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網暴為何層出不窮?心理學解讀暴力背後的原因

發佈時間:2024-11-12 11:31:4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李戈

網路暴力,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上不可忽視的負能量,而近年來,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關於依法懲治網路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和《網路暴力資訊治理規定》。最近,央視新聞也推出了《向網路暴力亮劍》系列微視頻,則通過剖析多起網暴典型事件,倡導共建清朗網路。今天咱們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網路暴力的危害,以及如何應對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有多可怕?

讓我們先來回顧幾個案例。

湖南桑植一中學生符文迪在 2023年的“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發表了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講,被現場的一名記者拍攝並上傳至網路,迅速走紅。視頻上網後,引來了大量對她諷刺挖苦的評論,有的人用難聽的話嘲笑她的表情,還有的上升到了對她精神、人格層面的攻擊。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幸運的是,符文迪並沒有被來自網路的惡意擊倒,如今的她已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用實力反擊了傷人于無形的網暴之惡。無疑,在像潮水一樣的網路暴力面前,符文迪是幸運的一個,但還有很多人就不那麼幸運了。

還記得那位“粉頭髮女孩”鄭靈華嗎?2022年 5月,當她染著粉色頭髮,帶著碩士錄取通知書去看望病床上的爺爺,並將照片分享到社交平臺上時,絕不會想到將引來怎樣的災難。

多個行銷號盜用了鄭靈華和爺爺的合照,包裝成賣“專升本”課程的廣告,迅速擴散。許多陌生人開始用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她的粉色頭髮,甚至有人拿這張闔影造更低俗的謠言。鄭靈華的朋友表示,她原本是一個積極樂觀的女孩,但網暴讓她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2023年 1月,鄭靈華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留下了一封遺書,羅列了內心創傷的原因,其中第一條就是網暴。遺書裏還有一幅畫,看上去像是一個孤單的小孩被困在牢籠中。從畢業照裏她燦爛的笑容到這幅畫,僅僅 6個多月。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2023年的 5月,一位 6歲的孩子在校園內因交通事故不幸離世,孩子的母親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她嘗試通過網路的力量,尋求公眾的支援。但令人心痛的是,這位母親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之外,還要面對網路上無休止的指責和非議。有人質疑她在如此悲痛時刻為何還能保持冷靜,有人對她的外表評頭論足,更有人諷刺她打扮得漂亮是為了出名等等。最終這位母親在孩子去世幾天后,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網路暴力無疑是壓垮她的原因之一。

網路暴力,為何加害如此輕易?

類似的令人痛心的故事還有很多,網路暴力不僅是一種心理上的攻擊,更是一種全方位的摧殘。它通過多種方式逐步侵蝕受害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最終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網路暴力為何如此普遍且難以根除?網路暴力的規模往往比現實生活中的衝突更大,而且具有匿名性。導致的結果就是網暴中的施暴者會將責任“稀釋”,而把責任進一步歸因于“受害者承受能力太差”。在這種情況下,施暴者主觀上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這就是“去抑制效應”。簡單來説現實中一個人在指責另一個人時會考慮很多因素,比如社會規範、道德約束和可能的後果。但在網路上,這些約束大大減弱了,因為匿名性讓人感覺更加自由,不必擔心直接的後果。

因此,網路環境使得一個人特別容易“走極端”,發表攻擊性言論,而不會像在現實生活中那樣謹慎行事。這種去抑制效應導致了網路暴力的頻繁發生,使得施暴者更容易將責任推卸給受害者,而不會反思自己的行為。

領頭羊效應和從眾心理的疊加也會加劇網路暴力的發酵,導致網路暴力的發生是無時無刻無理由。這種現象在網路環境中尤為明顯,因為社交媒體的設計鼓勵用戶點讚、評論和分享,從而形成一種正反饋機制,加劇了網路暴力的傳播,也許社交媒體平臺吃到網友激烈爭論流量紅利的同時,也應當擔負更大的責任。

而網路暴力會導致受害者出現“受虐者綜合症”。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受害者在長期受到攻擊後,會逐漸接受並內化那些負面評價,從而産生自我厭惡和自責的情緒。這種綜合症不僅會導致受害者的精神崩潰,還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比如前文中鄭靈華的案例中,她原本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女孩,但網暴讓她逐漸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網暴別人,自己也將是受害者

被網暴的人,當然是受害者。但網暴別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們也將會是受害者?

一些人僅僅看了短短幾分鐘的視頻或者某個新聞的片段,就開始評判事件中的人,失真是必然的。其中更有一部分人,只是把事件中的人當成一個假想的符號,來宣泄自己的情緒。似乎很少有人想要去了解真相,更多的人只想憑藉看到的表面證據,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恣意批評別人。這種感覺也許既“爽”又沒有成本,但背後的代價可能也會很高昂。

因為網路暴力不僅對受害者造成巨大的傷害,對施暴者本人也是一種深層次的傷害。部分施暴者在進行網路暴力時,可能會感到一種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他們通過攻擊他人獲得了短暫的情緒宣泄;另一方面,他們內心深處可能感到內疚和不安。這種矛盾的情感會導致認知失調,使他們感到更加困惑和不安。

網路暴力的匿名性和即時性使得施暴者更容易發表攻擊性言論,而不需要承擔直接的後果。這種行為模式可能會逐漸演變成一種習慣,導致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更容易做出衝動和攻擊性的行為。長期的衝動行為會增加個體的犯罪風險,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至於網上跟人吵架,發展到線下約架,甚至致人死傷的案例,已經出現過很多了。

更何況,現在網路暴力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意味著每個網暴者,都可能受到法律制裁,已經有網暴者因逞一時口舌之快,惹上官司影響人生。

因此,養成文明上網,理性討論的好習慣,不僅能夠減少網暴受害者,清朗網路風氣,對自己也是一種保護。

我們該如何應對?

首先要明確一點,經歷網路暴力的人肯定需要幫助,這種傷害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要複雜得多。請記住,對網路暴力感到傷心甚至絕望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我們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權利尋求幫助和支援,面對網路暴力時,不要獨自承受,要勇敢地站出來,尋求幫助。必要時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報警,本文開頭提到的法律法規,正是為了保護網暴受害者。

相應的,在遭遇網路暴力時,要及時收集和保留好像截圖、視頻類的相關證據。如果你在社交媒體上有與攻擊者的對話,記得備份聊天記錄。這些記錄可以作為證據,幫助你在必要時維權。每個網路用戶都有一個獨特的“數字指紋”,包括 IP地址、設備資訊等。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有關部門追蹤到攻擊者的真實身份,從而為維權提供有力支援。

我們也可以利用平台資源,尋求幫助。大多數社交媒體平臺都有舉報功能,當遭遇網路暴力時,應及時向平臺舉報。平臺會根據相關規定對違規用戶進行處理,從而減少網路暴力的傳播。如果平臺的自動處理機制不夠有效,可以聯繫平臺的客服,詳細説明情況,請求人工干預。

其實更多時候,最好不要與攻擊者“對噴”或理會他們的留言。這只會加劇衝突,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就像符文迪在採訪中表示,她選擇不回應網暴,而是專注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在社交媒體上設置遮罩功能,遮罩那些經常發表攻擊性言論的用戶。這樣可以減少負面資訊的干擾,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無論怎樣,千萬不要對自己過於殘忍,要積極尋求家人朋友這些至親人的幫助。符文迪回憶起自己被網暴的經歷時,坦言自己是幸運的。她提到,很多同學也經歷過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網路暴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足夠的支援。正因為如此,很多同學在網路世界遇到困擾時,選擇不告訴家長和老師。家人的支援最堅強的後盾,因為他們是最後一道防線,他們永遠不會倒戈,在自己最緊密的環境中感受到的支援,對於受到傷害的人來説非常重要。

2023年 9月,“兩高一部”聯合發佈了《關於依法懲治網路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這部法律文件針對過往維權中的多個難點、堵點、爭議點,制定了明確規則。比如將編造涉性話題侵害他人人格尊嚴,列入從重處罰的五種情形之一;廢止了過去以具體傳播數量為立案、構罪標準的規定。《意見》也明確了網暴違法犯罪符合哪些條件可以適用公訴程式,像鄭靈華案這樣“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社會影響惡劣的”,就是其中之一。

這份法律文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悲劇發生之前,發揮法律的規制和引導作用,盡可能防患于未然。希望在未來,法律不會任由網暴者逍遙法外,能夠更好地保護每一個人。也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同理心讓網路世界少一些暴力,多一些善意。(科普中國 作者丨李戈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楊小洋四川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 策劃丨丁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