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在考古博物館,觸摸中華文明強勁脈搏

發佈時間:2023-09-11 09:42:0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一線講述】

編者按

考古博物館,是集考古發掘、科學研究、文物保護等為一體的專題類博物館,承擔著普及考古知識、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歷史研究院內的中國考古博物館調研,先後參觀文明起源和宅茲中國專題展,了解新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重大考古發現,並不時詢問相關研究工作進展。

考古博物館與一般的文博院館有何不同?在這裡能夠看到什麼、學到什麼、體察到什麼?讓我們共同尋找答案。

考古成果展現中國氣派

講述人: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

自1921年仰韶文化發現以來,中國現代考古學走過了百年曆程。100多年來,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了豐厚成果。2019年,中國考古博物館建設正式啟動。幾年來,中國考古博物館一直在探索怎樣用考古成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經説過:“考古是人民的事業,不是少數專業工作者的事業。人少成不了大氣候。我們的任務正是要做好這項把少數變成多數的轉化工作。”中國考古博物館秉持“考古是人民的事業”理念,將經過田野考古科學調查發掘出來的文物從庫房裏解放出來,將生澀的考古學知識進行創造性轉化;積極弘揚燦爛的中華文明、普及科學的文物考古知識,與人民大眾共用百年考古學發展積累的考古成果,努力使考古成果惠及民眾、服務社會,為增強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作貢獻。

館內常設展廳7000多平方米,以“倉儲式陳列,沉浸式體驗”為特色。基本陳列以“歷史中國鼎鑄文明”為主題,以綿延5000多年而不斷裂的中華文明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歷程為展陳主線,以中國歷史研究院珍藏考古研究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標本精品和專題檔案文獻精華為主要展品,分為“文明起源”“宅茲中國”“大國一統”“和融萬方”“民族覺醒”五個專題,重點展示從舊石器時代到近代不同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狀況。

展覽以嚴謹的學術研究為依據,傳遞最新的研究成果。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夏商周斷代工程、甲骨文、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都城、中國歷史地理、中國古代治國理政思想與體系等,都是幾代學者的學術研究積累。同時,專家學者近年來在絲綢之路、南島語族、海疆問題等領域的學術前沿探索,也在展覽中得以體現。

展覽還適時嵌入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歷史學、考古學方面貢獻卓著的十余位學術大師的介紹,致敬他們的學養造詣與學術成就。同時,展覽充分吸收了“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並對這兩項重大科研項目在展線上予以介紹。

博物館是特殊的文化場所。貼近人民群眾,就需要營造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的文化體驗。沉浸式體驗是我們在展陳策劃中努力實現的目標。我們努力使用多種手段,營造恢宏的歷史氛圍。視頻呈現、多媒體互動、場景模擬等方式,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更加鮮活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考古博物館的建設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嘗試,是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的重要舉措。作為新時代考古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做好考古研究闡釋工作,有義務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生動、全面地呈現出來,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讓全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精神。

“考古語言”回溯古都記憶

講述人:陜西考古博物館館長孫周勇

讓文物活起來,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新時代考古學的新使命。繁榮文化遺産事業,增強公眾文化遺産保護意識,是考古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陜西考古博物館從2012年開始籌建,2022年正式開放,定位為集科研、公眾教育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展示考古工作和考古學科發展的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

陜西考古博物館不只注重展品的藝術之美,更加注重其考古學價值,強調其所在的環境和蘊含的禮儀制度、社會習俗等資訊。這裡以考古人的視角全景式呈現多學科視野下的古代社會圖景,設置了考古學史及考古學基本理論方法、文物保護技術常設陳列,梳理了考古機構、人才隊伍和法律法規等發展歷程,開闢了青銅、陶瓷、壁畫等文物保護成果專項展區,將動植物考古、環境考古、古DNA等抽象科技考古手段融入考古發現實例。

陜西考古博物館對平時難得一見的超大型考古遺跡進行了原狀搬遷,讓觀眾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比如對周原遺址賀家銅輪牙車馬坑和洞耳壁畫墓超大型古代遺跡的搬遷,突破了遺跡本體結構對觀展的制約,實現了觀展視野最大化,做到了文物保護和觀展體驗的多贏。

我們對館外空間也進行了規劃和利用,布設了“陶語中國”標本墻等,將唐風園林建築與館外展覽融為一體,以情景化的方式增強觀眾體驗感。

博物館堅持學術線與科普線雙線並行。數字多媒體及物理互動裝置構成的科普線,與考古編年譜係“陜西剖面”所構建的學術主線相輔相成,充分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觀展需求。博物館尾廳還借助5G網路技術,首次將展示維度從館內拓展到田野考古現場,實時連線呈現考古工地實景,與觀眾共用重要考古發現的驚喜瞬間。

走進陜西考古博物館,既能了解科學嚴謹的考古研究,又能獲得通俗易懂的考古知識。這裡有宏大的家國敘事,也有吃茶飲酒的生活日常。在這裡可以看到,考古人員從一座墓葬的形制、一件遺物的年代、一塊標本的質地和尺寸等最基礎、最細碎、最生動的“考古語言”開始,復原出一個遠古聚落的風貌、一個盛世都城的繁華,回溯出一個古都的記憶。

文物標本書寫荊楚華章

講述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

讀大學時,學習考古專業的我曾在位於湖北省天門市的石家河遺址實習。畢業後,我被分配到考古機構,從此走上了考古和文化遺産保護的道路。2013年,我出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長。

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木蘭湖考古整理基地基礎上建設的湖北考古博物館,收藏有湖北省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歷年發掘的來自200余處遺存的2萬餘件考古標本。考古博物館裏的有些展品很特別,有時候可能只是一道車轍,但作為考古跡象,它見證著當時的文明發展水準。用文物標本、考古學視角和知識向大眾闡釋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這是考古博物館的獨有特色和現實意義所在。

湖北考古博物館裏,與200萬年前建始人、100萬年前鄖縣人伴生的石器、哺乳動物化石,是人類起源的重要見證;雞公山遺址出土石器、桅桿坪遺址陶片資料,是人類從洞穴走向平原和萬年文化史的見證;城背溪、大溪、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的陶器、玉器和工具,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見證。這些陶器、玉器、石制工具等文物組合,是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的見證,同時也反映了長江中游與中原文明交流融合的過程。

從考古學角度講,陶器是反映文化因素和文化變遷非常敏感的“指標”。比如,一個陶鬲的鬲足上用刀刻了一道槽作為裝飾,這背後蘊含著許多文化資訊——它是鄂東黃石大冶一帶的地方特色,而與鄂西楚國都城紀南城有較大的文化差異;比如,大冶銅綠山發現了來自楚國都城紀南城的陶器,説明紀南城人與這裡有交流。我們一般是以組合方式把這些陶器在考古博物館中展示出來,比如高柄豆、粗圈足盤、小口廣肩罐為組合的陶器,代表中原文化因素出現在肖家屋脊文化之中,反映出中原文化對長江文明的影響。

如何讓這些收藏在庫房的考古標本“活起來”?十年間,我一直在思考,還做了一些策展工作,比如湖北省博的“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以考古出土文物講述了名不見經傳的曾國歷史,獲得了202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為了讓考古文化在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發揮獨特作用,我們從2021年開始策劃,舉辦了“千年文脈——長江文明考古展·湖北”“世紀工程——三峽考古湖北成果展”“長江文明數字展”等展覽。在這些展覽中,我們運用資訊化手段向觀眾展示了大量數據,運用動漫形式,生動展示了三峽文物搶救過程。“長江文明數字展”挑選了代表上、中、下游的最具長江文明特質的100件文物,突破了地域和文物難齊全等局限,推動了長江文明傳播。

今後,我們將更加重視考古博物館的數字化應用,不斷探索考古博物館的更佳展陳方式,為觀眾帶來更為逼真的沉浸式體驗。

“公眾考古”堅定文化自信

講述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山西考古博物館副館長鄭媛

在2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我主要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及考古學研究、博物館管理、公眾考古實踐研究等工作。作為一名80後,我曾主持山西區域黃河流域文物資源調查、臨汾桃園新石器遺址、襄汾小王新石器遺址等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2009年,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發現,大家對考古工作感到好奇與關注的同時,還有很多誤解。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考古學的學術意義和當代價值,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從事公眾考古工作的初衷。

通過近15年的努力,山西公眾考古的舞臺越來越寬廣,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且深入。在考古發掘現場舉辦公眾開放日已成常態,各類考古公益講座屢見不鮮。我們主辦的“考古匯”微信微網志新媒體科普平臺也吸引了20萬人的關注。2020年4月,山西考古博物館的掛牌使山西公眾考古這項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山西考古博物館坐落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原文廟,場館本身就是古建築群。館藏主要為山西考古出土文物,展品都是考古科學發掘的重要遺跡遺物。策展人員也是考古科研人員,展覽的考古學科色彩濃厚。我們的展陳對象獨特,不僅有保護搬遷的史前建築、窯址、古代水井、墓葬壁畫等重要的大型古代遺跡,還有提取的炭化遺物顆粒、器內殘留物、冶煉礦渣等微小遺存,以及積累的大量出土文物檢測分析、測繪掃描、顯微觀察等數據資源。館內正在展出的考古測繪科普展、考古繪圖作品展,可以讓公眾更多地了解考古工作者記錄、研究出土文物時所運用的方法手段。

近年來,我們陸續推出“燕姬的嫁粧——垣曲北白鵝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考古的溫度——‘十三五’考古成果展”、考古出土生肖系列展等展覽。其中,“燕姬的嫁粧”專題展覽是第一個在館內舉辦的考古新發現展覽。陳展部在考古專家指導下做出了幾套方案,北白鵝考古隊仔細、全面地提取了整個墓地的出土文物,科技考古與藏品管理部邀請全國頂尖的科技考古團隊,對出土文物中的殘留物進行提取和檢測。展覽和與之配套的學術講座、社教活動受到廣泛關注,收穫了諸多榮譽,同時公眾考古部也從文物中選取適宜的元素,推出一系列文創産品。

未來,我們將更突出科普性、學術性、互動性,讓社會公眾從出土的遺跡遺物標本背後,更多地了解人類社會的起源、形成與發展,啟發當下,展望未來。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李韻、李潔、張哲浩、張銳、李建斌、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川惠子)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1日 07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