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應藝以人傳,不應人以藝傳”,這大概就是劉曦林先生所想表達的“師道”。7月25日,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海淀稻香湖畔的海淀美術館,這裡正在舉辦“師道——劉曦林藝術承傳譜係展”(以下簡稱“師道”展),我們有幸與著名美術史論家、書畫家劉曦林老先生面對面,就“師道”的思想內涵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承傳發展等話題進行探討。
造其魂而立其命,故為師父
“我寫的‘師道’這兩個字總體來講應該叫隸書,但它裏面也有篆書的成分,年紀大了,寫字的時候在筆法上會有一種自由的調度”,82歲的劉曦林説。
劉曦林先生“師道”題字
劉曦林啟蒙師承我國近現代畫壇耆宿張茂材先生,每每追憶恩師,劉曦林如沐春風,言語中流露出的敬佩也令記者神往。1957年,劉曦林就讀于濟南一中,張茂材是他的美術老師。劉曦林回憶道:“我第一次上張茂材先生的課,就被他精彩的講演和板書所征服。他説中國藝術要講余味,要有言外意,寫垂柳是‘綠樹拂風掃地理’,寫紅荷是‘倒提硃筆點天文’。他一邊教美術字,一邊罵它是‘江湖刷子’,永遠比不上中國的書法藝術。有一堂課,他把自己準備送交展覽會的條幅拿到課堂上來,那紅掌浮波的鴨子就幾筆給描繪出來,鴨脖子都空著,那真是令人叫絕。從此我有了第一個偶像。”1958年,劉曦林考取了新成立的山東藝術專科學校,但仍心繫張老師的教誨。劉曦林和幾個同學幾乎每逢禮拜天都到張老師那裏去補課,聽他講藝術,看他作書畫。劉曦林説:“我深信我的張老師不凡,就悄悄地記下了他的許多話語,保存了他送我的每一張紙片。”
劉曦林藝術承傳譜係圖
師乃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父母生其身,而師造其魂,立其命,故稱為師父。畫者道也,從師承而習即為師道,得傳道授業解惑之通途也。
耄耋之年的劉曦林現已“桃李滿園”,他的學生,同時也是他同門師兄之女的千黛女士向記者介紹:“茂材老先生是劉曦林先生的老師,他對學生的關懷是無私的,是無微不至的,‘愛徒勝子’。舉個例子,當年劉曦林先生參加藝考的每一支毛筆都是茂材老先生親自挑選、分類、整理好的,並向他囑咐每支筆的特點。還有個故事,聽説茂材老先生在自身生活溫飽都成問題的情況下,還讓自己的兒子扛著一大袋南瓜為他的學生送去,那個年代的師生關係真的是非常純真的。”“青燈不羨前程遠,白髮欣看後輩賢”,這兩句詩是茂材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老先生的徒子徒孫們踐行藝術的精神指引。
《“不似”的浪漫——張茂材畫傳》封面
張茂材畫鴨
劉曦林摹畫張茂材鴨
千黛畫鴨,劉曦林補柳
文化傳承和文化自信是一組辯證的關係
“在20世紀的50年代的中期,大概是1954年、1955年左右,那個時候民族虛無主義興起,大家覺得中國的醫學也就是中醫不行,美術、國畫不好,民族音樂也不行。毛澤東主席在當時提出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觀念,對此,我的老師張茂材先生,就旗幟鮮明地講出,推陳出新的推,不是推倒的推,而是推進的推”劉曦林回憶道,“老師對民族藝術始終充滿了自信,這從小便影響了我。”
劉曦林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歷經五千年的賡續發展而經久不衰,我們理應充滿自信。我們的國畫也是這樣,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們的國畫受到威脅,被認為是陳舊的,也有過這樣一種辯論,就是畫國畫需不需要學習素描。我認為畫國畫不在於學不學素描,而在於是否能夠把素描的技藝消化,更重要的是,畫好國畫需要有紮實的根基和勤奮不輟磨練與體悟”,劉曦林説:“我的恩師張茂材和李苦禪都教導我們,説可以幾天不畫畫,但不能一天不寫‘大字’。‘三日不動筆,則鄙吝萌芽’就是張茂材老師的原話。”
只有根基穩了,自身體悟透徹了,才能做好守正創新。中國人重視傳承,會做傳承,但中國傳統文藝的魅力不僅僅是技巧和手法的表達,更多的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總體闡釋,想要傳承好它,少不了師父的口傳心授。劉曦林説,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也是一個非常注重講傳統的時代,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承”是一組辯證的關係,要堅信傳統文化的優秀,在擁有文化自信這樣一個大前提之下,我們才能把文化傳承做好,只有把文化傳承做好了,我們才能夠擁有底氣,才能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自信。
師道是傳承、守正創新,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
中國的傳承和西方的傳承不一樣,西方注重院校教育,而中國注重師徒教育,師徒教育更注重言傳身教和口傳心授,這種包含親情的師徒交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它包含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在裏面。劉曦林希望通過展覽梳理這一脈藝術承傳和發展的印記,並將“師道”傳遞給更多的人。
師道序二 1
師道序二 2
“師道——劉曦林藝術承傳譜係展”共展出了300余件書畫作品、200余件藝術文獻以及幾十幀珍貴影像資料。系統地梳理了著名美術史論家、書畫家劉曦林先生從藝60餘年師道承傳關係的脈絡,以致敬太師、啟蒙之師、山藝業師、人民為師、巍巍京師、以館為師、外師內師、古稀授業八個階段,用藝術檔案與藝術作品並陳的展覽形式充分展示了劉曦林先生藝術承傳的師道體系,凸顯了歷史文獻性和理論與實踐藝舟雙楫的獨特性,使讀者不獨看到藝術家幾十年來藝術承傳的印記,亦可從中一窺中國畫百年來演化的軌跡和多樣途徑,並引發對中國畫未來與前途的深入思考。
海淀美術館(北館)館長張莊介紹:“劉曦林先生不懼繁難週折,悉心保存、整理了幾十年所珍藏恩師們的藝術作品、文獻資料,以自身的問師之道追根溯源,梳理總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承傳與發展,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時代的作品所表現出的不同的時代印記,以及它們的傳承脈絡,並引發對中國畫未來與前途的深入思考,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拜別了劉曦林先生,回程途中我不禁思考,要做好文藝,想必少不了那一份天真和篤定,對傳統文藝的自信或來源於藝術本身,亦或來源於從藝之路的引路人,是他們的高尚巍峨為我們樹立情操和方向,是他們的諄諄教誨指引我們破風前行。(文/攝 吳一凡)
附:師道——劉曦林藝術承傳譜係展部分展出作品
致敬太師:
齊白石 紅荷蝌蚪 83cm×48cm
徐悲鴻 風雨雞鳴 130cm×74cm
劉海粟 黃山白龍橋 136.4cm×67.8cm
林風眠 仕女圖 60cm×60cm
啟蒙之師:
胡禧和 仙人橋 68cm×35cm
張茂材 玉蘭軸 94cm×35cm
山藝業師:
于希寧 雪梅 138cm×69cm 1996年
關友聲 題“對山樓” 32.5cm×70cm 1962年
黑伯龍 郭熙筆意 138cm×69cm 1983年
單應桂 沂水歡歌 140cm×245cm 1977年
陳鳳玉 《秋吻》 27cm×24cm 1983年
人民為師:
劉曦林 烏帕爾農民 35cm×28cm 1965年
速寫古城15cm×10.5cm1964年
劉曦林 人物速寫 1964~1973年
劉曦林 人物速寫 1964~1973年
巍巍京師:
王琦 古墻老藤(木刻) 27.5cm×40.5cm 1998年
蔣兆和 與阿Q 135cm×75cm 1927年
李苦禪 遠瞻山河壯 137cm×67cm 1982年
李可染 萬山紅遍 85cm×53cm
以館為師:
劉峴 魯迅(版畫)
內師外師:
劉曦林 元梅風姿 2019年
劉曦林 元梅風姿 2019年
劉曦林 讀帖 50.2cm×68.8cm 2008年
劉曦林 心有靈則仙 69cm×45cm 2010年
劉曦林 南粵木棉紅 136cm×68cm 2019年
劉曦林 我見青山多嫵媚 人間八十最風流對聯 234cm×52cm 2022年
劉曦林,1942年生,山東臨邑人。1978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碩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國美術館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創作,為研究館員,歷任研究部副主任、主任。為中國畫學會創會常務理事,《美術》編委,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中國美協蔣兆和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仁美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出版專著:《蔣兆和論》《中國畫與現代中國》《20世紀中國畫史》等。其中《20世紀中國畫史》榮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金獎。
兼事書畫創作,出版有畫冊《水墨清韻——劉曦林書畫小品集》《劉曦林藝術印記》(四卷)、《披圖展卷》《故鄉月明——劉曦林藝術館作品集》等。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