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大咖會客廳 | 陶新華:在乎勝過對錯,取捨成就幸福

發佈時間:2024-10-16 08:3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賈方方

採訪對象

陶新華,博士,臨床心理學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心理督導師,蘇州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前主任、總督導。

主要觀點

夫妻間的分歧大多無關對錯,關鍵在於你是否在乎眼前人。在乎的話,對錯放一邊,該妥協妥協,該想辦法想辦法;不在乎的話,針鋒相對,互不妥協,小事情也能變成大問題。因為在乎,所以妥協;因為妥協,所以幸福。

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做諮詢,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現象。

只有丈夫或妻子一方來諮詢,效果大多不太好。來訪者一開始表現都比較積極,但談著談著就不談了。雖然來訪者面臨的問題各有不同,但他們的心理活動出奇一致:反正只有我一個人努力,對方一點兒也不在乎,還是算了吧。

如果夫妻倆一起來諮詢,問題更容易解決,婚姻也更容易存續。雖然兩個人會有分歧,但彼此都有改變的意願,也都想保住婚姻: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她挺在乎我的,願意和我一起想辦法去解決,那就再努力一把吧。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詞—在乎。因為感受到對方的在乎,有對自己的在乎,有對婚姻的在乎,哪怕問題多多、困難重重,我依舊願意負重前行,為這段感情尋求希望。事實上,在乎與否不只關乎問題能否解決,也是影響婚姻是否幸福、感情問題多少的重要因素。

不妥協,也許是因為不在乎

不少夫妻之所以走進諮詢室,是因為在有些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雙方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誰都不肯低頭妥協。

相信大家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夫妻倆為孩子跟誰姓而離婚。我在蘇州大學任教,不少來訪者是本地人,這種事可以説見怪不怪了。隨著女性的社會和經濟地位提升,這一現象在不少地方有擴散之勢。

小婷是蘇州本地人,也是家中獨女。丈夫大剛是外地人,大學畢業後留在蘇州工作。兩人在結婚時達成了一致:生了孩子跟女方姓。然而,孩子出生後,大剛反悔了。大剛説當初答應不過是權宜之計。結婚時,岳父母買房買車花了不少錢,而自己家能支援的有限。如今,孩子真出生了,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接受孩子不跟自己姓。對此,小婷堅決不同意。她説,自己是獨生女,經濟條件好,基因品質棒,在家中有更多發言權,孩子必須跟自己姓。

夫妻倆鬧得不可開交,驚動了雙方父母。父母介入後,事情非但沒有解決,反而變得更複雜了,因為雙方的父親都堅持讓孩子跟自己姓。爭執背後固然有文化和傳統的因素,比如在一些地方,孩子跟母親姓比較常見。但是,更多還是在於個人選擇。我認識一個女生阿朵,她是土生土長的蘇州女孩。父親要求她的孩子跟母姓,阿朵嚴詞拒絕。父親很生氣,説她不這麼做,自己就和她斷絕父女關係。即便如此,阿朵依舊不肯鬆口。我問她:“你為什麼這樣做?”她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老公是北方人,孩子跟我姓的話,他肯定會氣瘋的,我可捨不得他生氣。而且,他生氣了,我們的感情也會跟著出問題呀。”

“捨不得”就是在乎。阿朵在乎丈夫的感受,在乎這件事對他的意義,在乎他的感受對這段感情的影響,所以,選擇了妥協。而鬧離婚或者來諮詢的人大多缺少這種在乎,也因此不願意妥協。大剛和小婷來諮詢時,都在努力證明為什麼孩子必須跟自己姓,卻沒有人考慮:如果孩子不跟妻子/丈夫的姓,會對她/他造成什麼影響。

對大剛來説,這件事讓他寢食難安。他説:“如果孩子不跟我姓,我會覺得自己對不起祖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永遠無法忍受孩子不跟自己姓,甚至會活不下去。我們不去討論大剛的想法是對是錯。畢竟走進婚姻後,我們要做的不是分對錯,更多要學會理解和包容。

聽大剛這麼説,小婷很震驚。事實上,孩子跟誰姓對她來説區別不大。她更多是受環境和家庭的影響,覺得孩子應該跟母親姓。此外,從小到大,都是別人關心她怎麼想,她很少關心別人。她不在乎大剛怎麼想,也不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強勢給他帶來了多大壓力。她甚至直接告訴大剛:“孩子不跟我姓,我們就離婚!”

有人因為孩子跟誰姓鬧得不可開交,也有人因為老人撿垃圾爭得面紅耳赤。有這樣一個家庭。婆婆喜歡撿垃圾,沒多久就把家堆成了垃圾場。妻子高雅多次和丈夫鄭傑溝通未果。鄭傑覺得,撿垃圾是母親尋找個人價值的努力,妻子怎麼就不能容忍呢?高雅覺得明知自己愛乾淨,丈夫為什麼就是不能勸説婆婆呢?夫妻倆誰也不肯妥協,鬧到了離婚這一步。

作為旁觀者,我們可能無法理解:這些都算不上大事,怎麼會誘發離婚這麼大的問題呢?很多時候,離婚的導火索未必是大事,反而是一件件小事。事情雖小,卻反映出我們在婚姻中的態度:是否在乎另一方。一件小事不在乎,兩件小事不在乎,積攢的不在乎多了就成了大事。

不在乎,可能是因為沒能力

表面上看,有些人作出了傷害對方的行為,一點兒也不在乎伴侶。進一步探究,你會發現,他們可能並非主動為之,更多是被動如此。

有些人的人格發展不健康,沒有能力在乎眼前所愛的人,比較典型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諮詢中,靜靜抱怨説,丈夫老張追自己的時候,話多嘴甜,事事以她為先,不管有錯沒錯,他都會主動道歉。如今,不管她有什麼需求,他都視而不見,有些事明顯是他不對,他卻不會説一句對不起。

進一步溝通後,我發現老張很聰明,學習優秀,事業成功,就連找對象也很有技巧。然而,一旦目標達成,他便不再花心思經營了。也因此,老張幾乎沒有朋友,和他合作過的人大多因為他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與之絕交。在感情上,老張也是如此:反正我們已經在一起了,就不用再費心了。他只顧自己的感受,不太在乎別人的感覺,自然沒有能力在乎妻子的喜怒哀樂了。

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自己應該在乎的或者説優先要在乎的人是誰。唐東一進諮詢室便嘆氣不止:“陶老師,我們家遲早要完!”原來,他的妻子梅梅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孩子,工作幾年後開了家公司。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孩子都來找她安排工作。然而,他們能力有限,問題頻出不説,工資還沒少拿。為此,唐東經常和梅梅吵架,但每次都是他輸。

通過唐東的描述,我對梅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梅梅出身貧寒,父母對她寄予厚望,親人給了她不少幫助。父母教育她要知恩圖報,她也很有責任感。一直以來,梅梅事事以父母、親人的事為先。在她的計劃裏,幾乎看不到唐東的影子。唐東生病時,她在忙著照顧表嫂;唐東事業受挫時,她在為堂哥家孩子找陪練……唐東多次表達過不滿,但梅梅不聽也不改,説這是自己應該做的,還指責他太小氣、沒格局,對她的親人太冷漠。

有些則是個體不獨立,無法和原生家庭劃清界限,無法獨立作出決策,包括在乎自己愛的人。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媽寶男/女。這類人沒見到媽的時候,一切正常;一旦見到了媽,就不正常了。他們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者説操控,沒有辦法在乎自己所愛之人。

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顧銘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母親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考學、就業、擇偶等全都一包到底。顧銘和陳虹結婚後,應母親的要求,住進了母親的房子。平時,顧銘對陳虹挺好,但只要有他媽在,他不敢有任何親昵言行;遇到婆媳問題,他會毫不猶豫地站隊母親。有一次,婆媳倆在育兒問題上發生衝突。婆婆對陳虹説:“這事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滾出我的房子!”顧銘應和:“你就聽媽的吧,別老氣她。”陳虹被氣到爆哭,轉身收拾行李回了娘家。

毫無疑問,顧銘是愛陳虹的。然而,他卻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在乎她。在母親面前,他不能在乎陳虹;有婆媳衝突,他也不能在乎陳虹。顧銘被母親愛著,也被她控制著。結婚多年,他依然需要和從前一樣向母親報備每日行程,每月上交工資卡,給妻子買貴重禮物得申請……

有時候,顧銘正和妻子手挽手相談甚歡,發現母親臉色不對,會立刻鬆開手。他知道妻子會不高興,但更怕母親不開心。陳虹説:“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和婆婆到底誰才是他的愛人。”

同成長,合作才是幸福之道

提升在乎伴侶的能力並非易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比如參加工作坊、進行心理諮詢等。在這裡,我重點和大家分享關鍵性認知的調整。認知改變後,行為會隨之發生變化。

妥協退讓,有商有量,才能收穫和諧與幸福。聽到妥協這個詞,有些人尤其是年輕人可能會比較抗拒:我結婚是為了幸福,不是為了犧牲,憑什麼讓我妥協?因為婚姻是一種合作關係,而合作的重要前提就是妥協。

兩個小學生玩兒遊戲,意見不合就吵架,吵著吵著哭了,甚至還會打起來。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會妥協。同樣地,夫妻倆各執己見,互不妥協,要麼爭吵不斷,要麼分道揚鑣。不管是哪種結果,都和幸福的目標背道而馳。

兩個成年人玩兒遊戲,很少有哭鬧或動手的情況發生。為什麼?因為他們會妥協。你讓一步,我退一步,遊戲才能玩兒下去。在婚姻中,我們要時刻以幸福的終極目標來約束和提醒自己。有時,妻子讓讓丈夫。比如諮詢後,小婷願意作出讓步並做通了父親的工作。後來,小婷生了二胎,大剛主動提出讓老二跟她姓。有時,丈夫讓讓妻子。比如鄭傑意識到自己對妻子的忽視,決定在家附近給母親租間房。一碗湯的距離,婆媳倆各得其樂。總之,只要你在乎另一半,辦法總比問題多。

厘清主次,劃好界限,才能維護好夫妻感情。在家庭關係中,婚姻是最薄弱的關係。因為它是契約關係,而其他關係是血緣關係。所以,我們需要把婚姻關係放在優先位置,特別用心來維護。就像前面提到的阿朵,我問她:“你那麼護著丈夫,不怕父親真和你決裂嗎?”她笑著搖頭道:“不會,親人嘛,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父親和阿朵冷戰幾個月,見她絲毫不動搖,只能依了她。還有很多個案,夫妻雙方把各自父母搞定,問題也得到了完美解決。

除了關係的主次,我們還要分清利益的主次,維護好最重要的利益,放棄不那麼重要的利益。對顧銘來説,他要考慮的是老人高興和孩子的前途哪個更重要。我説:“你現在是用放棄孩子的前途讓老人高興,用犧牲孩子的未來表達你的孝心。”他説:“我覺得讓老人高興是很重要的責任。”我説:“當然。但你要想一想,這麼做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孩子長大不成人,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分清主次之外,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劃分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的界限。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都給了原生家庭,就很難再關注到核心家庭。梅梅過度幫襯父母、親人,嚴重影響了夫妻感情,唐東自然無法對梅梅的家人有好臉色。當梅梅試著把注意力放回唐東身上後,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之後,夫妻齊心協力,一起應對梅梅父母的施壓、親戚的越界,公司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處理。

相互體諒,有進有退,才能將合作進行到底。只有一方妥協的婚姻是失衡的,這時候,過度妥協的人很容易到別處尋找平衡。

有一對夫妻,妻子很任性,丈夫很敦厚。丈夫追著妻子跑,有事他做,有錯他認。有一天,妻子發現丈夫有了婚外情,很生氣:“你居然敢這麼對我,離婚!”她以為丈夫會和以前一樣主動道歉、求和,誰知,丈夫只説了一個字:“行。”

還有一對夫妻,丈夫很強勢,妻子很弱勢。丈夫要求妻子什麼都得聽自己的,從不關心她有什麼想法、訴求。孩子高考結束後,妻子提出了離婚。丈夫覺得妻子離了自己肯定過不好。結果離婚不久,前妻就成了別人的妻子。

和敦厚的丈夫、弱勢的妻子對話,他們的心聲如出一轍:我妥協、委屈了太多年,想離婚已經想了無數遍。所以,夫妻間要相互體諒,才能長久合作;否則,合作關係遲早會破裂。

以上這些,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涉及人格發展的問題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要保持學習,不斷成長,成為一個有能力在乎伴侶的人。因為在乎他/她和自己在一起是否開心、快樂,在乎這段感情是否幸福、能否長久,我們才會更加知進退、懂取捨,成就幸福婚姻。(文中案例人物皆為化名 受訪者 |陶新華 文 |賈方方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網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