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歷時半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項目”落地開花

發佈時間:2023-11-17 10:08:5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自“自治區國家老年心理關愛行動辦公室”落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以來,由自治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鄒韶紅帶隊,自治區國家老年心理關愛行動辦公室專家團隊陸續赴阿克蘇地區、吐魯番地區、巴州、喀什地區、克州及烏魯木齊市開展培訓指導、實地調研,督導基層積極開展“自治區國家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項目”工作。

自治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鄒韶紅帶隊,自治區國家老年心理關愛行動辦公室專家團隊赴各地區開展培訓指導、實地調研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老年多種慢病共存等原因,老年人認知功能退化、心理健康問題凸顯,罹患老年癡呆症、焦慮、抑鬱的比例逐年升高。為進一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組織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的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廣泛開展老年心理關愛行動,並要求每個縣(市、區)至少一個社區或村設有老年心理關愛點。

為督促老年心理關愛行動項目在基層的落實和開展,提升基層老年心理關愛服務能力,此次自治區國家老年心理關愛行動辦公室專家團隊在各地區開展老年心理關愛點業務培訓,做調研報告等,提高基層醫院對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診治水準,增進大眾對老年人心理疾病的了解與認知。

鄒韶紅表示,關注老年人健康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臨床心理科將在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的指導下,繼續依託“自治區國家老年心理關愛行動辦公室”,在全疆範圍內進一步紮實開展老年心理關愛點培訓、技術指導、心理問題干預、轉診推薦和健康宣傳等工作。推動實現老年人心理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為護佑全疆老年人身心健康貢獻力量。

附:健康科普

老年人常見精神疾病及家庭支援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身體機能的衰退,再加上生活中的誘發因素(如退休、撫養第三代等),老年人出現抑鬱、焦慮等問題相當多,但老年精神疾病往往被掩蓋在軀體症狀之下,不容易被及時發現。

老年人常見的精神疾病有老年抑鬱症和焦慮症。

抑鬱情緒及表現

情緒:感到悲傷、內疚、麻木、容易激動,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認知: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感到失望、無助、不知道新的一天該怎麼辦,優柔寡斷、自責、自我評價過低,有時想到自殺,只關注自己,對外界失去興趣。

行為:哭泣,懶散,行動遲緩,社會交往方面表現出退縮,有暴食、自殘甚至自殺等損害自身的行為。

動機:對工作或業餘愛好喪失興趣,不願外出,不願與人交往。

軀體功能:精力下降,睡眠紊亂,食欲改變,感覺自己身體有病。

焦慮情緒及表現

思緒紛亂、不能控制思想、注意力分散、思考困難、缺少客觀性等,還存在認知歪曲,甚至於導致恐懼感;焦慮會讓人變得急躁、不耐煩、神經緊張、恐懼、容易激動;還可能會出現緊張性呆滯,想要逃跑或回避,語言不流利,坐立不安,換氣過度等。

就醫治療及家庭支援

抑鬱和焦慮情緒的相關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就應儘早到精神衛生機構進行規範治療。藥物可以有效緩解症狀,但由於老年人的代謝和解毒功能較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藥物治療時也可以改善心理環境輔以心理治療,有助於康復。

對抑鬱的老人,家人應做到不説教,傾聽、支援,陪伴鼓勵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

對焦慮的老人,家人應嘗試讓老人轉移注意力,讓老人學會自我放鬆,鼓勵老人掌握應對焦慮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