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啟動。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及新媒體的采編人員深入廣東、安徽和四川,記錄改革巨變,描繪開放華章。
2017年1月10日,網路媒體“走轉改”暨“溫暖中國”新春走基層主題採訪活動火熱開展。網媒編輯記者赴福建福州,開始了新年第一“走”。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貴州省桐梓縣花園村的大山組採訪,發現這個小山村環境美了,大路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整個山村舊貌換新顏。在扶貧方面,貧困戶通過退耕還林項目帶動,獲得果樹苗、方竹筍苗,泡桐樹苗等,通過種植增加收入。
正在為患者轉床的楊麗(左一)。今(14)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楊麗和王莉兩位軍嫂分別通過電話聯繫丈夫,打算互道平安後,就繼續堅守護理崗位。楊麗與仍在崗位上值班堅守的丈夫視頻連線。
紫鳳社區提質改造前後對比照2月2日,岳陽市岳陽樓區岳陽樓街道岳陽樓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服務。走進常德市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太陽谷鄭家河社區,一棟棟庭院式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樓邊池塘波光粼粼;
“用畫筆展示春運工作的點點滴滴,就是希望旅客理解我們的工作,共同營造和諧溫馨的回家旅途。”在春運的大舞臺上,一名來自西安客運段的“動姐”劉夢,在工作之餘,她喜歡用畫筆記錄下她與旅客的點滴小事。
這幾年,秀山縣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光是隘口鎮就投入2150萬元硬化了通村、通組公路和人行便道。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硬化公路,2017年10月鋪進了村子,鋪到熊朝發的家門口,曾經“窮得不像樣子”的富裕村很快就有了新變化。
作為口岸城市,滿洲裏不僅僅滿足於做進出口貿易的“驛站”,近年來,它努力尋求突破和産業轉型升級,發展進口加工産業。
2月8日,離春節還有短短一週,作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陣地,杭州市民之家的各個辦事窗口依舊排了不少市民,不過市民們沒一會就會更換一撥,各類自助一體機、高效的辦事流程以及溫馨的諮詢導引,讓辦事速度越來越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以前鄉村衰落呈現空心化,到近年鄉村振興吸引人才,浙江把群山環繞、山清水秀的環境,變為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一名機器人宣講大使“優友”亮相南昌市西湖區,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並與到場群眾問答互動。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奮戰在春運幕後,精心維護、保養雨棚和地磚,保障旅客們的出行安全。
近年來,依託山西呂梁的“呂梁山護工”計劃,石樓縣將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
從2013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到2014年實現整村脫貧,再到2017年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9500余元。現在生活好了,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小村的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構成了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主力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村官,來自城市的機關幹部,來自各個行業、各個崗位的第一書記,共同為消除貧困而努力著。
“要想當好責任人,先得當好一家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佔到福州市的近1/5,閩清縣委要求全縣扶貧幹部都得學會“‘家’字扶貧工作法”——“話家常、辦家事、成家人”。吳詩銳順著這思路找到了融入方善模家的新招:每月一場家庭會,全家一起想辦法。找個項目、幫助治病、修繕老宅……摸出了方善模的這些心願,也焐熱了方善模的心,趁著熱乎勁兩人還互認了兄弟。
每年有很多從南邊騎摩托車返鄉過年的。他們在路上如果遇到困難怎麼辦?長沙縣委、縣政府決定把溫暖送到回家過年的“騎士”身邊,在107國道唐田治超站、S207與開元路交會處、東八路青松養老公寓門口開設三個“溫暖驛站”,對途經長沙縣段的騎乘摩托車返鄉過年務工人員提供志願服務。
在祖國版圖的西北角,阿爾泰山的南麓,駐守著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白哈巴邊防連,官兵常年擔負著172公里邊境線的守防任務,這裡冬季雪深路險,只能夠依靠軍馬巡邏執勤。摔下馬背的托裏肯是第一次參與長線巡邏,他騎的馬受驚跑遠,王鑫趕緊騎馬追回。
又到一年春運時。每年的這個時候,鐵路工作人員或是奔忙在股道內,或是穿梭在人群中,或是堅守在小站裏。他們堅守在一線,用“暖心服務”送每一位旅客回家團圓。
“莊戶學院”是沙北頭村依託蔬菜專業合作社在2016年成立的,目的是培養新型農民。目前“莊戶學院”擁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服務大樓、千畝示範種植基地和8個盆景葡萄智慧溫室大棚。
“今年是養羊收入最好的一年。”武小斌算了一筆賬:1斤羊肉至少多賣了5元。每只羊按50斤算,總共150隻羊,算下來就是37500元,這都是多賺的。
望都縣10多個現代農業園流轉土地13200畝,帶動3500多個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4000多元。去年底河北首批三個縣宣佈脫貧,望都榜上有名。
按照中央關於全國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要求,根據中央網信辦統一安排部署,貴州省委網信辦于2月7日至2月11日組織全省網路媒體采編人員開展“新時代、新夢想”新春走基層活動。
2月5日,記者獲悉,不同於以往的出行,南昌火車站今年春運出臺了掃碼實時查詢余票、微信支付等服務新舉措,方便旅客查票、購票,助力春運出行。
保管處平均每天撿到旅客遺失物品有2至3件,目前,保管處存放的行李已有上千件,其中箱包佔比較高,此外還包括錢包、手機、筆記型電腦等貴重物品。一直以來,丟失物品後回來認領的旅客並不多,最後只有不到20%的行李能夠物歸原主。
在重慶,“棒棒”和火鍋店一樣,是這座城市的特色,隨處可見。山城重慶因坡陡難行,“棒棒”們靠著一根扁擔、一個肩膀,爬坡越坎,穿街走巷。冉光輝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他為自己平凡的夢想而努力奮鬥,憑藉一根棒棒扛起了一個家,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骨氣與擔當。
在四川省邛崍市天台山鎮,有這麼一戶人家遠近聞名。一家三代七口人,全部紮根山區為教育,用知識、堅守和奮鬥把一輩又一輩的山村孩子送出了大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清晨的窗外寒風淩冽,坐在廣州公交集團電車公司調度室的馮淑妍坦然微笑著告訴記者。曾才星檢查車輛前,一位敦厚的技術人員手裏一直捧著一台電腦,電腦上密布著各種圖表和數字。
昨天清晨4時30分,天還沒亮,周業明就已經來到自己的崗位上。周業明來自江蘇宿遷,是溫州龍灣國際機場行李打包處的一名打包員,工作已有4年。
“高山雲霧出好茶”,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德化鎮荒田村就是這樣的産茶勝地。除了大樹茶留養,當地政府還全面推進生態茶園立體改造,套種核桃等經濟作物,發展林下經濟,種植黃精、養雞等。
“咱村有了扶貧小組長,他承包的大棚,優先讓咱們去幹活。 宋月華説,家裏種了4畝西瓜,一年純收入1萬元;在村集體大棚務工,一年有1萬元;去年9月,村裏介紹到新疆摘棉花,2個月賺了2萬元;
(金童)悠揚的歌聲、整齊的舞蹈、不輸于專業院團的越劇表演……今天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村晚”在麗水市青田海口鎮海口村農村文化禮堂上演。年關將近,各家各戶也開始準備過年的事宜,“村晚”這道文化大餐,這些年已經成為村民們不容錯過的集體活動。
連日來,在盤山腳下的一塊麥田裏,薊州盤山供電服務中心外勤班班長蔣井陽帶領25名員工正在進行10千伏線路改造,有的架設新導線,有的夯實桿基,員工們的臉被凍得通紅。“這條線路運作了幾十年,已嚴重老化,再加上供電半徑過長,常出現低電壓現象,影響西後峪等周邊村民用電。
家訓朗誦,太極劍舞,祖孫三代同臺潑墨……儘管室外寒意逼人,在青田縣海口村文化禮堂,春意盎然。鄉村春晚以萌生於民間、根植于鄉村、來源於群眾的草根特性,引發廣大鄉村群眾熱情參與和推廣複製。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春運對於鐵路職工來説,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今天我們將跟隨央廣記者岳旭輝、山西臺記者杜佳梁的腳步,走進山西呂梁山中的一座四等小站。
溫州市永嘉縣碧蓮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科門診室裏一派暖意:十幾個老人圍坐在此,眼裏充滿期待,再過一會兒,從溫州市區來的名醫、主任中醫師朱雪瓊就要過來給大夥兒看病。”提及朱醫生來給村民們看病,在衛生院中藥館門口,幾個老人讚不絕口。
啟動儀式後,參會的編輯記者兵分三路,奔赴北京12306大數據中心、北京火車站,上海復興號高鐵,廣州夜間高鐵檢修點、農民工專列等基層工作一線開展採訪報道。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中宣部1日在鐵路總公司舉行啟動儀式,對2018年“新春走基層”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暨春運宣傳進行動員部署。
2018年鐵路春運自2月1日開始,至3月12日結束,為期40天。預計發送旅客3.9億人次。
為應對巨大的返鄉乘車需求,中國鐵路總公司今年將在每天開行圖定旅客列車的基礎增加運力150萬人左右。
據了解,為全面落實“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讓旅客體驗更美好”的春運工作新理念,北京客運段對高鐵增開列車做好全面準備工作。
隨著北京--重慶北站3603次首趟增開列車0時52分的開行,北京局集團公司2018年的春運工作正式全面啟動。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走進廣東。
在這裡,你將感受到天府新區對人才和智慧的的尊重與渴求,一個築巢引鳳,以人為中心的城市正在對全世界發出號召。此次走訪,涵蓋了多個文化歷史名地,除了三星堆博物館還有閬中南津關古鎮、鄧小平故里等。
炒貨、臘味、服裝等“老三樣”廣式年貨不僅未式微,而且觸網後賣得更走俏;年輕人孝順父母的方式也悄然變化,往昔讓父母管飽,如今讓父母過好,高科技産品如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智慧電器成為街坊年貨清單上的“新選項”。
淮安新農村在脫貧之路上各有特色,特色精準扶貧舉措不斷涌現,精準扶貧的概念也在不斷豐富。精準扶貧,貴在“精”,重在“準”,不僅要在經濟上對困難群眾進行幫扶,更要想方設法促進健康脫貧和文化脫貧。
一堂生動的太空“實驗課”在中國航太員大隊航太員王亞平的講授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巾幗英姿 藍天寫芳華 煙臺市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這個位於膠東半島的小村莊以盛産大櫻桃聞名,王亞平就是從這個漫山遍野種滿櫻桃樹的村莊走出來的。
邁入新時代,四川正用“讓文物活在當下,讓民俗走出國門”的新作為煥發出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的新氣象。
昔日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早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在乾淨平坦道路上嬉戲玩耍,村民們也住進了獨具川東民居特色的美麗新村。
廣安産業園構建産城聯動的“一體化營城”平臺,探索打造全國性區域合作樣板,用“廣深模式”,續寫春天的故事。
1月26日,綿綿細雨中,2018“新時代 新夢想”全國網媒新春走基層活動一行,來到四川廣安鄧小平故里。記者一行先來到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該館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由序廳、三個陳列展廳、電影廳、珍藏廳等組成。
據了解,會龍村位於代市鎮西部,距離代市場鎮3.5公里,幅員面積1.1平方公里,以淺丘地貌為主,耕地面積1256.8畝(其中田693畝、土563.8畝),共8個村民小組、334戶、1111人,勞動力668人。(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四年前,村裏沒有一條硬化公路,也沒有發展自主産業,村民只能‘靠天吃飯’。
鄧小平故里位於四川廣安市協興鎮牌坊村,距市區7公里,是全國唯一以紀念鄧小平同志為主題內容的紀念園區。其中,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距鄧小平故居約500米,在2014年鄧小平誕辰100週年之際落成開館,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紀念鄧小平同志光輝一生為專題的陳列館。
一瞬間,記者仿佛看到了像那座銅像般端坐在凳子上的小平手拿書本的稚嫩模樣。隆敏攝記者們矗立在小平銅像前,眼前的這位老人嘴角帶笑端坐在椅子上,睿智而慈祥地看向前方,誰也不知道他在思考什麼。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們首先來到了鄧小平銅像廣場,以三鞠躬深深地緬懷鄧小平同志,表達對一代偉人的敬仰與懷念之情。
至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的閬中古城,位於四川北部,嘉陵江水三面環繞,青青群山四面合圍,山川形勝,風光秀美,詩聖杜甫感嘆“閬州城南天下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自主創新的路上,既有中國裝備製造業“國家隊”,也有新進崛起的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鋁燃料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材料豐富、性價比高、安全環保、綠色迴圈等特性,成為綠色能源應用、發展的新方向。
古詩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今從“青天”入蜀,不過一盞茶功夫,飛機就穩穩趴在了雙流機場的跑道上,入蜀之道,終不再是詩仙眼中的畏途。
當晨曦微露,第一縷陽光越過浮(浮梁)北山區的茶山林海,照亮了贛皖邊界的古村——浮梁縣經公橋鎮源港村時,一幅藏于深山的“秀美鄉村”畫卷徐徐的露出了動人的容顏,高高的馬頭墻、古老莊重的宗族祠堂在如黛的青山中環擁成一幅新鮮而濕潤的巨幅水墨畫……
1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廣東站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名采編人員沿深圳、汕頭、潮州、惠州、廣州一路深入走訪,挖掘這片改革開放先行地上誕生、延續、醞釀著的精神夢想。
三水鎮地處四川省廣漢市東南部,因鴨子河、石亭江和綿遠河流經境內得名。廣漢市曾率先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第一個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富有“敢為天下先”精神的三水鎮人,2014年走在新一輪改革的前列,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
2016年9月,在國家外交部舉辦的“開放的中國:看四川·看世界”全球推介活動中,古蜀之源三星堆作為四川向世界推出的文化名片,再次登上了國家外交的舞臺。如今,“成都大熊貓”文化品牌已在國際上擁有極高知名度與美譽度,成為野生保護動物文化旅遊品牌大IP。
1月24日上午,2018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四川站)媒體團來到了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水鎮的友誼村和易家河壩旅遊景區。當天,濛濛的細雨浸濕了三水鎮大地,整潔的道路和優美的環境和以往早已不同。
2014年,四川天府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2015年成都新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獲國家批復。成都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以前村裏道路都是泥巴,現在修了水泥路;以前居住的是土坯房,現在家家住上了小洋樓……”1月23日上午,成都三星街道南新村83歲的郭玉瓊老人坐在自家門前,向記者們講述著近年來村裏的新氣象、新變化。
廣東的觀背村、松樹崗村、五聯村這三個村發展新農村建設各有妙招,記者帶您一道感受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內四座單元式航廈猶如四隻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著古蜀文明在成都這片神奇土地上歷經三千餘年的延續、傳承和生長,寓意著成都新機場以獨有自信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
四川天府新區自2014年獲批國家級新區以來,著力推進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發展,構建都市風貌和鄉村風情交相輝映,現代生活和田園生態相得益彰的新型城鄉形態。
1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全國網媒新春走基層四川站活動在成都啟動。
小康不小康,像嚴金昌、方克枝、楊金海這樣的老鄉們説了算。可喜的是,在今天的中華大地上,很多的嚴金昌、方克枝、楊金海們生活越來越美好、越活越有盼頭。
無論是五聯村、松樹崗村還是觀背村,新農村建設所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來自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希望。
水面垃圾無人清運,山上垃圾無人清理,一到汛期,垃圾就在順著小溝小渠全部匯聚到新安江裏,這是新安江治理之前的生活情景。如今,這裡水色佳美,群山蜿蜒,宛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被稱為山水畫廊。
“健康扶貧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千萬貧困戶獲得實惠,看病、吃藥、住院負擔大大降低。中青線上傅曉玲表示,在安徽大地上行走的時候,腦海裏時常浮現去年此時在福建參與新春走基層的情形。
六郎鎮位於蕪湖縣西北部,是蕪湖市和蕪湖縣之間的中心節點鎮,G329貫穿全境,對於穿過六郎的這段道路,今天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專門來這裡“走夜路”。
安徽省蕪湖縣六郎鎮官巷村村民陶曉軍怎麼想不到,家門口的河流、池塘又可以淘米洗菜了。經過清塘水、凈河水、治污水,一系列組合拳之下,夢裏的江南水鄉逐漸又回來了。
“路窄屋破、人雜車多、垃圾滿地、污水橫流”,觀背村這個典型的“城中村”歷經三年多時間的改造,化繭成蝶,如今已是充滿文藝氣息的“壁畫村”“文化村”“先進村”,一躍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典型。
在王敏看來,只有持續學習,才能在到已經到來的智慧時代持續保持競爭力。
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六郎鎮的329國道旁,曾是有名的殷港工業集中區,但隨著産業轉型升級,小鎮的傳統工業企業逐漸被淘汰,留下了大片的空置廠房。
” 2017年1月17日,記者走訪金寨縣貧困戶發現,隨著健康扶貧各項政策的實施,貧困戶看病、住院負擔大大降低,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的貧困戶過上了安穩日子。因病致貧的申術發和江傳勝之所以能享受優厚的報銷政策,源於安徽省針對貧困戶落實了“兩免兩降四提高”待遇,率先推出“351”兜底保障和“180”補充保障民生工程等健康扶貧政策。
1月17日,“新春走基層”採訪團(安徽站)一行人來到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安徽省金寨縣。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沉睡的大山甦醒了,落後的面貌改變了,貧困的群眾增收了……改革開放40年,老區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集這些響噹噹的名頭于一身的城市,便是廣東潮州。
2014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汕頭經濟特區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要把華僑試驗區打造成汕頭經濟特區的經濟增長點,帶動粵東地區振興發展。2014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汕頭經濟特區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要把華僑試驗區打造成汕頭經濟特區的經濟增長點,帶動粵東地區振興發展。
潮州古街巷的民宿客棧內,人們圍坐在一起,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裏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吳耀潮告訴記者,形式靈活地學習十九大精神在潮州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區歷史古街巷內並不鮮見。
針對昨天網路流傳的哈爾濱江面上的“暴力視頻”,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官方微網志今日發佈通報稱,已對兩名涉案人員進行了行政拘留處理。今日通報表示,該視頻拍攝時間為2017年12月31日,當天下午,哈爾濱市松北公安分局接到報警後,已對兩名涉案人員進行了行政拘留處理。
金寨縣白塔畈鎮劉衝村是全國較早試點光伏扶貧的村莊。登上金寨縣白塔畈鎮劉衝村南的山丘,一塊塊光伏發電板連成板的海洋,光伏電站不但成為當地新的風景,也為當地經濟增添了新的增長點。
據悉,2016年開始,劉衝村易地搬遷安置規劃選址,建成住房60套180間,2016年11月遷入60戶245人其中包含貧困戶16戶61人、移民戶15戶78人和一般危房戶31戶116人,貧困戶與移民戶交叉2戶10人,2017年實現易地扶貧搬遷4戶9人。
2018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安徽站)來到位於革命老區安徽金寨的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和烈士紀念館。
鳳陽縣東陵村新農村建設資金互助合作社社員陳如芬。(中國台灣網 王鑫 攝) 中國台灣網合肥1月16日電 (記者 王鑫)前段時間的一場大雪席捲了江淮,壓垮了安徽省鳳陽縣東陵村農民陳如芬的幾個溫室大棚。(中國台灣網 王鑫 攝) 陳如芬所承保溫室大棚所在得東陵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陳冠玉告訴大家,再過幾天東陵村的合作社就成立十週年了,到時候希望大家都能來看看。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莉 攝 陳如芬如今已脫貧,除了她自己的奮鬥,也少不了東陵村合作社的幫助。
安徽省金寨縣是有名的革命老區,這塊土地上先後誕生過12支紅軍隊伍,走出了一大批革命將領。但這裡也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各級政府在扶貧開發上下足了苦工,健康扶貧、光伏脫貧、易地搬遷、就業脫貧等舉措層出不窮。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大包乾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40多年來,國家農業發展經歷了農業結構調整、建設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等多項探索,鳳陽的農民也在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中進行著新變革,開創著自己的新生活。
幾年間,小崗村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大學生進村創業,發展雙孢菇生産;土地流轉起來,鋪開了4300畝高標準農業示範田、葡萄種植園;建起了大包乾紀念館、當年農家等紅色景點;一半以上村民辦起農家樂,平均兩家一個超市;GLG農産品深加工産業園落戶。
小崗村村委會主任周群之發現,這幾年,小崗村通過以點帶面的方法發展多元産業,有利於帶動更多村民加入脫貧致富的浪潮,同時更一步步吸納著青年返鄉創業。在他看來,生活在“鄉風文明,産業興旺”的小村落中,這裡的村民不僅是當家人,又是致富人。
傳播君兵分兩路在廣東、安徽實地探訪,見證這群網媒人如何用妙筆描繪新時代故事。
改革開放40年之際,扮演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領頭羊角色的小崗如何再出發?剛剛履新的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的李錦柱已經有了答案,“要在處理好農民跟土地關係的基礎上,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記者近日走訪小崗村,這裡的種糧大戶、養殖大戶等一批思想活躍、敢想敢幹的新型農民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從土地中來,到土地中去,正深刻改變著農村的舊面貌。
群眾在哪,新時代的故事就在哪。1月15日下午,江蘇省委網信辦在省廣電總臺舉行“新時代 新夢想”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啟動儀式。
2017年春節期間,海紅十字醫院胸痛中心的醫護人員晝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搶救每一個瀕危的生命堅持同時間賽跑、與死神博弈,他們的辛勞也獲得了病人家屬的讚揚和肯定。
2017年1月23日,新春佳節將至,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心苑社會工作服務社組織了“氣球燈籠祈福迎新春 ”的親子活動,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和家長前來參與。
“走油”、烙“火勺”、滿族剪紙、寫滿語春聯……這些是赫圖阿拉村每年春節的傳統項目。過年這幾天還可以在大集上吃到最正宗的滿族特色小吃:粘“火勺”、煎餅、炸麻花、小豆瓣……
大年初五,記者來到夏縣王村“花饃大王”——59歲王銀菊的家裏,一進屋就看到滿炕的製作工具和醒面劑子,而王銀菊正忙著為親戚家即將過一歲生日的孫子趕制“虎頭”花饃。
苗家鄉村代課教師以家為校二十載
暴走山路三十年的鄉村代課教師
小村裏有了“創匠” 鄉村旅遊更時尚
廣西恭城:春節將至 大紅燈籠年味濃
梁雲文化大院裏的那些“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