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京津冀翻譯協會協同發展學術論壇舉行 開創翻譯協會區域合作新篇章

發佈時間:2023-09-11 14:12: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國網9月11日訊 京津冀翻譯協會協同發展學術論壇9約9日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行。

本屆論壇以“京津冀協同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主題,由北京市翻譯協會、天津市翻譯協會、河北省翻譯協會聯合主辦,天津市翻譯協會、天津外國語大學承辦。論壇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服務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探討翻譯與國際傳播領域的前沿和關鍵問題,不斷提升翻譯賦能國際傳播的水準,推動京津冀地區翻譯界深度合作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新時代精神。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羅延安,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再生,北京市翻譯協會會長張文,河北省翻譯協會會長張森,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常小玲,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周紅蕾,天津市翻譯協會會長、天津外國語大學校長陳法春分別致開幕辭。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李迎迎主持開幕式。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黨委書記、總編輯王曉輝,《中國翻譯》雜誌主編楊平,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吳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向明友,河北師範大學紐西蘭研究中心主任張森,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院院長、中東學院院長侯宇翔,中國外文局翻譯院智慧翻譯實驗室執行主任王華樹,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李晶等應邀出席論壇並作主旨發言。

王曉輝以“打造優秀人才隊伍,建立對外話語體系”為主題,探討了人才培養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雙重重要性,提出要鼓勵跨學科合作和國際合作,以推動京津冀地區在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楊平以“從國際傳播社會實踐與AI時代發展看翻譯專業教育”為主題,分析了人工智慧技術日新月異對翻譯語言服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業界視角探討新形勢下翻譯專業教育應如何順應國家現實需求和人工智慧時代發展。

吳赟以“國際傳播中的受眾與效果研究”為主題,探討了如何確保翻譯在滿足受眾需求和實現有效傳播方面發揮最大的作用。

向明友以“新時代、新文科,MTI該當何為?”為主題,強調翻譯教育在新時代的使命,包括全面發展、技術應用、跨學科合作、國際化人才、社會責任和職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以適應全球化和數字化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張森以“‘三螺旋’視域下的高端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為主題,聚焦于學術、産業和政府三個層面的合作與發展,以推動翻譯專業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升級,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侯宇翔以“多語種翻譯人才的需求與供給”為主題,強調了全面提高多語種翻譯人才自主培養品質、著力造就拔尖翻譯人才、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成為如今翻譯人才培養與供給的核心。

王華樹以“ChatGPT時代譯者翻譯能力演變與培養”為主題,探討了ChatGPT對翻譯的影響、培養翻譯人才的新方向、翻譯能力的多維度發展等內容。

李晶以“政産學研用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央文獻翻譯人才培養”為主題,闡釋了政産學研用一體化背景下如何加強中央文獻翻譯人才的全面培養,以滿足國家政策和發展需求。

河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洪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姜鈺、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項成東、日語學院院長朱鵬霄主持主旨發言環節。

本屆論壇還設三個平行分論壇,與會人員分別圍繞“京津冀協同與翻譯學科高品質發展”“京津冀協同與國際傳播人才培養”“京津冀協同與DTI教育模式探索”“京津冀協同與語言服務創新應用”“京津冀協同與AI翻譯新機遇”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和交流。與會代表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三地翻譯界應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積極促進京津冀翻譯隊伍建設和翻譯事業蓬勃發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獻計出力,也為推動翻譯與國際傳播事業貢獻力量。

據悉,本屆論壇是京津冀翻譯類社會團體的首次合作,開創了翻譯協會跨區域創新合作的新篇章。與會者認為,該論壇不僅有利於京津冀地區提高對外翻譯與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品質,也為翻譯界提供了合作交流平臺,有利於促進區域語言服務行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該論壇也是天津外國語大學第五屆“文明互鑒文明互譯”學術交流季首場活動。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協辦本次論壇。來自中國外文局、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地質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香港富華國際集團等40余家單位的10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