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些稱呼你用對了嗎?

發佈時間:2023-07-26 13:33:4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楊學濤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陛下、殿下、閣下和足下,為什麼明明是對別人的尊稱,卻非要在稱呼里加個“下”字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先説説陛下。

陛,就是臺階,也就是樓梯,這個今天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東西,在過去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踏跺”,宋代也叫作“踏道”,可別小看了這個東西,它可是身份等級的象徵。

首先,在古代,臺階每層的高度和寬度都有固定的要求,比如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裏就有相關記載(“其寬自八寸五分至一尺為定,厚以四寸至五寸為定”)。另外,臺階的高低取決於基座的高低,基座有多高,“階級”就有多少,即便是在同一組建築群裏,主次建築之間,臺階的高度也有明顯差別,等級高的一定是要表現得“高高在上”。所以,在後來,“階級”這個詞就變成了用來表示人們不同身份的專用名詞。

那這臺階都有什麼樣式呢?由簡到繁,有如意踏跺、垂帶踏跺、連三踏跺和禦路踏跺,今天單説這個和“陛下”有關係的禦路踏跺。

這個最高級別的禦路踏跺只能用在宮殿建築或者寺廟裏面,它的基本做法,就是在垂帶踏跺中間加一塊石板,石板上會刻上山河雲龍紋等圖案,表示皇帝專有,而這塊石板,你可以把它比喻為皇家專用的紅地毯。

那啥叫陛下呢?這“陛”指的就是帝王宮殿的臺階,皇帝至高無上,身為臣子,不敢直接跟他交談;另外,這皇上也怕亂臣賊子會害朕,所以,但凡臣子要找皇上説話,只好讓皇帝的近臣代為轉告。剛開始的時候,叫一聲“陛下”,喊的其實是站在這臺階下的侍者,也就是“陛下之人”,而不是皇上。久而久之,這“陛下”“陛下”的,就變成了對皇帝的尊稱。再後來,雖然大臣可以直接和皇上説話了,但這個敬稱還是保留了下來。

史籍裏有記載,“陛下”這個稱呼,早在秦代就已經開始使用。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裏就説:陛下,如今您興的是正義的大軍,誅殺的是暴亂的賊子,所以天下一定會被平定。(“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直到今天,“陛下”這個詞依然被用作對君主的尊稱,比如稱“某某國王陛下”。

所以,“陛下”雖然用的是“下”,但其實是尊稱,這種表達方式,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做“以卑達尊”。簡單説,就是地位低的人要和地位高的人講話,不能直呼其名,而是用稱呼地位高的人身前的侍者一類的人來指代,這就叫“以卑達尊”。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同樣道理的“殿下”。

“殿下”,這個詞的本義也是宮殿的陛階或者殿階以下。漢代把天子稱為陛下,相應的,對於低於天子的侯王,就叫做殿下。三國時期也把皇太后稱為殿下,比如《三國志》裏就有記載,説當年司馬孚、司馬懿、高柔、鄭衝四個人上書明元郭皇后的時候,內容裏就有“臣等伏唯殿下仁慈過隆”的説法;到了唐代,又把皇后、皇太后都稱為殿下(“唐初制令,唯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稱殿下,至今循用之”——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二)。

説到這裡,可能會有小夥伴覺得奇怪,我們印象中不是只有“太子”才被稱為殿下嗎?你説的對,但那是唐朝之後的事情了。(“漢以來,皇太子、諸王漢之前未有聞。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稱之;百官泊東宮官,對皇太子亦稱之。今雖親王亦避也。”——宋代高承《事物紀原》)比如,當時還是太子謀臣的魏徵就曾經對李建成説:人家親王李世民東征西討,嘎嘎亂殺、戰功顯赫,殿下怎麼能自求安穩呢?(“秦王功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

第三個問題,“閣下”又是什麼意思呢?同樣,它也是以卑達尊的套路。

閣以前指的是大臣的官署,也就是公務員上班的政府部門。在秦朝的時候,位列三公才會設閣,後來,郡守官員在職位上跟三公相等的,也可以設閣。因此,古代書信中,尊稱做官的三公大臣、郡守等人就稱為“閣下”。

今天,“閣下”其實用的不少,但相對正式的用途也是在外交場合,比如我們稱呼某位駐外大使,叫他“大使閣下”。

最後我們來説説“足下”。

傳統的説法,認為這個稱呼起源於春秋時晉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南朝劉宋時劉敬叔的《異苑》就講,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19年,後來重新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即位後稱晉文公。上了臺的晉文公知恩圖報,要封賞有功之人,尤其是一位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給重耳吃的介之推同學。沒想到,這介同學不願意接受封賞,反而帶著老母親隱居到了錦山。

後來,晉文公就去錦山找他,介同學避而不見,晉文公實在沒辦法了,於是想了一個餿主意:放火燒山。結果可想而知,介同學誓死不從,抱著大樹葬身了火海。對此,晉文公十分悲痛,於是就讓人把這棵樹砍了下來,做成了木屐,説:“悲乎,足下!”

這就是“足下”一詞的來源,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對人的敬稱。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這純屬杜撰,比如著名的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先生就認為,這“足下”跟晉文公、介之推的故事毫無關係,而只是“以卑達尊”風俗的一個反映。

其實,和“下”相關的詞語不止這四個,比如“節下”,是對高級武官的尊稱,比如“麾下”,是對將帥的尊稱,詞語的來源其實都一樣。

總結一下,陛下、殿下、閣下、足下四個稱呼都是尊稱,起因是不方便直呼其名,所以採用了避諱的手法。“陛下”專稱天子、皇上,“殿下”多指皇親國戚,“閣下”多指官宦之人,而“足下”對上輩、同輩、晚輩都可以使用。

文/楊學濤(文史學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