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漫談 | “情緒價值”被濫用? 我們該如何正確打開
發佈時間:2024-10-30 09:41:4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黃彬彬“情緒價值”越高,一個人越能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穩定等積極的情緒體驗。
曾幾何時,萬物皆可“情緒價值”:“男大學生陪爬泰山,背包宛如‘哆啦A夢’的口袋,情緒價值一整個拉滿”“車程7小時嘮一路的嗑,長途副駕的情緒價值有多重要”“分手吧,你給不了我要的情緒價值”……情緒價值似乎已成為人際關係中極為重要的一種“軟實力”,但我們又聽到了另一種呼聲:“不要隨意給別人提供情緒價值”“一個人變強大的跡象是停止索取情緒價值”“好的關係,從戒掉情緒價值開始”……情緒價值謂之何物?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呢?
“情緒價值”這一概念源於經濟學和行銷領域的“顧客感知價值”。情緒價值是情緒收益與情緒成本之差,情緒收益指開心、滿意、安心等積極的情緒體驗,情緒成本指憤怒、傷心、恐懼等消極的情緒體驗。簡而言之:“情緒價值”越高,一個人越能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穩定等積極的情緒體驗。
情緒價值在人際關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構建更健康、幸福和有成效的社交關係。當我們接收到他人提供的情緒價值時,我們會收穫被認可和被支援的情感滋養,增強個人價值感,促進心理健康水準,人際信任感和親密度都能隨之增強,人們會更願意以開放而包容的心態進行溝通,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
情緒價值承載著如此深遠的意義,那麼情緒價值要如何正確“打開”?我們在思考和分析這一問題時,需要厘清有關情緒價值認知的誤區。
首先,情緒價值構築在傾聽和理解他人的基礎之上,是接納、共情和包容的體現。我們要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感受他人的情緒和想法,才能讓對方真正接收到我們給予的情緒價值。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正在為工作壓力大而崩潰大哭,而你的朋友對你説:“別哭了,我給你買了奶茶,快來喝吧。你就是容易內耗,才會這麼難受。要記住哭是沒有用的,堅強的人才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你的朋友試圖努力為你提供情緒價值,不僅為你準備了禮物,指出了你存在的問題,還給你提出了工作建議,但你在那一刻或許更想要靜靜的陪伴。我們不能盲目提供我們認為對方想要的內容,而要耐心傾聽和深入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以減少武斷的評價和不恰當的建議。
發自內心地理解和共情他人,不僅能創設安全的氛圍,鼓勵他人充分地表達情緒、自由地分享觀點,也有助於加深雙方的聯繫,建立更穩固、深厚的關係。很多關係的增進,都與提供和接收情緒價值密不可分。已經播出六季的《花兒與少年》因為涉及到人生地不熟的旅行,嘉賓們總會面臨住宿、飲食、出行等各種調整,甚至會出現人際衝突,但也總有嘉賓能夠在舟車勞頓之餘,仍然關心著同行的嘉賓,暖心地提供情緒價值,這不僅能解決當下的矛盾,還能融洽彼此的關係。
其次,情緒價值講求禮尚往來、以心換心。情緒價值並不是單向的,更不是一味討好。或者説,單方面地提供情緒價值並不利於一段關係的持久穩定。我們追求情緒價值的雙向奔赴,這種有來有回的情緒互動與反饋本身就能創造意義和價值。《親密關係》一書提到,“人與人之間産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設是:他人的出現對於我們有獎賞意義”。趙琦君、楊凱雯組成的“奇聞CP”被譽為戀綜天花板,趙琦君會因為“我不想別的女孩有禮物收的時候你沒有”而給楊凱雯默默準備驚喜禮物,而楊凱雯會在收到禮物時欣喜激動,也會為趙琦君準備心意十足的手繪漫畫冊。但如果關係中始終是“一頭熱”,付出方容易情緒耗竭,甚至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這樣的情緒價值毫無價值。
雖然情緒價值需要相互呼應,但不意味著我們提供情緒價值的出發點是要求對方付出。心理學家弗洛姆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指出,“不成熟的愛宣稱:‘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如果我們抱著從對方身上謀求某種價值的期待去提供情緒價值,如“你聽我的話,我就對你好”,這樣有條件的情感付出最終會淪為情感操控。
最後,別忘了帶著積極樂觀的感受力去生活,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乒乓球運動員許昕在國家隊選拔賽中首次與王勵勤交手時,他心中所想的是:“他是世界第一,我是無名小卒……輸了很正常,贏了賺,輸了算。”最後,許昕打贏了比賽。
當我們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對日常點滴小事常懷感恩,對消極的經歷進行認知調整,對美好的時刻記錄下來細細品味,對自己給足情緒價值,這樣我們也有強大的情緒力量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和理解,最終提升社會的整體幸福感。(中國青年報 黃彬彬)
走進心理諮詢室後:一個女生的最後六年 | 熱點透視2024-11-19
廣東12355小程式上線 全年無休為青少年提供免費專業心理服務2024-11-19
心理諮詢室丨“不配別人對自己好”的高職女生2024-11-19
當代都市人心理問題備受關注 如何學會拆解情緒未爆彈2024-11-19
如何做好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場論壇上專家建言獻策2024-11-18
“兒童心理守護行動”公益項目:開展師生心理健康綜合賦能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