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中國民間工藝整合·澳門卷》編纂工作推進會在澳科大舉行

發佈時間:2022-01-21 19:56:16 | 來源: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會議現場

2022年1月20日,貫徹國家《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政策部署,落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兩大工程,《中國民間工藝整合·澳門卷》編篡工作推進會議于2022年1月20日下午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中國民間工藝整合》首席專家、總主編潘魯生教授主持推進工作部署,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出席並致辭,《澳門卷》主編、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鄭巨欣特聘教授及其學術團隊線上參會,上海師範大學邵琦教授、人文藝術學院王雪青特聘教授、汪藍副教授、顧躍副教授、張曦之助理教授、濠江英才的孫衍軍老師、人文藝術學院的碩、博士生等師生出席會議。會議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主持。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 潘魯生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張志慶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 黃光輝


張志慶院長就編篡推進工作進行了介紹,對團隊的分工和推進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澳門卷》在澳科人文藝術學院專家教授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鄭巨欣教授對《澳門卷》工作進展和分工等進行了詳細講述。對撰寫工作分工及進度、工作疑問及實施撰寫內容等進行了系統彙報。

潘魯生聽取鄭巨欣教授及其編撰團隊線上彙報


潘魯生聽取鄭巨欣教授及其編撰團隊線上彙報


潘魯生聽取彙報並對《澳門卷》的基礎工作給予較高評價,對《中國民間工藝整合》全國整體工作進度和編寫情況進行了介紹,指出《中國民間工藝整合》前期編撰工作很好地把握了民間工藝“歷史性”“人民性”“生活性”“特色性”“系統性”幾個重要學術導向,對編寫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提出具體要求。他強調,澳門的民間工藝特色突出,特別是澳門博物館、主題博物館等有著豐富的藏品,生活當中有一系列民間民俗活動,有良好的民間工藝生態基礎。民間信仰相關的民間工藝較為豐富,針對民間祭祀用品、生活用器、禮俗用品等可著重調研與整理。澳門有獨特的陶瓷工藝、刺繡工藝、包裝工藝,衣食住用的器物、生活用器豐富多彩,應當注重研究和梳理,從民間工藝美術視角加強學術梳理和研究。同時應注重澳門民俗活動的調研與採集,把握澳門民俗文化內涵,拓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構成,對輻射區域民俗文化活動進行系統化研究。潘魯生強調,《中國民間工藝整合·澳門卷》的編寫要明確民間工藝品與工業産品之間的邊界,把握民間工藝的手工傳統。針對當前已完成的階段性工作,潘魯生提出進一步做好普查工作、專題調研工作與各工藝門類的分析工作,針對澳門生活進行有目標的研究與調研,使之具有典型性。同時,邀請鄭巨欣教授團隊參加《整合》主編工作會議,通過總結《澳門卷》前期工作進行專題發言。

會議現場


針對《中國民間工藝整合》在編撰工作存在的學術問題,潘魯生指出有些省卷“大綱設計過於繁雜”、“工藝圖錄部分較為混亂”、“文獻整理與記述過於簡單敷衍”等方面問題較為集中。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對《整合》項目的立意、規劃、思路認識不夠到位。進一步明確“民間傳統”器用與“現代應用”工藝的邊界,將“民間”生産生活用品範疇進一步明確深化,不要混淆民間工藝的定義和範疇。本著“為民間工藝整合,為民間藝人立傳,為民間文藝鑄魂”的原則進行編撰。工藝文獻整理不是素材文本的堆砌羅列,要深入調研、文獻檢索、系統梳理,通過圖標、圖式多種形式對已有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使內容進一步深化,增強學術價值。“藝人傳略”“工藝思想”“專題研究”“相關附錄”是《整合》的特色,要深入研究,通過文獻挖掘實現《整合》的歷史使命。

會議現場


最後潘魯生教授強調《中國民間工藝整合》編撰工作是一項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的工作,也是國家交由我們的一項重要的任務,《澳門卷》編撰團隊的專家、教授及師生務必要在認識上、思想上、態度上高度重視,一如既往地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用心擔當,飽懷民藝的情感、學術的熱情、學人的責任,全力以赴,保質按時完成編撰工作。並代表中國民協,再次感謝澳門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師生為《整合》編撰出版付出的辛勤工作。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