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大年除夕夜
來自福建的國家級非遺劇種莆仙戲
首登央視春晚
這是福建戲曲在全國人民面前的
又一次驚艷亮相
作為戲劇大省
福建戲曲資源
蘊存深厚,傳承久遠
不僅戲多
更是戲好!
山海之間獨特聲腔
福建劇種古老而豐富,離不開獨特的歷史、地理、文化特徵。
東晉衣冠南渡,唐代安史之亂,歷代改朝換代之間都有大量的移民涌入福建。
福建山高林密,東臨大海。不僅與外界隔離,境內彼此也相對隔絕。也正因如此,不同時期的不同族群在福建各地紮根生存,保存了不同時期的中原語言和文化藝術。
自中國戲曲誕生以來,福建擁有各個歷史時期代表性的戲曲劇種,從未間斷。
它們源於唐五代,形成于宋元,興盛于明清,傳承于當代。歷史悠久、劇種繁多、劇目豐富、特色鮮明。
宋元時期,泉州港是世界性大港,當地素有“富郡”“樂郡”之稱,“田賦足登,舶貨充足”。
當時的趙宋皇族將泉州開元寺附近一地設為南外宗正司的駐地,將一部分皇族遷往此地。
皇族帶來了包括戲曲在內的宮廷藝術,經過長期的本土化融合,形成了戲曲活化石梨園戲,也為後來高甲戲的形成提供了藝術滋養。
在宋代,莆田(古稱興化縣)是福建中進士最多的地區之一,涌現了蔡襄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人。興化文化的興盛助推了莆仙戲的繁榮和發展。
目前,福建存有23個劇種,其中18個本土劇種、5個外來劇種,另外還有5類木偶戲,共有19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福建劇種在完整性、豐富性、獨特性、連續性,戲曲類型和聲腔的多樣性等方面,全國獨一無二。
五大劇種屢獲大獎
福建不僅戲多,而且戲“精”。
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劇種——莆仙戲、梨園戲、閩劇、高甲戲、歌仔戲,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且都獲過國家級大獎。這樣的成績,在全國都十分罕見。
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至今遺存5000多個傳統劇目抄本,為福建所有劇種之冠。
1959年,仙遊縣鯉聲劇團首演的莆仙戲《團圓之後》作為國慶十週年獻演劇目在北京公演。田漢著文認為其可以“列入世界悲劇之林”,被譽為“莎士比亞式大悲劇”。
莆仙戲《春草闖堂》1979年進京參加國慶三十週年獻禮演出,引起巨大反響,先後被600多個劇團移植。
用福州方言演唱、唸白的閩劇,流行于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
閩劇唱腔優美,婉轉流暢。其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崑曲衍變而來,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
近年來,閩劇結合現實題材進行創作,優秀劇目不斷涌現,獲得不少國內大獎。
福建省實驗閩劇院2019年首演劇目《生命》,講述了50名懷孕女軍人和支前模範組成的孕婦隊,在戰火中誕下嬰兒,迎接新中國誕生的故事。
《生命》獲得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是對傳統戲曲舞臺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福建,有全國唯一一個閩南地區發源,兩岸共同發展的獨特劇種——歌仔戲。
其唱腔極富感染力,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各種曲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
歌仔戲《僑批》將閩南人的愛、義、恩、情融入戲中,寫就了一部閩南人精神力量的讚歌,獲得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這也是繼《邵江海》《蝴蝶之戀》之後,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第三次獲此殊榮。
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曆史的梨園戲,表演細膩、精緻、高雅,各個行當都極富特色,尤其長于生旦戲。
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前後七次晉京獻演,榮獲首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等,主演曾靜萍憑藉該劇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
高甲戲的丑角名滿天下,以其活潑、生動、具有土生土長的野性生趣著稱。與崑曲、京劇、川劇等丑角較為成熟的劇種相比,也毫不遜色。
高甲戲《連升三級》1958年首演,1963年晉京獻演。多位專家盛讚其“可以和莫裏哀的喜劇相媲美”“把丑角演絕了,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古老戲曲永葆青春
福建在劇種古老,劇作家和評論家優秀三個方面,其他省份鮮有可匹敵者。
福建戲曲的繁榮,離不開大批優秀的劇作家、理論家、導演和表演藝術家的共同努力。
建國後,以陳仁鑒為代表的第一代劇作家就站在全國戲曲創作的塔尖。他創作的莆仙戲《春草闖堂》《團圓之後》先後被列為中國當代戲曲十大悲劇和十大喜劇之一。
尤其是鄭懷興、王仁傑和周長賦,並稱為福建戲劇的“三駕馬車”,是享譽全國戲曲舞臺的耀眼明星——
國家一級編劇鄭懷興,是新時期引領戲曲文學劇本創作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先後創作了《新亭淚》《王昭君》等多部優秀劇本。
周長賦的主要作品有莆仙戲《秋風辭》《江上行》等。他所編劇目多次獲得全國大獎,個人獲得三次曹禺戲劇文學獎等。
王仁傑是當代中國劇壇公認的古典戲劇大家,他創作的《節婦吟》《董生與李氏》等眾多梨園戲新經典,讓這個劇種得以“返本開新”。
在戲曲理論評論上,福建出現了以陳貽亮、王評章為代表的兩代著名評論家。
陳貽亮參與促成了福建戲曲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繁榮,王評章則在新世紀為福建戲曲理論、評論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他們在發現優秀青年劇作家,發現優秀劇作,為劇本打磨、提升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近年來,福建加大戲曲扶持力度,推動了戲曲保護傳承與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從2017年開始,福建每年資助3台精品劇目,五年內重點打造15部(出)精品劇目;大力扶持劇本創作,每年推出20個優秀戲曲劇本,同時關注地方題材,創作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劇本。
為進一步健全戲曲保護傳承工作體系,福建做好優秀傳統劇目整理恢復、劇種研究、資料挖掘搶救等工作,建立起良性迴圈的戲曲傳承發展生態。
經典永流傳
國粹散芬芳
中國戲曲文化源遠流長
福建戲曲是一顆璀璨明珠
保護好傳承好福建戲曲文化
讓別具韻味的聲腔
繼續演繹精彩的
福建故事、中國故事
來源:“閩人智慧”編輯部
作者:福建省藝術研究院蔡福軍
綜合東南網《福建戲劇:到底有多了不起?》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