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沉浸式旅遊是怎樣的體驗?

發佈時間:2023-09-08 09:10:40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葉曉楠 周 晴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由鳳凰數字科技、故宮出版社、重慶兩江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畫遊清明上河——故宮沉浸藝術展》日前在重慶開幕。該展覽綜合利用現代數字技術,通過全息投影、裸眼3D、8K超高清數字互動等科技手段呈現《清明上河圖》中的宋代城市生活。圖為演員在全沉浸光影空間內展示宋朝時期的文化生活。新華社記者 劉 潺攝


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夜遊、沉浸式展覽展示、沉浸式街區……隨著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文旅領域中的加速應用,傳統旅遊業不斷煥發新活力,智慧沉浸式旅遊逐漸成為旅遊新選擇,消費者願意嘗鮮從看景到“入景”。

《“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指出,“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徵的智慧旅遊,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擴大新技術場景應用。”近期,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第一批全國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名單,24個項目入選,涵蓋了沉浸式夜遊、沉浸式展覽展示、沉浸式演藝、沉浸式主題街區等多種類型。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是什麼?它將為旅遊帶來哪些新體驗?一起來看看——

深度發掘文化內涵

究竟什麼是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具體而言,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是指依託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工業遺産、博物館等場所或相關空間,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數字科技並融合文化創意等元素,通過文旅融合、虛實結合等方式,讓遊客深度介入與互動體驗而形成的一種旅遊新産品、消費新場景。

傳統文化是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出圈”的重要因素。正是通過挖掘、提取、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新空間實現了文旅深度融合,用文化豐富旅遊內涵,用旅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當遊客吟誦著古詩來到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時,還能沉浸式體驗一回《夜上黃鶴樓》項目:從黃鶴樓豐厚的文化資源中擇選出動人的詩文化,結合園內景點,通過“光影+演藝”的方式,打造出辛氏沽酒、仙子起舞、黃鶴樓變遷等沉浸式故事場景。

同時,《夜上黃鶴樓》項目以科技賦能文旅,通過創新的鐳射投影、鐳射動畫、前景紗屏、高壓水霧等眾多高科技光影技術,利用畫面融合技術,展現黃鶴樓的詩情畫意;使用增強現實技術(AR技術),讓遊客在園區內利用AR尋找5個“黃鶴仙子”,找到時能看到“仙子”翩翩起舞,同時會收到來自“仙子”的互動資訊,隨後遊客手機上原來5個灰色“仙子”變為彩色活化,使遊客在歷史、故事、場景重現的代入感中體驗到樂趣。“黃鶴樓的燈光秀通過光影加演藝的方式,把劇情、場景、觀眾、演員融為一體,給人穿越般的體驗。”來自成都的譚先生讚嘆説。

像《夜上黃鶴樓》項目一樣,文化賦能使得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在全國各地開花,為遊客提供了兼具藝術性和新奇感的旅遊體驗。比如,在陜西西安“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遊客們夢回大唐,飽覽“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美景;在河南清明上河園,遊客們在IMAX巨型球形螢幕前暢遊在《清明上河圖》畫卷之中,領略經典名畫的動感穿越體驗,一覽宋代盛景……

專家指出,科技與創意的賦能將文物故事、歷史文化更加生動地呈現出來,讓遊客在虛擬與真實世界之間,在角色、任務、交互中,在歷史故事、場景重現的代入感中得到立體體驗。

感受“所見即所得”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泛舟湖上,在光影變幻中感受迷人夜色,沉醉在無邊秋月的朦朧裏……對於首次來到太湖之濱的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拈花灣的遊客來説,人氣最旺的項目當屬“拈花一笑”夜遊。

在拈花灣的《空靈之境》項目中,利用3D燈光投影打造出一條流線型時空光影隧道,投影、風扇自動成像,營造動態水紋燈、立體可變色的視覺藝術效果,河道兩畔加裝音響無線定位播放系統,隨船而遊、隨船而響,模擬鳥叫蟲鳴之聲。

在AR等技術支援下,拈花灣還開發了“元生幻境,尋鹿元宇宙”項目,將智慧化技術與遊客的賞花路線結合,對鹿鳴谷生態區進行全景建模,製作出多種虛擬場景,推出“夢回唐櫻”元宇宙體驗。遊客戴上智慧眼鏡,可與場景中小鹿、櫻花等互動,感受真實生動的元宇宙沉浸式體驗,進一步實現“所見即所得”的體驗。

據介紹,拈花灣借助現代數字多媒體技術和舞臺表演藝術,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使夜遊遊客人數大幅增加。“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利用數智技術拓展了認知空間,構建了新型的故事講述方式,展現了文旅消費的新場景,創造了新産品,形成了新型業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旅遊研究中心主任蔡紅説。

激活文旅發展活力

“數字”和“文旅”正在雙向賦能,激活文旅發展新引擎。近年來,各地除了建設沉浸式空間項目外,還積極推進智慧旅遊平臺建設,搭建雲端服務平臺,讓遊客動動指尖,就可以輕鬆獲取服務,盡情享受智慧出遊。

在浙江,推出“浙裏文化圈”和“遊浙裏”兩大數字化文旅應用,整合了浙江各地市景區樂園、酒店民宿、文化演藝、民俗風物等資源;在貴州黃果樹景區,通過“時空協同的智慧景區分時預約”模組,智慧控制實時入園遊客數量,打通時間維度及空間維度協同功能;重慶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等部門將開展“5G+智慧旅遊”應用試點項目……各地正用數字場景為遊客提供服務,推動資訊技術與旅遊公共服務平臺的有機結合,豐富線上服務模式。

騰訊文旅産業研究院秘書長孫暉建議,發展智慧旅遊要以需求和痛點為導向,從“人、貨、場、牌”四方面入手,助力旅遊業供需升級。其中“場”即場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旅遊的核心還是基於場景化的內容和體驗。當下,體驗經濟成為重要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數字科技的應用在用戶連接、內容挖掘、創意轉化、數實融合等維度讓文旅業態打破時空界限,帶來更多更好體驗。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