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心理諮詢師猥褻兒童獲刑 強化行業監管和從業禁止!

發佈時間:2024-04-16 09:53:5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魏其濛

近日,團上海市委組織赴“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創建單位”走訪調研活動。調研活動中,記者從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獲悉,該院“童心未閔”未檢團隊去年辦理過一起心理諮詢師猥褻兒童案,檢察官從個案出發,走訪調研、追根溯源,通過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等方式,推動未成年人心理諮詢行業規範發展。

被告人孫某某僅高中文化程度,先後從事過保安、物流等行業,沒有心理學專業學習背景,僅接受了幾個月的心理學培訓便自詡“社科院特聘心理顧問”等,對外宣傳“能幫助中高考提分30-60分”。孫某某開設的涉案機構並非心理協會會員單位,卻號稱“政府合作機構、上海市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等誤導來訪者,吸引了諸多不明真相的未成年人及家長。

僅2018年以來,孫某某先後為14名未成年人開展心理諮詢,費用高達每小時1200元。其中,有3名未成年人在諮詢後出現了更嚴重的行為偏差和心理問題,另有一名幼女來訪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被孫某某猥褻。

經檢察機關立案監督並提起公訴,法院依法對孫某某判處有期徒刑並處從業禁止。針對涉未心理諮詢行業存在的行政監管漏洞、行業自律薄弱、民事維權困難等問題,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並民事支援起訴。對於涉案機構虛假宣傳、行政監管漏洞等問題,檢察機關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相關部門責令涉案機構停止發佈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處罰款20萬元。此外,相關部門梳理了全區心理諮詢機構、開展專項工作監督並公佈最新機構名單。

由於接受心理諮詢的3名未成年人出現了更嚴重的行為偏差和心理問題,被害人家屬提出了民事索賠,並請求檢察機關支援起訴。最後,法院判決返還所有諮詢費用並處以3倍賠償。

對於孫某某違規挂靠,假借其他單位名義入會,未接受過行業協會的任何督導、培訓和監督管理的情況,檢察機關會同行業協會推進社會治理,行業協會進一步強化從業禁止和強制報告制度,嚴格行業管理和會員準入,規範未成年人心理諮詢服務市場。

承辦該案的閔行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李英和檢察官吳翎翎注意到,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上升,但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服務群體存在數量不足、品質不高、專業類別不全等問題,能力水準也參差不齊。

辦案過程中,李英和吳翎翎到心理諮詢行業協會、轄區內多處心理諮詢機構等單位走訪調研,發現2017年國家取消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後,心理諮詢服務行業出現資質魚龍混雜、水準參差不齊、虛假廣告宣傳等現象,不利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如今,各中小學校都開設了心理諮詢室或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老師,由精神(心理)衛生專業技術力量定期對中小學校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開設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諮詢或援助熱線,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有待充實,且家長出於保護孩子隱私等因素,傾向於選擇商業心理諮詢機構來幫助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推動未成年人心理諮詢行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從嚴格行業管理和從業準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諮詢服務規範、促進行業自律和專業發展等角度提出建議。(中國青年報 記者 魏其濛 通訊員 閆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