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心”錦囊!這位心理醫生有一把“核心鑰匙”
發佈時間:2023-08-14 14:18:53 | 來源:新聞晨報 | 作者:佚名暑假過半,很多家庭在忙著“檢查作業”,但也有少數家庭正“走進風雨”——開學往往是學生心理問題爆發季,心理不穩定的孩子往往在開學前後發生問題。
最近,一名初二女生的家長聽了學校老師建議,緊急求診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理科主任康傳媛教授。家長告訴記者:“康醫生在學生心理方面堪稱神奇女俠,我女兒只看了她一次門診就有明顯變化,一年多來第一次笑了。”
僅僅一次門診就讓人看到希望,這種奇跡是怎麼發生的?康傳媛有一把“核心鑰匙”:青少年尚未發展出穩固的自我意識和完備的心理調節技能,這是與成年人完全不同的,恰恰也是心理干預的核心所在。
康醫師的心得
青少年工作的法寶就是為他們提供心理安全感。我的臨床經驗發現: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和成年人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那就是當青少年週遭的人際關係得到改善,一旦能找到一個為TA提供心理安全的“安全基地”時,其情緒的改善往往比成年人要迅速和明顯得多。在我科的住院病房,青少年在住院期間由於身處一個比較輕鬆、支援性、滋養性的人際關係中,很多患者的情緒感受往往和在院外很不一樣。
抑鬱症治療中有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叫做人際關係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IPT理論認為患者之所以出現症狀,是其生命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沒有足夠的人際支援去幫助他克服困難,或者是患者本身的困難就是人際關係衝突導致的。因此,IPT的目標就是增加患者的人際支援,提高他的人際交往技巧,減少人際衝突。IPT認為一個人潛意識裏邊的依戀需求和親密關係需求一旦得到滿足,心理狀態就能穩定,抑鬱症狀也能得到改善;同時理智大腦能重啟工作、發展出內驅力去克服困難,展現出心理韌力。
在這個案例中,我一如既往在諮詢過程中真誠、穩定的表達關切,對她的苦惱給予回應和共情,讓她感覺到被理解和被接納,讓她感覺到我和她“在一起”。可能這就是為什麼一次門診接觸,這個患者就會發生一些變化的原因。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這樣的體驗對患者可能非常珍貴,或者在TA原來的生活中非常稀少。一個已經付諸自殘、主動求診的患者多半是已經發生了自我的調節機制不能處理的問題,往往是在其生命當中能夠提供這種心理安全體驗的“安全基地”失效或沒有發揮好功能。
支撐起青少年心理健康“屋宇”的兩根大梁分別是學校和家庭,其中家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無論現實世界有怎樣的風風雨雨,只要主要照料者(父母)能始終穩定、溫暖,理解孩子,在情感上支援孩子並陪伴他們去解決現實困難,家庭就能發揮青少年心理壓力的減壓器、穩定器和調節器的“安全基地”功能。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一些父母由於自己的成長中或現實的困難和壓力,當孩子出現麻煩時,父母要麼只會批評孩子和講大道理,一通暴力輸出;或者父母由於太忙或自身的心理狀態都岌岌可危、無暇顧及孩子的困難。
因此,和青少年工作的另外一個法寶是為他們的父母提供心理安全感。專業人員不要試圖成為比父母更好的照料者,而是要協助、指導父母成為更好的父母。因為無論專業人員的工作怎麼樣,最終也無法替代和青少年朝夕相處的父母。不要批評他們,嘗試去理解他們的壓力、困惑,就算以前有些地方不妥當,鼓勵父母經過學習和調整之後,一切可以變得更好。只有同時給到青少年和父母的心理安全感,才有可能真正從長遠幫到青少年。
因此,我和這位患者的媽媽也在當天的就診過程中做了一些溝通。給她做了一些簡單的心理教育、共情和支援。經過評估後,建議媽媽也單獨尋求一些心理衛生服務,只有媽媽狀態好起來,孩子才會好。
初中和高中的六七年橫跨整個青少年階段,孩子既要面臨發育期激素變化的衝擊,還要面對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等等各個方面。當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老師叫家長來學校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假定孩子有錯,或者認定孩子是故意做壞事,應該首先成為孩子的心理“安全基地”,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青少年情緒障礙的處理中,還有一個方法非常值得推薦,這就是運動療法。運動所帶來的獲益是多個層面和多個維度的。首先,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培養孩子們克服困難的韌力和毅力。同時,一些團隊的運動還能夠增加人際交往、提高個體團隊合作的能力。運動也會帶來一些生理性的變化。除了大眾熟知的對心肺能力的提高之外,運動還可以促進大腦産生一些有益的神經遞質、減輕大腦炎症和應激氧化過程,從而對大腦起到保護作用。在東方醫院,目前有一個項目就是通過有氧運動治療青少年的輕度抑鬱,孩子只需要遵從運動處方,醫生通過遠端監控心率等指標檢測治療依從性,就可能達到“自産藥物”,無需服藥的效果。
“核心鑰匙”:
一、要給孩子建造一個心理的“安全基地”。
二、父母學會“陪伴孩子成長”,只有父母心理狀態穩定、安全,才能傳遞給孩子力量和安全。
三、運動是一味良藥,假如不知道做什麼,先一起動起來吧。
半數人會受心病困擾 國家應加強心理健康服務2023-08-25
正念提升幸福感的科學證據尚不足2023-08-25
如何緩解悲秋情緒?多做這些運動助你平安度秋2023-08-25
接納焦慮提升行動力2023-08-25
建立邊界感,告別成長的煩惱2023-08-24
回應新時代,促進“心”健康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