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自戀型人格障礙“隱身”多? 心理專家:身邊人更易“受傷”!

發佈時間:2024-12-10 11:04:0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薛仁政

原標題:從熱門綜藝看親密關係中的心理問題:NPD臨床患者“隱身”多?身邊人更易“受傷”! 

近日,在熱門真人秀綜藝節目中,幾對夫妻的18天房車之旅如同一場情感與心理的探險,每一次對話、每一個眼神都似乎在訴説著婚姻的複雜與微妙。然而,在這趟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旅程中,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NPD(自戀型人格障礙)與節目一起登上了熱搜榜。

什麼是NPD?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副研究員魏勝男介紹,NPD是一種人格障礙,主要表現為有不切實際的自大感,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才華、美麗或理想愛情的非分幻想,認為自己特殊且獨特,要求外界對自己有過度的讚美,並要求有“特權感”,企圖通過支配他人來滿足自己,且缺乏共情能力。

“精神心理科的診斷應遵循一定的標準,並非擁有以上個別特徵就可以武斷地確定為NPD。”魏勝男強調,應確認類似特徵已經多個出現且固定,或者由於這些表現已經導致其社會功能受損、對其造成了主觀痛苦,才能由臨床醫生診斷其是否為NPD。

值得一提的是,絕不能將自信和NPD混為一談。真正自信的人內心穩定,對自己的能力、技能、判斷力或資源有基於客觀事實的信任,不依賴於外界的認可,是向內求的,具有健康的自我評價,並在面對挑戰時表現出堅定不懈的態度;而NPD則更多是表面上的自信、向外求索的自信和缺乏共情的自信。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在精神心理科的臨床診療中,前去求診的NPD人群是極少數的。

“NPD人群由於極度的自我,往往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更不會前往醫院尋求門診治療。”魏勝男介紹,儘管如此,但在精神心理科的臨床醫生眼中,NPD人群其實屢見不鮮,陪著其他精神疾病類患者來就診的患者家屬、朋友其實有不少人都是NPD而不自知的。“在未成年人心理疾病中,家長的問題是導致孩子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由於父母是NPD人群,在交往過程中對孩子造成打擊的案例不勝枚舉。”

據介紹,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NPD患者往往由於不切實際的自大感和對外索求特權感,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對他人進行PUA(Pick-up Artist,現指不考慮對方的意願、橫加干涉和操控別人),對身邊人造成傷害,而親子關係中這種情況是最常見且最容易忽視的。

NPD父母往往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他們將自己的價值與孩子的成就緊密相連,且缺乏同理心,難以理解和關心孩子的真實需求,往往只關注孩子是否能達到自己的期望,忽視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導致孩子承受巨大的壓力,産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可能發展出自卑、逃避等心理問題,甚至影響他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能力。”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葛鑫宇呼籲,當我們談論NPD時,不應僅僅將其視為一個遙遠的心理學概念或熱門的綜藝詞彙,而應關注它在親子關係中的“曝光”,警惕並避免其對他人造成的潛在傷害。(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薛仁政 通訊員馬彥 韓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