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要聞推薦

抑鬱症日趨年輕化 彭凱平:壓力之下,如何提高心理“韌性”?

發佈時間:2024-10-14 10:45:0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聞

10月10日是第33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根據世衛組織《2022年世界精神衛生報告》數據,全球大約10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衛生問題,也已經上升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戰之一。常見的精神疾病都有哪些?哪些重點人群需要重點關注?在相關疾病的認知上,我們又還存在怎樣的誤區?又該通過怎樣的體系建設,提升我們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服務水準?《新聞1+1》本期關注:壓力之下,如何提高心理“韌性”?

主持人當我們發燒時,會去找退燒藥;咳嗽時,會去找止咳沖劑。然而,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心理生病了呢?又該如何尋求幫助呢?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的彭凱平教授。彭教授,一開始我們就談到,如今全世界患有精神心理方面疾病的人數已達 10億,我國也超過了 1億。似乎我們一注意到這個問題,它就已經成為一個重大挑戰了。您如何看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數量增多這一現象?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彭凱平: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講,有三個因素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健康。第一個是社會因素,包括社會變遷、生活方式變化、人口遷移等,這些都會給人類帶來重大心理影響。個人因素也很重要,特別是早期童年時期的傷害以及成人後的重大變故、生老病死等事件,都會對人的心理産生衝擊。還有生理因素,如大腦器質性變化、生物化學物質變化以及遺傳因素等,這些都是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因素。

近幾年變化較大的主要是社會因素。社會變化快,生活節奏加快,社會攀比現象增多。由於社交媒體的普及,我們現在不僅和身邊的人比,還會和那些明星、成功人士等以前很少接觸到的人比較。在中國,升學、就業、婚姻、房貸等社會壓力,尤其是青少年的學業壓力,都是這幾年變化較大的因素。

主持人:一方面,重視和在意心理健康的人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很多患者從未接受過專業治療。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科學面對、積極治療呢?我們需要改變什麼?

彭凱平:我們需要改變認知。很多人誤以為精神疾病是傳染性疾病、生理性疾病,且非常嚴重不可痊癒。其實,心理學認為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科學方法治愈和治療。還有很多人對心理疾病存在誤解,認為有心理疾病的人是有毛病、意志不堅定、政治覺悟低的人,甚至把心理問題政治化,這也是我們擔心的跡象,影響了很多人不願就醫。此外,醫生不足、醫療條件缺失也是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認知度和接受度是兩個特別重要的原因。

圖片

主持人:在心理健康的諸多疾病中,比較常見的疾病有哪些?近年來,在高發和易發人群的特點上,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彭凱平:現在比較突出的現象是心理問題的低齡化、高頻化和突擊化。低齡化意味著得心理問題的人的年齡越來越小,以前多是中老年人,現在很多年輕孩子也有心理問題。高頻化是指心理問題的爆發率在增加。突擊化是指以前意想不到的人群中也出現了大量心理問題,比如中産階級和成功人士。比較突出的三大心理健康問題是抑鬱症比例增加、社會普遍焦慮以及睡眠障礙,由此帶來的免疫系統、睡眠系統和消化系統問題也在不斷增加。

主持人: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共建共治共用”,您如何理解這個“共”字?在我們已經取得的進步基礎上,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群體增加的狀況,我們亟需補齊的短板是什麼?

彭凱平:“共建共治共用”意味著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建設心理健康保障系統,包括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和組織。我國在這方面進步很快,公眾意識在增加,社會接受度在提高,政府投入也在增加,治療方法和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短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專業人才不夠,大學心理學系培養的心理健康人才在減少;二是心理健康投入相對較少;三是專業化程度不夠,專業設施、技術保障和普及力度有待提升。

主持人:謝謝彭教授。正如彭教授所説,我們面臨人不夠、錢不夠、設施也不夠的局面,這確實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彭教授,在這樣一個日子,我們注意到衛健委在官方賬號上特別發文,説不要忽視青少年抑鬱症。您如何看待本應無憂無慮的年紀卻成為抑鬱症高發群體這一現象呢?

彭凱平:我國特別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青少年正處於生長髮育期,大腦前額葉控制中心和大腦皮層不夠成熟,情緒控制、認知判斷和行為決策能力尚不完善;二是孩子們處於成長階段,身份認同在發生變化,從無憂無慮的小孩成長為懂事的青少年,會經歷成長的痛苦;三是學業壓力大,很多家長和學校過度關注考試分數和成績,給孩子增添了學業壓力。這些都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需要關注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很多家長可能也想問這個問題,從心理健康角度,如何儘早判斷孩子是否生病了?與成人相比,孩子在心理健康疾病早期徵兆上有哪些不同?

彭凱平:孩子們最大的問題是情緒識別和表達能力不足,不像成人能分辨嫉妒、抑鬱、悲傷等負面情緒,所以他們很難説出來,也很難找到應對方法。因此,家長要與孩子溝通交流、觀察,同時培養孩子豐富的情緒詞彙,告訴他們各種情緒體驗的産生原因、結果和應對方法。

主持人:您能否給家長一些直接的建議?當孩子出現這種狀況時,家長需要配合和調整的是什麼?如何幫助孩子早日康復?

彭凱平:我覺得家長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做。

一是多鼓勵關懷,家庭是愛的港灣,父母應為孩子提供安全保障。

二是溝通交流,很多事情不説就不理解、不明白,人類擅長交流溝通,要培養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

三是保護孩子,若有社會或外人原因導致孩子受傷害,家長要勇敢解決問題。

四是與孩子共同成長,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為人處事、調整情緒和保護自我的方法。

主持人:青少年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從校園角度,學校應該做什麼來共同面對這個問題呢?

彭凱平:學校至少可以做四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普及心理衛生、心理健康和公共安全知識。二是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防止欺淩和霸淩現象。三是提供心理輔導和服務,很多學校都有心理諮詢中心,國家也頒布了相關政策,要求小學配備心理諮詢師和輔導師。四是提供足夠的業餘、課外活動和社區活動,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心理韌性。

主持人:您一直強調共建,包括學校、家庭、社區、街道、企事業單位等。從預防和治療角度看,目前我們最短板的地方在哪?

彭凱平:我個人認為,目前最短板的地方在於公共認識、知識和了解不夠,對心理健康的危害性和科學性認識存在偏差,對心理學也有很多誤解。首先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全民學習心理學。其次,協同合作存在問題,家長、學校、個人、醫療單位和政府的工作還未形成協同合作體系,需要建立心理健康全國體系。再者,立法政策方面應更加完善。最後,人才短缺也是一個現實困境。

主持人: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快樂是一種能力。但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不快樂和負面情緒,如何面對和科學處理呢?您能否給我們開一劑“快樂藥方”,讓我們保持心理健康和快樂的狀態?

彭凱平:我從事積極心理學工作,認為幸福是一種能力、積極是一種行動、樂觀是一種理性。負面情緒是進化選擇的産物,有其存在的道理,但不能持續時間過長,否則會對消化、免疫和睡眠産生傷害,所以要學會調整。我提倡“八正法”“五施法”,這裡給大家三個簡單方法。一是多微笑,人的面部肌肉有反饋作用,微笑會讓人積極起來。二是運動,運動能調整荷爾蒙和情緒。三是注重人際關係,溝通交流和愛很重要。

主持人:好的,謝謝彭教授。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共建共用共治”。世界很大,而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很小,我們要做自己內心世界的主人,時時關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