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嚴重拖延影響身心健康 孩子的三類拖延問題這樣解決

發佈時間:2023-08-16 09:25:5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歐琳娜

真正能夠積極行動的孩子,內心是自在、富足的,他們會願意為自己的現在、未來,為自己想要、喜歡、有意義的事情,為成為自己期待成為的人而踏上行動之路。

拖延,讓成年人深受其害,想做的事情不斷推後,理想因此無法實現。當了家長以後,自然擔心孩子重蹈覆轍,會想盡一切辦法幫他們從小養成好習慣。

網上可以查到很多改變孩子拖延的專業方法:比如,認知時間的價值,時間寶貴、時間的流逝就在眼前,沙漏、時鐘就是最好的例證;建立時間敏感性,設置與生活起居、學習玩耍時限相關的鬧鐘;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借助工作清單、打卡、計劃表等工具,培養孩子有計劃、有規律地生活與學習方式;感知拖延的後果,日常生活中設計獎罰規則,讓孩子自己承擔拖延所造成的後果、感受由此帶來的各種情緒;強化競爭意識以提高時效;以身作則,家長自己做不拖延的榜樣,對孩子提出要求時簡單直接,不啰嗦,不朝令夕改;相關技能訓練,進行目標感訓練、計劃能力訓練、執行力訓練、意志力訓練等。

不得不説,上述都是好方法。可是,當家長把它們用在孩子身上時,真的起作用了嗎?

“沒什麼作用。”

“收效不大。”

家長們如是説,家長們很失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概因“以死方治活人矣”!

不同的孩子,面對不同事情,表現出拖延行為的原因不同。所以,作為家長,使用的工具與方法也要隨機應變。了解造成拖延行為的真正原因,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類型一:“我就是不想做!”

符合下述選項3條以上的孩子,他們的“拖延”原因往往是“根本不想做”“不會做”或是“現在不想做”。

説得少做得多,甚至少言寡語;

想得少,做得多,甚至不善思考;

做事情堅持有毅力,甚至有時會死磕;

易衝動,常常用打架解決衝突;

習慣於堅持自己做事的節奏、方式,甚至表現為固執、“軸”、勸不動;

話要不然不説,説就簡單直接;

踏實肯幹,很少思考或選擇捷徑。

想幫助這一類型孩子解決拖延問題,首先要嘗試幫他們建立“我要做”的意願。

現實中,對於孩子“現在不想做”或“根本不想做”的事情,你越是苦口婆心地勸、越是採用更多方法手段,他越是不做。當他不得不答應你去做的時候,就會採用“拖延”戰術希望將事情拖到不用做。所以家長不妨先考慮一下,你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是必須現在做的嗎?如果是,那就應該繼續思考如何將你要孩子做的事與他正在做的、想做的事情進行融合,讓他産生主動意願。

對於孩子不會做的事情,最簡單的方法是教他做,他們擅于通過模倣行為完成學習。年齡小的可以手把手教,年齡大的可以演示多遍供模倣。這些孩子擅於以量變積累到質變,可以通過多次重復以達到理解,比如刷題就是很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

這些孩子喜歡按步驟行動,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列出行動清單,完成一項“打勾”一項。他們也很擅于接收直接的指令,你可以直接告訴他要做什麼、不許做什麼。同時,他們有難於理解看不見摸不到事物的特徵,所以家長在溝通時應該儘量避免各類説教,以及教授複雜或者過於抽象的方法。

類型二:“我不喜歡做這些。”

符合下述3條以上選項的孩子,他們的“拖延”原因往往是對要做的事情引不起興致,或是覺得太簡單沒有挑戰,也可能是事情太難、讓他擔心做不好會有挫敗感,又或是無法將事情完成到他自己滿意的程度因而缺乏動力。

心思細膩,情感豐富;

熱愛一切美的人、物、景;

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悲秋傷春;

溫暖有愛心,對朋友、小動物憐愛;

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經常因此有情緒起伏;

善解人意,共情能力強;

根據喜好做事,甚至會任性、矯情;

有靈性、有個性,喜歡創意創新,對循規蹈矩不耐煩。

想幫助這樣的孩子解決拖延問題,就要幫他們建立“我能做”的信心,並激發他做這件事情的激情。

如果他喜歡贏的感覺,就調動他的競爭意識來激發他;如果他喜歡被讚美,可以用鼓勵來激發他;如果這件事情有一定難度,則可以通過幫助他回憶過去的高光時刻,或者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經歷,調動孩子發現“我行”的實際案例和內心感受來激發他。

當然,家長也要充分考慮這件事情的難度會不會超出孩子能力範圍太多了?

這樣的孩子適合通過一次次的成功經驗、成就感的累積,對自己“我行”的能力建立信心和抗壓力。如果記憶中大多是失敗的感受,就會讓他們失去對自己的信任,難以産生激情與行動力。

要不斷增強他們對於“我行”的認知,這份認知極其重要。他們在意別人的看法,會不由自主地去比較。如果別人做得到,自己卻做不到的話,便容易産生“我不行”的消極感受,從而加重這些孩子的自我否定、表現出進一步的拖延。

類型三:“我為什麼要做呀?”

符合下述選項3條以上的孩子,他們的“拖延”原因比較多。可能是因為沒有想清楚為什麼要做、也可能是因為此時還不知道該怎麼做、也許是因為關注點不在這件事情上,或許是認為這件事並不重要、甚至根本沒必要做等。

思維敏捷活躍;

收集知識、資訊能力強,並善於歸納總結;

説話有自己的體系,俗稱一套一套的;

邏輯結構化,善於理性分析事情;

經常處於思考之中,人小想的事情不少;

喜歡用道理説服別人,能用嘴説清楚的就不動手;

喜歡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想幫助這樣的孩子解決拖延問題,就先要和他們一起搞清楚做這件事情的動因。

對於這些孩子來講,做事情既然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那它就必須是有用、有意義的,否則就是在浪費時間。所以,講清楚這件事情對於孩子現在、未來(尤其是未來)的好處和意義,是推動他們放下拖延、採取行動的關鍵一步。

其次,當他們處於思考狀態,遲遲沒有動手的時候,家長可以引領孩子通過實踐嘗試,對失敗原因進行分析去完善思考。

第三,在事情完成後進行復盤和經驗總結,也可以有效幫助這些孩子在下次做事前減少拖延的可能。

一般來説,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表現。

這個描述讓拖延症看上去十分可怕,但我們也要清楚這只是針對成年人的某種心理狀況的描述而已。

對於孩子而言,所謂的拖延現象遠遠達不到“症”的程度,並且原因也多種多樣。有的孩子僅僅是在特定時期、特定事情或特定狀態下才會出現拖延現象。而當家長過於關注或重視的時候,反而會真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發展成“症”。

真正能夠積極行動的孩子,他的內心是自在、富足的,他會願意為自己的現在、未來,為自己想要、喜歡、有意義的事情,為成為自己期待成為的人而踏上行動之路。

路上,拖延也許還在,但將不再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