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邛崍市天台山鎮,有這麼一戶人家遠近聞名。一家三代七口人,全部紮根山區為教育,用知識、堅守和奮鬥把一輩又一輩的山村孩子送出了大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今天的新春走基層“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就跟隨記者走進太和學校,傾聽這一家三代人紮根鄉村教育接力奮鬥的故事。

這幾天,四川邛崍的天台山鎮,年味兒越來越濃。週末的集市上,村民們都開始置辦年貨,許多去城裏打工學習的年輕人也陸續回到了家鄉。

集市上,這一聲聲“吳老師”,叫的是吳松,但又不僅僅是吳松一個人。

集市隨機採訪

“我六十多歲了,是他爺爺教的,老吳老師,高高大大的;我們的兒子孫子是他們兩個教的,都教了”。

“吳老師在太和出名的嘛,幾代人都教書的嘛,教得好”。

坐落在天台山鎮境內的太和九年制學校,輻射周邊5個行政村、9000多村民,這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吳家教過的學生。

太和學校建校67年,吳家的鄉村教師身份就傳承了67年。我們走進這所被群山環抱的學校的時候,吳松正準備給孩子們上體育課。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我們來做仰臥起坐,把腰部力量練起來。好不好。

學校裏,孩子們都愛上吳松的體育課。吳松師範學校畢業後,放棄城裏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成了太和學校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體育老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學校幾乎沒有規範的體育課,甚至連塊像樣的操場都沒有。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當時的場地是泥土地面,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到處都是水灘,所以我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我的老師和孩子們去河邊上背一些沙石,先把操場填平。

如今,泥巴操場已經脫胎換骨成了塑膠跑道,學校再也不用為戶外活動的場地發愁。

四年級的吳星輝是吳松班上的體育委員。去年,吳星輝得了一場重病,落下了不少課。快要期末考試了,這個母親外出打工,和爺爺相依為命的孩子是他們夫妻倆格外掛念的。

吳松愛人 黃玉英:你看這學期當上了體育委員,班幹部。

  吳松愛人 黃玉英:你看這學期當上了體育委員,班幹部。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體育委員聲音很洪亮,每天我上體育課,帶著同學跑步。

吳星輝的爺爺當年也是吳松爺爺的學生。回憶起五六十年前上學的事,老人家感慨萬千。

吳星輝爺爺:(當年)家裏相當困難,什麼都沒有。如果不是吳老師正兒八經關心,我根本讀不了幾年書3元多的學費,我讀幾年書一分錢沒交過。

吳松的爺爺吳世雄是吳家第一個“吳老師”,1953年主動從城裏返回太和鄉教書,一教就是29年。在吳松幼年,爺爺就是鄉里最有知識的人。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我們鄉里的很多人都願意跟他請教很多問題,我就得到了老師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印象。

當年,家境貧困導致很多孩子交不上兩三元的學費,吳世雄用自己十七八塊的月工資,幫了一個又一個。同時期在村小教書13年的奶奶,也把一個又一個瀕臨輟學的孩子找回了學校。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這裡是奶奶當年教書的村小,當時條件還是很艱苦的。

受他們影響,吳松的媽媽1979年也開始做老師。當年作為家裏唯一的勞動力,吳媽媽白天上課,下午做幾小時的農活,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批改作業。就這樣堅持了26年。

吳松母親 吳繼濤:這是我原來上課的地方,這一排是兩間教室,每個教室有40多個學生。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看到他們渴望知識的這種感受,我覺得這個工作還是可以把它勝任下來,最後我就一直堅持。

吳松的家離太和學校只有200米的距離。這一天剛好是奶奶的生日,吳松邀請我們去家裏一起熱鬧熱鬧,我們終於有機會走進了這個三代鄉村教師的家庭。

進屋的時候,奶奶正一個人安靜地在窗口讀書,完全沒有注意到我們的錄影機。吳松説,一家人當中最愛學習的就是奶奶。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現代的書,古代的書,什麼書她都讀,而且她也愛做筆記,所以她給我們講,每天一定要充電,讓自己的學識更加豐富。

已經87歲高齡的奶奶耳朵幾乎聽不見了,但她早早晚晚都要學習好幾個小時,從不間斷。吳家的客廳、臥室、門廊,到處都是書,奶奶走到哪就看到哪;對不熟悉的詞彙,還會查字典之後抄寫在個小本子上。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這是我們家的新華字典,(翻爛了)她會自己用線把它縫上接著用。她自己寫一些自己的日記,要寫日記。

記者:這都是奶奶寫的嗎?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自己寫的。字寫得很清晰的。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爺爺奶奶教育我們,不讀書不知天下事,沒有知識文化的文盲就會做蠢事,所以我們家的家風就是鼓勵自己,激勵他人。

尊教重德的家風在吳家每個人的心裏扎了根。吳松教了13年體育之後,又根據學校需要先後教過數學、物理和化學。愛人黃玉英則一直是太和學校的金牌數學老師,她帶的數學班在邛崍地區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吳松的妹妹和妹夫也都在隔壁村鎮的平樂中學教書近20年。

邛崍市太和九年制學校教師 吳松:我們幾代人的目標,都是希望我們的太和,我們家鄉的一代代人都是變得有知識,有文化,有文明,所以我們的堅守,也希望我們的孩子們,他們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高,他們就是我們的眼睛耳朵,能夠到外邊的世界去看去聽,我們也就感受到外邊世界的變化進步了。

幾天時間裏,我們跟著吳松走進了一個又一個學生的家庭。這些在我們眼裏崎嶇難走的泥土地,都是他和愛人反反覆復走了好多遍的。吳松回憶説,當年爺爺奶奶和母親走的路更不易,許多孩子都是挽起褲腳背過河的,就這樣,也堅持下來了。身處邛崍最偏僻的山鄉,曾經有幾次走出去的機會擺在吳松和愛人的面前,他們心中也有過波動,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吳松愛人 黃玉英:因為如果他走,我走,我們學校就會同時走了兩個老師,本來我們就很缺老師,那學校工作真的很難開展。

而對吳松來説,不走,最重要的原因是這裡的工作和生活讓他感到幸福,也更有希望。從事鄉村教育近30年,吳松和愛人每一天都能感覺到鄉村教育的變化。特別是近幾年來,太和學校全面開展素質教育,資訊電腦課讓農村孩子也學會用電腦;烙畫課、書法課等特色課程産生了一批優秀作品;學校還成立了足球隊、籃球隊。留守的孩子們也因此變得更陽光、更自信。

吳家三代人從教的近70年間,太和地區上萬人完成了小學和初中學業,數千人考上了高中和大學,其中不乏進入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就讀的優秀學生。如今,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已經長大成人,在各自的崗位上耕耘著,收穫著,幸福著,其中有的自己也成了老師。

多少年過去了,他們都沒有忘記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吳家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