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心理聊吧 | 當你疲憊不堪時,可能正陷入精神內耗

發佈時間:2024-07-01 15:04:4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米佳

如余華所言,所謂精神內耗,實為言未出,結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行未果,假想苦難愁不展;事已畢,過往仍在腦中演。

校園中,很多大學生不知道自己正處在精神內耗的狀態,但內耗的疲憊感90%以上的人都體會過。

精神內耗有6種表現形式:

1.內卷的焦慮

在求學的征途中,拼命讀書,無形的競爭壓力,無盡的自我質疑與否定,侵蝕著曾經的自信和熱情。

2.過度自我批評:

在就業的角逐場上,過度自我審視,擔憂每一個錯誤和失誤,感覺周圍尖銳的批評聲,如同無形的刀刃,割裂自己的自尊防線。

3.完美主義的枷鎖:

在日常生活中,過度追求完美,每一點小瑕疵都覺得格外刺眼,感覺自己背負沉重的枷鎖。

4.陷入過度思考的迷宮

在每一個決定背後,都要經過無盡的思考與權衡,無形中所有選擇構成了一座迷宮,無法找到出口。

5.社交焦慮的陰影

在熱鬧的校園裏,感覺自己形單影隻,害怕被目光捕捉,害怕被言語評判。

6.情緒壓抑的重負:

在人際交往中,感情長期壓抑,不敢表達,如同一塊塊沉重的石頭,壓在心底,無法宣泄。

精神內耗的危害:

從心理學角度講,精神內耗又稱心理內耗,主要指人在進行自我控制時,兩個理念不同、觀點不同的小人相互爭吵、相互拉扯、彼此衝撞,導致心理資源被過度消耗而出現的精神倦怠。

精神內耗首先影響個體情緒,進一步可能降低生活品質、降低信心、透支心力,甚至導致心理失衡。大學生作為年輕群體,因情感的敏感性較高,容易陷入精神內耗狀態。

解決精神內耗的方法:

我們可以嘗試從自我心理建設、培養積極正向的思維、強健自身體魄三個方面減少精神內耗,找回真正自我。

1.不為他人情緒所累,守護自我情緒邊界 

白岩松曾説: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我們要學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堅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不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將別人的期望作為自己的行動方向。要在實際行動中培養自我認同和價值感,不斷進行自我心理建設,築牢心理防線堤壩,才能真正擺脫疲憊感,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2.向陽而生:擁抱陽光,驅散陰影

海倫.凱勒曾説:把臉一直向著陽光,這樣就不會見到陰影。

大學生因學業、就業、人際交往等問題,讓負面情緒佔據有限的心理資源,缺乏積極有效的正向支援。可以試著打開心扉,通過呼吸放鬆、正念冥想、積極自我對話、感恩練習、社交互動、培養興趣的方式,營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擁抱正能量,使我們從情感上體會積極向上的樂趣,從而降低精神內耗帶來的風險。

3.健康為基:塑造身心,擁抱活力

洛克曾説: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當人進行運動時,體內多巴胺分泌增多,進而減輕焦慮,使人感到輕鬆和愉悅。因此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鍛鍊方式,如跑步、游泳、瑜伽等,強健身體的同時,獲得更強大的內心力量。

余世存在《時間之書》中説: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願我們在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擁抱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與和諧。 (作者:米佳 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