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孩子心理需求 唯有親師共情陪伴——共情陪伴五步法
發佈時間:2023-12-19 10:23:52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伍新春近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頻發和高發,且存在低齡化的趨勢。這一現象已經引起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客觀地説,雖然引發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點特別值得關注,那就是教育方式方法與時代發展不匹配。吃飽穿暖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孩子的需求,他們更關注內心感受和自我實現。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和評價標準,如講道理、指責、講條件、寵溺、恐嚇,在不同程度上會破壞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破壞孩子成長的自主性,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對於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我們認為,以尊重、理解、接納為核心的共情陪伴更能幫助成人讀懂孩子,滿足其心理需求,並最終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共情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中的概念,指的是和他人一起感受,在情感上與他人産生共鳴,將自己與他人相聯繫的情感性應答,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共情是心理諮詢中最高級的諮詢技術之一,真誠而準確的共情會對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信任關係的建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使來訪者感受到安全與自由,進而促進諮詢效果的産生。這一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適用。
能夠被準確共情的人往往會感到被理解、接納與尊重,內心感受到溫暖、舒適、安全與放鬆。因此,如果父母和教師能夠以共情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地也會對自己産生接納與認同,會更積極、主動地完善自我,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情緒,學會平衡人—己、人—人、人—事、人—物之間的關係,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而這些正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體現。
共情陪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能學會的態度和方法。自 2008年以來,我和團隊在全國上千所幼兒園和中小學開展實踐研究,通過提升教師和父母的共情能力來溫暖和影響孩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我將共情陪伴相關理論和方法整理成了《最愛不過我懂你》這一專著。下面我就其中的“共情陪伴五步法”做點分享。
第一步:停
停是共情溝通的準備階段。沒有停,就很難實現真正的換位思考,也就難以産生有效的共情。需要“停下”的層面有三個:
第一個是物理層面的停,也就是停下手頭的事情,全身心去關注孩子。這個停會傳遞給孩子這樣一個信號:你很重要,我想和你交流。這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慢慢放下戒備,敞開溝通的大門。
第二個是認知層面的停,也就是放下固有的價值判斷,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我經常會和老師們強調:當兩個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不要因為某個孩子平時淘氣,就認定又是他的錯。教師要蹲下來冷靜地問孩子:“能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這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每個孩子都會大膽表達。
第三個是感受層面的停,也就是停下來覺察一下自己此刻的情緒是什麼,是憤怒?是害怕?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當一個人處於強烈的情緒狀態時,“理智腦”會失去控制,很容易陷入情緒化表達,因為生氣而攻擊,因為害怕而指責。要做到共情他人,首先要對自身的情緒保持良好的覺察,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才能放空自己,去感受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感。
第二步:看
準確的共情不是來自主觀臆測,而是來自對資訊的全面收集。看,是收集資訊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看的內容有兩項:第一項,看情境,也就是看看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有哪些人在場。要知道,一個人的行為並不是孤立發生的,除了受個性特點影響外,還很容易受環境中其他資訊的刺激,尤其是對孩子來説。
第二項,看表情和動作。人際關係心理學家曾提出過一個公式:資訊傳播總效果=7%的語言+38%的語調語速+55%的表情和動作。也就是説透過動作、表情所傳遞出的資訊,是言語資訊的七倍還多。當一個孩子捏著衣角説“我不怕你”,他更真實的情緒其實是害怕。但在實際生活中,家長、老師往往都是從“言語”的角度去跟孩子互動,讓彼此隔閡越來越深。因此,在共情陪伴的過程中,要通過觀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更好地了解孩子語言背後的真實情緒和心理。
在“看”這一步,還有一個基本原則需要把握,那就是積極關注。用適當的目光接觸來表示“我想聽你説”,加一些輕微點頭等肢體動作,表示對孩子錶達的認可,讓孩子有繼續説下去的慾望。
第三步:聽
聽和看都屬於收集資訊的環節。這裡的聽是傾聽,不要只用耳朵,更要用心。
很多家長和教師在聽的時候,常會犯以下幾種錯誤:第一種,聽而不聞,通常表現為人在心不在,看似在聽著,實際完全不知孩子在説什麼;第二種,聽而不專,就是敷衍地聽,一邊聽一邊忙,不做眼神交流,這會讓孩子感覺你對他一點都不重視,影響溝通效果;第三種,聽我想聽,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地聽,只沉迷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不在意孩子想表達什麼,這種聽不但只能收取到片面的資訊,還會讓説的人失去説的慾望,阻礙溝通交流。
而真正有效的聽,是完全性傾聽。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安靜傾聽,不打斷孩子説話;第二,用心觀察,看孩子的言語資訊和非言語資訊是否一致;第三,共情回應,反饋聽到的內容與感受;第四,只聽不評,不分析對錯;第五,保持耐心,讓孩子自由、盡情表達;第六,體察孩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果我們能夠完全放下自己,不帶任何評價和批判,充滿好奇和信任地去傾聽,孩子不僅會更加信任我們,願意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自己也會變得柔和而有力量,能夠給到孩子真正的共情回應和有效支援。
第四步:説
説是共情回應的常見方式,指的是通過行為和語言對孩子的情緒和想法進行積極回應,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
共情回應的技巧有三個。第一個是內容回應,就是重復所聽到的孩子錶述的內容,或者把看到的事實描述給他。例如我在《最愛不過我懂你》這本書中,曾舉過這樣兩個例子:
孩子:媽媽,妹妹是個壞孩子,總是把我的書畫得亂七八糟。
內容回應:媽媽聽到你説,妹妹把你的書畫亂了。
5歲的成成學拍皮球,怎麼也學不會,把球扔在地上,哭了起來。
內容回應:你很努力地在學習拍球,但怎麼也學不會。
在使用內容回應時,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一定要放下指責和評價,只如實地描述內容。
第二個是情感回應,就是對孩子所説內容背後的情緒情感進行回應。情感回應既能讓孩子産生更高層次的共鳴,也能有效幫助孩子提升情緒識別和理解能力。以上述兩個案例為例:
孩子:媽媽,妹妹是個壞孩子,總是把我的書畫得亂七八糟。
情感回應:你感覺很生氣。
5歲的成成學拍皮球,怎麼也學不會,把球扔在地上,哭了起來。
情感回應:你感覺很受挫。
父母不用擔心自己對孩子情緒的回應夠不夠準確,只要保持真誠的態度,哪怕説得不對,孩子也不會覺得不舒服,反而會真誠表達他的真實感受。
第三個是行為回應,即當孩子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動作來回應。如,在孩子特別難過時,給他一個擁抱。父母跟孩子的肢體接觸既能幫孩子控制自己,使其不做一些過激行為,也能轉移他的注意力,平復他的情緒,同時傳遞出一個信號:“爸爸媽媽一直在支援我”。在日常生活中,這三種技巧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第五步:做
做是共情陪伴五個步驟的最後一個,但並非必要的一個。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來講,我們更注重共情回應部分,因為從理論上説,每個人都有向上生長的生命力,有自我成長的需求,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渴望。當他被理解和接納後,就會激發出這些力量,自己獨立解決問題。但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受認知經驗少的影響,他們有時會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需要我們給予一些指導。不過,在給予指導的時候,我們要把握好以下四項原則:第一,不要急於讓孩子抽離情緒;第二,不直接代替孩子解決問題;第三,不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第四,允許孩子進行失敗的探索。
以上就是共情陪伴的五個步驟。當我們帶著意識去覺察和行動時,共情能力就會慢慢提升。當然,共情陪伴是一套系統的知識體系,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座冰山,這五個步驟僅僅是海平面之上的冰山一角,或者説是“法和術”的層面;而海平面之下底層邏輯和內在要素才是父母和教師能否化“知道”為“做到”的決定性因素,是“道”的層面。但不管怎樣,不斷地練習和用心感受是必經之路。
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是預防和減少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重要因素。而共情陪伴恰恰能夠通過“共情”,讓親子和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高效,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更加和諧,讓孩子的成長更有力量,心理更加健康。(伍新春/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心理與健康》雜誌特約供稿)
花了高價卻被騙! 心理諮詢,緣何成“心病”?2024-04-25
心理觀察 | 走近回避型依戀者 如何尋找真愛?2024-04-25
《廣西壯族自治區精神衛生條例》出臺 7月1日起施行(附全文)2024-04-24
心理百科|時常感到"百無聊賴",也是一種病嗎?2024-04-24
孤獨症的音樂療育:因愛遇見 “樂”以忘憂——星光益彩天真樂團紀事2024-04-24
陪伴失獨老人走進春天 鎮江公益志願者開啟“心理健康春之旅”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