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2月8日電  題:今年多賺了三四萬——“羊館”武小斌的網路賣羊記

年關將至,35歲的“羊倌”武小斌有些忙。

上午9點,零下12℃。他提著一大桶玉米,冒著嚴寒走向了家門口的羊圈。

“咻——咻——”,武小斌喚了幾聲,150隻山羊像翻滾的雲朵一樣涌過來,將他團團圍住。順著5米長的食槽,武小斌一字溜地將玉米撒了下去。

這是武小斌養羊的第5個年頭。跟很多中國人一樣,到了年關,他也習慣算算自己今年的收成。

“今年是養羊收入最好的一年。”武小斌算了一筆賬:1斤羊肉至少多賣了5元。每只羊按50斤算,總共150隻羊,算下來就是37500元,這都是多賺的。

這個數字,連武小斌自己都有些驚嘆,畢竟2017年這個時候,他所在的泥河溝村連快遞都發不了。當時他還在為羊肉的銷路發著愁。

泥河溝村,隸屬陜西省榆林市佳縣,每人平均可耕地只有兩分,全村800多人收入來源主要靠山地種棗。除了種棗,武小斌又養了100多只羊。“沒辦法,就想多個保障。”

泥河溝三面環山、東臨黃河,2017年之前幾乎與外界隔絕,客商很少來,即便來了,價格也是壓到最低。沒有路,羊肉賣不出不,只能在本村銷。“價格起不來,1斤25元左右。”

2017年8月,全長828.5公里的沿黃公路通車,從泥河溝到佳縣縣城,20公里的路程都是柏油路,開車只需半小時。

可以發快遞了!——這是武小斌當時的第一反應。曾走南闖北打過零工的他,知道“能發快遞,羊肉就能賣到天南海北。”

接上網際網路,武小斌找到了西安、廣州的幾家線上農戶市集平臺,推介泥河溝“純吃草的生態羊”。客戶多起來,羊的身價也貴了。“1斤漲到了35元左右,1隻羊多賣好幾百元。”

當天下午,武小斌又忙著打包羊肉。越是年底訂單越多,最近他每天都得去兩趟佳縣縣城發快遞,主要是羊肉和棗。

小汽車賓士起來,武小斌開始聊起車輪下的沿黃公路。“沒這條路的時候,我們去縣城去通鎮,只有一條很窄的山路,人工鑿出來的,出去一趟得五六個小時。你看現在出山多方便,隨裝、隨走、隨到。

武小斌告訴記者,幾十年前他的父輩還在黃河上拉縴走船,當年把大批的紅棗逆水運到府谷縣,一個來回要20多天。

到了縣城,武小斌輕車熟路,連續跑了兩個快遞點,不少人跟他打招呼,托他下趟帶點棗或羊肉。這些人,以前與武小斌隔著幾重大山,甚至都不知道泥河溝在哪。如今,他們都是武小斌朋友圈的熟客。

回到家,武小斌繼續“電商生活”:網上推介,接單打包。“現在村裏有了1000多只羊,但都是老年人在養,不會上網,不會真空打包,我就代辦了。”

武小斌又一次開車往縣城方向駛去。後備箱裏,是打包好的羊肉。車窗外,左邊是奔騰而去的黃河,右邊是巍巍高聳的群山。前方,12米寬的柏油馬路衝開了群山與黃河的夾圍,伸向了最寬廣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