葛蕾

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題:兩會直通車:傳統文化如何講述“何以中國”?

作者 李京澤 謝雁冰 梁曉輝

走過五千年文明歷程,中國何以成為今天的中國?從“唐宮夜宴”到“只此青綠”,近些年來,越來越火的傳統文化IP從另一個層面回答著“何以中國”的問題,這樣的探討也是每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

今天,中新社兩會直通車邀請全國人大代表、熱門文化IP的“操盤者”、湖北省赤壁市融媒體中心,並與專家學者一起,探討傳統文化如何講述“何以中國”,共話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創新利用。

從唐宮夜宴到元宵奇妙遊:“不是傳統文化的搬運工”

近幾年,隨著國潮復興,以傳統文化為基的爆款節目層出不窮。要説有哪些節目讓人尤為令人印象深刻,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日”系列節目自是位列其中。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河南博物院展出的唐俑吸引遊客。 中新社記者 闞力 攝

從場景復原的唐宮夜宴到水下唯美浪漫的敦煌飛天,再到今年元宵節的元宵奇妙遊,“中國節日”系列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做一個相對爆款的節目比較容易,但是持續爆款就真的非常困難。”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日”系列執行策劃徐娜坦言這一系列節目的內容輸出確實讓她和團隊費勁腦筋。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徐娜和團隊打造的每個節目背後幾乎都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探索,他們不是傳統文化的搬運工,而是二次元加工者,以自身的思考和現代化的技藝相結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或許可以感受“熱”節目背後的“冷”思考。在元宵節出圈的歌舞劇《五星出東方》靈感來源於一塊漢代織錦護臂。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一處古墓中發現這塊漢代蜀地織錦,織錦篇幅不大,但卻有著八個篆體漢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個護臂背後的有哪些故事?它誕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年代?最後又經歷了什麼?是徐娜和團隊拿到這個作品之初要解決的問題。在了解其中歷史後,他們決定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聽手段相結合,展現出漢代宮闕的繁華景象。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師楊瀾潔評論指出,“中國節日”與同類節目在每個人和文化傳統之間架起了現實的連接,它能夠引發人們的共情,進而激起集體的共鳴。

若無遺跡悉心保護,何以得見“雪中赤壁”?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湖北省赤壁市因三國經典故事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獲得一席之地。他們怎樣保護文化遺跡?如何講好三國故事?在漫天飛雪中,赤壁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王鸝帶大家走進赤壁古戰場,走進赤壁文化保護的鮮活案例。

王鸝介紹説,作為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遺址,赤壁古戰場景觀眾多。王鸝介紹,在這裡的赤壁磯頭臨江懸崖上,石刻“赤壁”二字,相傳為周瑜所書,是赤壁現存最早的文化遺跡。

當然,這裡還有周郎石像傲對長江,壯志滿懷指點江山如畫;在拜風臺上,諸葛亮羽扇輕搖,巧借東風,借出三國鼎立新格局……

赤壁文化學者馮曉光説,近幾年,赤壁市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門建章立制,落實文物安全責任,積極發展文化産業。歷年來,赤壁市配合生産生活建設工程,聯合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先後多次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先後出土三國軍事文物達2005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件。

他談到,為了講好以赤壁之戰為代表的三國故事,赤壁連續13年舉辦“行走的課堂”,送文物遺存展覽進校園,超過10多萬人次的中小學生接受研學活動。先後組織舉辦與赤壁有關的學術研討會,促成了“赤壁之戰”發生地在赤壁和“赤壁”詞條的修正及赤壁摩崖石刻的“身份認定”。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三國赤壁古戰場遺址公園景區。 曹旭峰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説,文化和旅遊走到一起就像詩和遠方在一起,傳統的旅遊叫衣食住行遊購娛,現代旅遊與時俱進,更提倡文商養學閒情奇。他認為,發展學習型旅遊、舉辦古風穿越節等活動或將為赤壁文化傳承與發展再添助力。

楊瀾潔則表示,這些還需要當地頂層設計和機制推動,若以散點式呈現,不利於一體化,也不利於經驗的共用。

人大代表建言,傳統文化“何以中國”

其實,將傳統文化保護進行機制化的做法,值得形成一種規範,並且形成示範效應,甚至形成法律將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常態化、系統化。

長期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承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院長王濱梅曾針對當前全國戲曲院團面臨的困難,在各地做過多次調研,提出建立健全戲曲工作者績效工資激勵機制,加大文藝院團項目創作投入,院團改革等建議。

王濱梅提到,她曾建議做好戲曲保護傳承的分類指導,根據不同戲曲種類的生存現狀,將劇種分為三大類,採取不同扶持保護措施,使浙江全省熱門劇種得到了有效振興,瀕危劇種也得到了有效保護。

今年兩會,圍繞如何更科學、更專業地傳播傳統文化,她提出了兩條具體建議:

一是線上上,建議政府要提出要求,讓抖音、快手等各大平臺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推流。

二是線上下,建議政府加大對公共領域戶外廣告的引導和監管力度,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內容的比重和覆蓋面。

談及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冷凇指出,保護和利用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傳承,而且是創新性的傳承。“讓經典再度流行,讓傳承走向世界。”

楊瀾潔則認為,文化要美美與共,要尊重每種文化的獨特形態。從這一角度講,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尊重中國歷史,其實也是在給世界作貢獻,“希望世界文明呈現出美美與共、精彩紛呈的樣子”。(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